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956478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21013611.6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F16K1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安全阀整定压力调试装置,它包括液压缸、活塞、活塞盖、O型圈、液压泵、连接螺母。装置放置在安全阀的上弹簧座与弹簧罩之间,通过连接螺母将液压缸与液压泵连接,工作时液压泵将高压油注入活塞下方,活塞在液压油的作用下上移,活塞上端面顶压在弹簧罩上,通过作用力压缩安全阀弹簧,当安全阀压缩到整定压力以后旋紧调整螺丝,固定弹簧压缩量。工作结束后,液压泵泄压,撤出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高整定压力、大直径弹簧的安全阀调节时,由于人力直接调节调整螺丝非常困难甚至无法调节,该装置省去了人力调节,调节过程中只需旋拧调整螺丝,轻松、方便、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205504165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21013612.0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F16K3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式止回阀关闭时间测试装置,关闭时间测试装置包括拉杆、芯轴、手柄、拉杆接头、支架、支撑板、挡板、垫块。支架连接在升降式止回阀阀盖上,拉杆与位移传感器通过过渡盘连接。测试开始之前,保证阀门全开,手柄头部旋入拉杆接头。测试开始,旋转手柄,手柄与拉杆脱离,带动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测量关闭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结果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4569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010414332.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余热排出泵的新型叶轮密封环结构及其拆装方法,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采用法兰盘式结构安装在叶轮口环(4)上,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的法兰面上设置4个内六角螺纹孔和4个拆装工艺孔(3),所述内六角螺纹孔通过安装内六角螺钉(5)以固定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所述拆装工艺孔(3)用于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的拆装;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与所述叶轮口环(4)的配合面采用阶梯式过盈配合结构(6)。本发明提高了余热排出泵在热冲击工况下的运行可靠性,避免了余热排出泵在热冲击工况下发生骤然停机的严重事故,确保了余热排出泵在热冲击工况下不会因骤然停机而导致泵轴、叶轮、联轴器及电机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14569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14332.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余热排出泵的新型叶轮密封环结构及其拆装方法,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采用法兰盘式结构安装在叶轮口环(4)上,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的法兰面上设置4个内六角螺纹孔和4个拆装工艺孔(3),所述内六角螺纹孔通过安装内六角螺钉(5)以固定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所述拆装工艺孔(3)用于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的拆装;所述新型叶轮密封环(2)与所述叶轮口环(4)的配合面采用阶梯式过盈配合结构(6)。本发明提高了余热排出泵在热冲击工况下的运行可靠性,避免了余热排出泵在热冲击工况下发生骤然停机的严重事故,确保了余热排出泵在热冲击工况下不会因骤然停机而导致泵轴、叶轮、联轴器及电机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969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489922.2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上海阀门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关阀测试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进水泵、压力容器、助开装置、被测阀门、全排量隔断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平台。进水泵和空气压缩机与压力容器连接。压力容器连接被测阀门的出口侧。助开装置安装在被测阀门的进口侧。助开装置与全排量隔断安全阀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通过助开装置迫使被测阀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系统处于封闭状态;当系统参数达到设定值时,解除对被测阀门的启闭件的约束,同时使系统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可测定阀门启闭件的关阀时间和阀门前后的压力变化。这种测试阀门关闭时间的系统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鉴定结果精度较高,能够模拟系统破管工况,并能记录此工况下的参数变化及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67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18945.1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F04D29/42 , F04D29/046 , F04D29/08 , F04D2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6 , F04D29/046 , F04D29/086 , F04D29/2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设备冷却泵,在泵盖和泵体的内腔分别增加了加强筋的结构,并在泵盖和泵体的腔体内部分隔了不同的腔室,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改善介质在泵腔体内的流场并消除介质在不同压水室内的残余径向力,减小介质在冷却泵内的水力损失,同时加强筋还能够增加泵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抵御介质冲击的能力,增加了运行的稳定性,提升了冷却泵的抗疲劳能力和整体寿命,保证冷却泵在一定强度的地震下也能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485047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615271.2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江苏海狮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出泵的水力部件(叶轮、导叶)优化方法,首先进行叶轮、导叶水力初步设计,包括如下优化步骤:确定目标函数→设定自变量和初始值→制定正交试验方案→执行试验→目标函数值计算→寻找最优组合→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本发明的叶轮水力优化方法,首先运用经验设计进行初步设计,在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寻优,找出影响目标函数值的关键因素,建立正交表格,设计3组叶轮与9组导叶组合的水力方案,然后利用Fluent软件计算9组方案的目标函数值,对结果进行分析,选出各因素的最优组合,此方法优化速度快、优化阶段无需加工制造、周期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79308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12433.8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直流电动执行机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提供一种软硬件相结合,测试时间短,实时性强的直流电动机执行机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所述直流电动执行机构测试系统包括直流电动执行机构和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直流正反转控制模块、电压测量模块、电流测量模块、直流输入模块、灭磁模块、负载端子排、信号端子排、就地按键输入和主控制器,所述直流电动执行机构通过所述负载端子排和所述信号端子排与所述测试系统相连,所述信号端子排和就地按键输入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直流正反转控制模块、指示灯和电源。本发明实现软硬件结合,提高检测速度,简单、可靠且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8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395057.1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轴向漂移抗震I类级超长远传机构阀门的结构。一种抗震I类级超长远传轴向漂移结构,其中,包括设置在最底端的闸阀,在闸阀上设置万向节,在万向节上设置刚性轴A,在刚性轴A和刚性轴B之间设置套筒组件,用连接套连接,最上端的支架和手装通过套筒与远传机构连接。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闸阀、远传机构、支架、手装之间的连接采用了万向节连接轴的形式,刚性轴A和刚性轴B之间采用了套筒连接结构。套筒组件采用套筒两端花键设计,实现了轴向漂移,即可吸收地震载荷又能减小远传机构的支撑载荷。远传机构采用分段设计,实现重量分担及互不影响的原则,来提高抗震性能,满足抗震I类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96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84567.3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6K17/30 , F16K17/34 , F16K27/02 , F16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降压结构的减压阀,包括:减压阀组件,其中,一阀体内安装有两所述减压阀组件:第一减压阀组件、第二减压阀组件,所述第一阀组件内采用硬密封,所述第二减压阀组件内采用软密封;所述第一减压阀组件的阀门上腔与所述第二减压阀组件的阀门下腔连通;所述阀体具有进口、出口,所述第一减压阀组件的阀门下腔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减压阀组件的阀门上腔与所述出口连通。本发明在同一阀体内安装两个独立的减压阀组件,将两个减压阀组件连通,并且,对第一阀组件内采用硬密封、第二减压阀组件内采用软密封,使得本发明在高压差、高泄漏要求、阀前压力波动大状况下,可以保持稳定性和调节精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