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6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6179.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非线性光学、空间光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光纤非锁模脉冲激光器的光致生物微马达系统,包括非锁模脉冲激光器、DMD数字微镜阵列器件、第一传光组、莱茵衣藻、光镊结构、第二传光组和动作识别组,非锁模脉冲激光器用于输出光;DMD数字微镜阵列器件用于对光进行调控,生成光阱;莱茵衣藻在被光阱捕捉后,其运动表现会转变为围绕焦点的转动;光镊结构莱茵衣藻安装在光镊结构上,用于对光进行聚集,将光阱聚集在莱茵衣藻上,对莱茵衣藻进行捕捉;动作识别组用于识别莱茵衣藻的动作表现。本发明使用空间光镊来捕获莱茵衣藻并进行其转速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986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72048.5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填充空芯光纤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包括空芯光纤,空芯光纤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空芯光纤的内部从内至外依次设有聚二甲基硅氧烷、金膜和高折射率薄膜,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去除空芯光纤外侧的光纤保护层,两端分别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焊接,对空芯光纤进行侧抛处理,将混合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注入侧抛后的空芯光纤的空芯槽内,在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镀上一层金膜和高折射率薄膜。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有效提高了低折射率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6170.8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频可重构的全光纤非锁模超连续光源,包括模拟信号发生器、任意波形发生器、电脉冲发生器、宽带射频放大器、窄带射频放大模块、波长可调的连续激光器、电光相位调制器、连续光放大器、马赫曾德尔强度调制器、脉冲光放大器、单模光纤和高阶非线性光纤;所述模拟信号发生器第二输出端与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电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与宽带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能够利用具有全光纤结构的超连续光谱激光器产生超连续谱,扩大了光纤光的增益范围,增强了非线性效应,提升了在光电对抗等领域的应用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