-
公开(公告)号:CN10641684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76198.9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 A01C21/005 , A01N43/54 , A01N43/56 , A01N47/24 , A01N47/34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措施:冬季清园,清除枯枝落叶;处理猕猴桃果园及其附近的褐斑病病原菌共同的寄主植物;监测褐斑病发生流行的趋势,病害始发期开始化学防治;平衡施肥,适度挂果,增强树势。本发明通过冬季清园,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截断了次年的菌源,大幅降低了次年的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本发明通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对猕猴桃褐斑病进行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能够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成年果园功能叶持有量达90%左右,因褐斑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完全可忽略不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67095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662761.8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MGJ1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5年9月16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385。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所述苍白杆菌MGJ11固定土壤重金属镉的方法,具体为将所述苍白杆菌施入植物根际,或利用所述苍白杆菌菌粉拌种后进行种植,使接种的微生物浓度不小于109菌细胞/植株。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13428.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01G7/06 , A01G22/40 , C12N1/02 , A01N63/20 , A01P21/00 , C09K17/40 , C12R1/41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根瘤菌株系HM13及其应用,花生根瘤菌株系HM13的分类命名为根瘤菌,拉丁学名为Rhizobium sp.,已于2022年12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342,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属于根瘤菌Rhizobium sp.属的新种,具有分泌吲哚乙酸IAA、固氮促长、降低花生植株和籽粒中的Cd含量的功能。可促进花生生长,增加花生植株氮含量和生物量,使镉污染农田中花生籽粒产量提高70%、镉含量降低50%。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42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119185.8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镉(Cd)去除根瘤菌(Rhizobium pusense)KG2、含有所述根瘤菌的菌剂及其在固定或去除土壤或水体中Cd2+的应用。本发明证实根瘤菌KG2具有高效Cd固定能力和较强的固氮功能,其能够促进豆科作物长、增加豆科作物抗逆性、减少植株对土壤Cd的富集吸收量。本发明的根瘤菌KG2以菌剂或菌肥的形式应用于农田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减少农耕土壤中的农作物对镉的富集吸收,促进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农作物得生长,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312310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510058158.9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黄皮幼苗移栽到重金属污染土中,再以浓度为108~109个菌细胞/株将根瘤菌菌悬液喷洒到水黄皮幼苗根系周围土壤中,填土、并清水浇灌,即可。本发明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优选为矿区土壤,将水黄皮种在矿区土壤中,可以捕获耐贫瘠和重金属耐受性较强的土著根瘤菌,并将优质根瘤菌接种种植在矿区土壤中的水黄皮根系,通过水黄皮与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提高水黄皮耐逆性、增加土壤氮积累,并利用水黄皮富集、转移重金属,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3789217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7123.4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培养难产孢病原真菌病害的简易诊断方法,该人工培养难产孢病原真菌病害的简易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用于获得病原菌的新鲜材料,装入洁净的自封袋内,带回实验室在15℃下放置12h~24h,制备添加链霉素或孟加拉红的清水琼脂;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病部的真菌结构,找到优势类群并挑取孢子,转移到清水琼脂小方块上,按照单孢分离方法获得粘有单个孢子的琼脂块3个~5个;将琼脂块转移到添加适量抗细菌物质的PDA上培养直到长出菌落,得到一个确定形态的孢子对应的相应菌落;然后将这种培养物接种验证,通过发病部位的病原形态+分子数据信息(如ITS序列)共同鉴定病原物的种类。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诊断植物真菌病害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4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19185.8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镉(Cd)去除根瘤菌(Rhizobium pusense)KG2、含有所述根瘤菌的菌剂及其在固定或去除土壤或水体中Cd2+的应用。本发明证实根瘤菌KG2具有高效Cd固定能力和较强的固氮功能,其能够促进豆科作物长、增加豆科作物抗逆性、减少植株对土壤Cd的富集吸收量。本发明的根瘤菌KG2以菌剂或菌肥的形式应用于农田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减少农耕土壤中的农作物对镉的富集吸收,促进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农作物得生长,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31231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058158.9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黄皮幼苗移栽到重金属污染土中,再以浓度为108~109个菌细胞/株将根瘤菌菌悬液喷洒到水黄皮幼苗根系周围土壤中,填土、并清水浇灌,即可。本发明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优选为矿区土壤,将水黄皮种在矿区土壤中,可以捕获耐贫瘠和重金属耐受性较强的土著根瘤菌,并将优质根瘤菌接种种植在矿区土壤中的水黄皮根系,通过水黄皮与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提高水黄皮耐逆性、增加土壤氮积累,并利用水黄皮富集、转移重金属,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4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013428.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01G7/06 , A01G22/40 , C12N1/02 , A01N63/20 , A01P21/00 , C09K17/40 , C12R1/41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根瘤菌株系HM13及其应用,花生根瘤菌株系HM13的分类命名为根瘤菌,拉丁学名为Rhizobium sp.,已于2022年12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342,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属于根瘤菌Rhizobium sp.属的新种,具有分泌吲哚乙酸IAA、固氮促长、降低花生植株和籽粒中的Cd含量的功能。可促进花生生长,增加花生植株氮含量和生物量,使镉污染农田中花生籽粒产量提高70%、镉含量降低50%。
-
公开(公告)号:CN10567095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510662761.8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MGJ1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5年9月16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385。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所述苍白杆菌MGJ11固定土壤重金属镉的方法,具体为将所述苍白杆菌施入植物根际,或利用所述苍白杆菌菌粉拌种后进行种植,使接种的微生物浓度不小于109菌细胞/植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