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包套方式提高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压缩塑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120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38314.4

    申请日:2011-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采用包套方式提高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压缩塑性的方法。将块体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加工成一定具有直径和高度的圆柱,再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到已加工好的金属套中,然后将装配好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和金属套放在压力机的上砧板和下砧板之间进行压缩变形,直至压到所需的变形量,成形完毕后靠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或形状记忆效应将其与包套材料分离。本发明以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冷塑性变形为切入点,采用一种包套的形式,使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压缩变形过程中始终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从而提高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塑性,实现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大塑性变形,改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显微组织,提高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

    径向间隙可调的双层滚珠旋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74884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138311.0

    申请日:2011-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径向间隙可调的双层滚珠旋压装置。包括旋压头和芯模;旋压头包括保持架、旋钮、滚珠、定模环、弹簧、支架及动模环;旋钮内表面与支架螺纹联接;保持架为两个分别与定模环、动模环间隙配合;滚珠为两排分别沿定模环与支架、动模环与支架组成的两个锲形槽均布一周;定模环与支架按过盈配合;动模环与支架是按间隙配合;支架上设置有注油口;芯模由芯轴、挡销、卸料环和芯轴内部弹簧及固定销组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和批量生产细长薄壁管形零件的径向间隙可调的双层滚珠旋压装置。可一次装卡而实现薄壁管件多道次大变形量旋压。

    径向间隙可调的双层滚珠旋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74884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38311.0

    申请日:2011-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径向间隙可调的双层滚珠旋压装置。包括旋压头和芯模;旋压头包括保持架、旋钮、滚珠、定模环、弹簧、支架及动模环;旋钮内表面与支架螺纹联接;保持架为两个分别与定模环、动模环间隙配合;滚珠为两排分别沿定模环与支架、动模环与支架组成的两个锲形槽均布一周;定模环与支架按过盈配合;动模环与支架是按间隙配合;支架上设置有注油口;芯模由芯轴、挡销、卸料环和芯轴内部弹簧及固定销组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和批量生产细长薄壁管形零件的径向间隙可调的双层滚珠旋压装置。可一次装卡而实现薄壁管件多道次大变形量旋压。

    滚珠旋压成形工装装置及其反向滚珠旋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688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207227.X

    申请日:2011-07-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滚珠旋压成形工装装置及其反向滚珠旋压成形方法,滚珠旋压成形工装装置包括旋压头、芯模和限位环,旋压头包括螺纹支撑管、外支撑圈、圆锥模环、滚珠,螺纹支撑管和圆锥模环安装在外支撑圈里,螺纹支撑管的一端位于圆锥模环里,滚珠位于圆锥模环里、沿着圆锥模环的锥面均布一周、并与螺纹支撑管相接触,芯模包括芯轴和卸料环,卸料环套在芯轴上,限位环套在芯轴的一端上。反向滚珠旋压成形方法通过准备阶段、旋压阶段和卸料阶段三个步骤来完成。本发明可以制造高强度、高精度的薄壁纵向内筋筒形件。该工装滚珠的径向位置可通过调节螺纹支撑管进行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成形精度。

    径向间隙可调的双层滚珠旋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29326U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20171607.8

    申请日:2011-0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径向间隙可调的双层滚珠旋压装置。包括旋压头和芯模;旋压头包括保持架、旋钮、滚珠、定模环、弹簧、支架及动模环;旋钮内表面与支架螺纹联接;保持架为两个分别与定模环、动模环间隙配合;滚珠为两排分别沿定模环与支架、动模环与支架组成的两个锲形槽均布一周;定模环与支架按过盈配合;动模环与支架是按间隙配合;支架上设置有注油口;芯模由芯轴、挡销、卸料环和芯轴内部弹簧及固定销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和批量生产细长薄壁管形零件的径向间隙可调的双层滚珠旋压装置。可一次装卡而实现薄壁管件多道次大变形量旋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