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43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47593.6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重庆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电传感控制的全航空电磁传感线圈面积调节自适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高灵敏度控制模块与高性能传感线圈,其中:所述高灵敏度控制模块由F‑S计算控制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组成;所述F‑S计算控制模块确定发射线圈面积需求值,实现初始数字信号获取;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对F‑S计算控制模块传输的数字信号进行转换并修正,将拉力信息传递至高性能传感线圈;所述高性能传感线圈由双层同心辅助线圈、拉敏电阻、感应线圈、拉力控制器组成,拉敏电阻连接同心辅助线圈,感应线圈均匀缠绕在同心辅助线圈周围,拉力控制器位于高性能传感线圈内。本发明通过设计高灵敏度控制模块与高性能传感线圈结构,实现传感线圈面积实时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6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47619.7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天‑地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的边坡滑动面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建立边坡空‑天‑地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的关键词表,进行数据识别与分类;步骤S2:对边坡空‑天‑地多源异构监测数据中的冗杂信息和错误数据进行剔除与过滤;步骤S3:对边坡空‑天‑地多源异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降维;步骤S4:提取边坡空‑天‑地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的统计特征向量和时间序列特征向量,对统计特征向量向量与时间序列特征向量进行多源数据特征融合,利用融合后的特征向量作为机器学习方法的输入,实现对边坡滑动面的建模。该方法有效改善了滑坡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提高了滑坡监测数据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7566.0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分干涉技术的机载探地雷达超分辨率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多景探地雷达成像数据作为差分干涉的原始图像数据;S2:对图像数据进行影像配准,选取PS点,将主副影像中对应像素的位置进行准确配对;S3:将准确配对的两幅影像中对应像素值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差分干涉图;S4:对差分干涉图中的噪声进行数据降噪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差分干涉图;S5:对滤波后的差分干涉图进行相位解缠,得到经过相位解缠的干涉图;S6:对经过相位解缠的干涉图进行全波形反演,生成超分辨率电阻率成像图和成像间隔时间内岩土体结构的精细变化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探地雷达成像分辨率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61911.4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8/25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决策树的山体边坡勘测数据两级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处理山体边坡勘测数据,按照数据结构特征将数据统一标准化,构建勘测数据特征统一标准化表征方法;S2:关联互补地球物理场属性特征与斜坡体空间几何特征,实现勘测数据浅层初次融合;S3:探究高维数据潜在空间特征与低纬数据潜在表观特征;S4:结合S2得到的数据,实现山体边坡勘测数据深层特征融合;S5:优化数据,提高数据融合效率与精度,实现山体边坡勘测数据多级层次化智能融合。本发明通过建立山体边坡勘测数据智能解析与融合技术,解决了传统深度学习算法在处理多模态数据泛化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63273.X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0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的边坡危险性风险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利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基于遥感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建立区域地质FEM模型,并实时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对区域的环境变化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评估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该方法主要针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时间及空间变化趋势,在传统的评价模型中增加多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部分,构造由地质灾害相关性较高的因子组成的时空算法模型,嵌入到多层次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中,融合现有地质灾害系统,得到多层次、高精度、具有时空效应的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47614.4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B11/16 ,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弱光纤光栅阵列传感系统实时量测边坡变形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超弱光纤光栅光缆和线盘,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用于不同空间位置的波长信号、光栅应变和温度数据的处理,获取边坡应变温度的变化,并与外网连接;所述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用于脉冲信号的发射、接受、解调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与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连接,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与超弱光纤光栅光缆的一端连接,超弱光纤光栅光缆的另一端盘绕于线盘上,线盘布设于监测边坡表面。该装置可配合边坡深层变形与病害实时监测,应用性价比高,并且易于施工、保护、长期耐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00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31204.8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重庆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矿物复合水泥浆液自动制备与供给装置,所述装置由计算机自动制浆模块和浆液制备与供给装置组成,所述浆液制备与供给装置与计算机自动制浆模块连接,计算机自动制浆模块根据所需浆液配置比例发出控制指令信号,浆液制备与供给装置在计算机自动制浆模块发出的控制指令下完成浆液的制备工作。本发明实现了聚合物‑矿物复合水泥浆液的制备,有效解决了能长期稳定地提供混合浆液﹑配比精准度问题,其制浆效率高,浆液配比精准,材料计量准确,使用它可以满足大型矿山帷幕注浆的混合浆液的制备要求,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不同配比浆液的制备,实现了浆液的现制现用,没有浆液储存场地和设备的限制,避免了浆液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95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106585.4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水作用下注浆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拆卸式试验装置,所述抗冲刷性能测试拆卸式试验装置包括动水供应单元、测试水槽单元和废水循环单元,其中:所述动水供应单元连接测试水槽单元为其提供不同流速动水,测试水槽单元流出废水进入废水循环单元,废水循环单元通过回水管连接动水供应单元。本发明的注浆材料抗冲刷性能试验装置可模拟不同流速下动水注浆材料的抗分散性能,设计了可拆卸测试板,可通过调整突触的密度与高度来模拟不同注浆环境地层的粗糙度。且可以在试验结束直接测量可拆卸测试板的质量以减少浆液留存率试验的测量误差。此外,设计了多道过滤的废水循环装置,可高效利用试验用水。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06585.4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水作用下注浆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拆卸式试验装置,所述抗冲刷性能测试拆卸式试验装置包括动水供应单元、测试水槽单元和废水循环单元,其中:所述动水供应单元连接测试水槽单元为其提供不同流速动水,测试水槽单元流出废水进入废水循环单元,废水循环单元通过回水管连接动水供应单元。本发明的注浆材料抗冲刷性能试验装置可模拟不同流速下动水注浆材料的抗分散性能,设计了可拆卸测试板,可通过调整突触的密度与高度来模拟不同注浆环境地层的粗糙度。且可以在试验结束直接测量可拆卸测试板的质量以减少浆液留存率试验的测量误差。此外,设计了多道过滤的废水循环装置,可高效利用试验用水。
-
公开(公告)号:CN116199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95600.X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工商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堵隧道富水破碎带的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粉煤灰基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注浆材料由水泥、脱硫石膏、粉煤灰、硅烷改性多层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材料、减水剂、速凝剂和水制备而成。本发明利用粉煤灰和水泥的火山灰效应与微晶核效应提高了集料界面粘结力,通过外添加剂的掺入实现了充填效应,形成了密实充填结构和细观层次的自紧密堆积体系,不仅适用于多种场景下的隧道裂缝注浆,也达到了注浆材料的强度要求、流动性要求和凝结时间等,满足工程条件的同时,也降低了碳排放,具备一定的实用意义。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注浆材料绿色环保,流动性好,抗压强度高,可广泛应用于隧道围岩突水的快速封堵或岩土体大渗流治理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