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V叉柱式回收中的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739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855232.8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UUV叉柱式回收中的目标识别方法。步骤一、通过UUV上的水下摄像机获取水下图像;步骤二、通过中值滤波、阈值分割进行图像预处理,获取含有L型光源阵列的水下图像;步骤三、UUV叉柱式回收过程中,通过亚像素轮廓的目标个数识别方法识别L型光源阵列中目标光源的个数;否则,调整UUV位置和艏向继续采集水下图像;步骤四、UUV叉柱式回收过程中,通过斜率和相对距离的目标识别方法识别L型光源阵列的目标光源。本发明实现了UUV回收过程中对L型光源阵列的目标识别,提高了UUV回收过程中目标识别的准确度,进而减少了UUV相对于L型光源阵列的定位误差。

    一种AUV水下布放与回收对接装置和对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7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22643.X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UV水下布放与回收对接装置和对接方法,属于无缆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由主体支撑结构,导引灯阵,夹紧装置和限位固定装置组成。导引灯阵由两个大灯和两个小灯组成,大灯安装在主体支撑结构两端,小灯安装在主体支撑结构中间部分。夹紧装置位于主体支撑结构两端的内部,夹紧臂与连杆铰接,连杆与摆动杆铰接,摆动杆固定在电机轴上。限位固定装置由半圆柱翻盖,电磁铁,传动齿轮和电机组成。半圆柱翻盖安装在主体支撑结构中部下方,电磁铁安装在半圆柱翻盖中部边上,半圆柱翻盖两端为不完全齿轮结构,与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本发明体积小,结构简单,可实现对AUV的快速有效的布放与回收。

    UUV叉柱式回收中的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739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855232.8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UUV叉柱式回收中的目标识别方法。步骤一、通过UUV上的水下摄像机获取水下图像;步骤二、通过中值滤波、阈值分割进行图像预处理,获取含有L型光源阵列的水下图像;步骤三、UUV叉柱式回收过程中,通过亚像素轮廓的目标个数识别方法识别L型光源阵列中目标光源的个数;否则,调整UUV位置和艏向继续采集水下图像;步骤四、UUV叉柱式回收过程中,通过斜率和相对距离的目标识别方法识别L型光源阵列的目标光源。本发明实现了UUV回收过程中对L型光源阵列的目标识别,提高了UUV回收过程中目标识别的准确度,进而减少了UUV相对于L型光源阵列的定位误差。

    一种全方位车辆连接件疲劳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55772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795932.3

    申请日:2017-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方位车辆连接件疲劳试验装置,属于车辆工程领域。包括:外框架1、滑杆4、托架机构5、底座6、X方向运动缸12、Y方向运动装置14、Z方向运动装置17和万向节。所述滑杆4固连于底座6;所述Y方向运动装置12安装于滑杆4上;所述X方向运动缸12连接底座6和Y方向运动装置12;所述Z方向运动装置17固连于底座6;所述万向节用于连接车辆连接件8和Y、Z方向运动装置;其中Y、Z方向运动装置均包括液压缸、滑杆和滑块;所述的托架机构5固定于底座6;通过万向节将液压缸的作用力传递给车辆连接件8,进行全方位三自由度的疲劳试验。

    隧道支护锚杆推进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7201912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280735.8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支护锚杆推进机器人,包括机器人的行进装置,即主动轮和从动轮;机器人行进装置动力来源,无刷直流电机;主体沿隧道轴向旋转定位的步进电机;锚杆的夹持结构;控制夹紧结构张紧的电吸盘;敲击锚杆的小锤;敲击锚杆动力为舵机。上述的各个部分通过紧密的配合,构成了隧道支护锚杆推进机器人。本发明所设计的隧道支护锚杆推进机器人结构巧妙,能够进入隧道、钻孔定位、锚杆夹紧,采用智能控制,具有清晰的设备分块,实现了在隧道孔洞里插入锚杆,实现支护的功能。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233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519500.4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该装置位于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底部设置有三足支撑的升降台,升降台中心位置设置圆柱形导轨,圆柱形导轨上设置圆环形状的滑块,圆柱形导轨顶端设置正方形端盖,端盖四周分别铰接机械臂,机械臂中间铰接一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圆环状的滑块,机械臂端部设置V形剪,V形剪上设置有导引光源,V形剪端部设置有电磁铁,UUV通过V形剪端部内侧的电磁铁夹住UUV下方可伸缩杆进行固定,UUV下方还设置有光学传感器,以及呈矩形排列的定位声纳。本发明可实现多个UUV的布放和回收。

    一种全方位车辆连接件疲劳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5577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795932.3

    申请日:2017-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方位车辆连接件疲劳试验装置,属于车辆工程领域。包括:外框架1、滑杆4、托架机构5、底座6、X方向运动缸12、Y方向运动装置14、Z方向运动装置17和万向节。所述滑杆4固连于底座6;所述Y方向运动装置12安装于滑杆4上;所述X方向运动缸12连接底座6和Y方向运动装置12;所述Z方向运动装置17固连于底座6;所述万向节用于连接车辆连接件8和Y、Z方向运动装置;其中Y、Z方向运动装置均包括液压缸、滑杆和滑块;所述的托架机构5固定于底座6;通过万向节将液压缸的作用力传递给车辆连接件8,进行全方位三自由度的疲劳试验。

    一种岩石全断面自动化加载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1493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0347614.0

    申请日:2017-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石全断面自动化加载实验装置,其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实现对岩石进行三方向动静组合加载实验装置,包括固定外框架、侧面液压缸群与顶部液压缸群、横向液压缸群、上料轨道、框架式上料结构和自适应弹性滚筒结构;所述的侧面与顶部的液压缸群固定于固定外框架上;其中框架式上料结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板、从动固定板、放料板、连接杆、同步带传动和轮子。本发明的加载装置利用液压缸群提供大吨位的动静组合载荷,对方形岩石进行加载,自适应弹性滚筒结构和框架式上料结构使上料更加方便,本装置的的控制部分全部由工作人员在上位机上进行操作,实现自动化,提供了一种方便稳定高效的岩石模拟实验自动化加载装置。

    一种AUV水下布放与回收对接装置和对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708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222643.X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UV水下布放与回收对接装置和对接方法,属于无缆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由主体支撑结构,导引灯阵,夹紧装置和限位固定装置组成。导引灯阵由两个大灯和两个小灯组成,大灯安装在主体支撑结构两端,小灯安装在主体支撑结构中间部分。夹紧装置位于主体支撑结构两端的内部,夹紧臂与连杆铰接,连杆与摆动杆铰接,摆动杆固定在电机轴上。限位固定装置由半圆柱翻盖,电磁铁,传动齿轮和电机组成。半圆柱翻盖安装在主体支撑结构中部下方,电磁铁安装在半圆柱翻盖中部边上,半圆柱翻盖两端为不完全齿轮结构,与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本发明体积小,结构简单,可实现对AUV的快速有效的布放与回收。

    一种水下浑浊图像清晰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786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855233.2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水下浑浊图像清晰化方法。(1)获取水下浑浊图像;(2)结合局部区域熵信息统计,估计出背景光A∞;(3)结合平均梯度和图像保真度,设计估计局部区域透射率r的代价函数ffinal(t(x));(4)利用原图的高斯高通滤波图像灰度值梯度强度作为权值,改进加权最小二乘保边滤波算法,得到细化透射率t(x);(5)设计图像自适应调节因子μ,利用得到最终图像增强的图像,I表示相机采集的图片。获得增强后的水下图像,有效地去除水下浑浊,使场景更加清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