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8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439945.8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O2共电解与生物催化的发电与物质联供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风电或光伏发电系统、水电解池、空气分离装置、氨合成模块、富氧燃烧发电模块、CO2和H2O制甲醇共电解池、CO2和H2O制甲酸共电解池、生物催化器以及CO2回收模块。本系统利用风能或太阳能产生的绿色低碳电能作为驱动力,有机结合富氧燃烧发电、CO2和H2O共电解、甲醇与甲酸经生物催化生成可降解塑料等过程,实现火力发电与CO2碳减排的兼容协同,CO2被有效地资源化利用转化为生物可降解塑料,可显著补贴碳减排成本。同时完成氨、甲醇、甲酸、生物可降解塑料等物质与电能的联合生产,是符合低碳社会发展目标的一种新型物质能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99557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97191.1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8/04007 , H01M8/0662 , B01D53/62 , B01D53/81 , B01D53/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捕集与储热共用的燃料电池系统与热电解耦方法,本发明以碳氢燃料驱动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可采用吸附方法捕集CO2,CO2吸附与吸附剂再生分别是放热与吸热过程,吸附剂体积能量密度与储热材料相当,碳捕集的CO2吸附/再生过程可以同时具有储热作用,通过吸附(放热)/再生(储热)时间上运行解耦实现系统热电解耦。根据热电负荷变化,吸附与再生过程不同时进行:当系统产热大于热负荷,余热可用于驱动再生过程;反之,再生过程吸热调减、吸附放热满足热负荷缺口。本发明通过一套碳吸附/再生设备实现碳捕集与储热两个功能,减少对储热专用设备的需求,实现了系统供热与供电的灵活解耦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92375.7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研究化学反应与相变耦合吸热过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再生冷却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用于研究化学反应与相变耦合吸热过程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的问题。载体与加热装置正对布置且分别贴合固装在透明腔体的内壁及外壁,载体表面涂覆有催化剂涂层,储液罐及废液罐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透明腔体的两端,废液罐与透明腔体之间的管路上连接设置有冷却器及背压阀,透明腔体的上方布置有高速摄像机及光源。可以用于研究高温高压下醇类气泡形成机制、气泡动力学以及气泡与液体的相互作用,还可以用于研究醇类辅助碳氢燃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化学反应吸热、相变产生的气泡与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进行耦合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4148.1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热电偶测温装置及修正方法,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管子加工问题引起壁厚不均匀、热电偶焊接焊点大小不均匀或者热电偶的其他误差,导致温度测量出现偏差,单个热电偶测温不能很好地反映该截面上真实的换热情况的问题。所述测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壁面热电偶、实验通道,所述至少一个的壁面热电偶沿实验通道截面均匀分布,用于测量壁面温度。所述修正方法基于方案一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温装置实现,所述修正方法为:计算散热损失功率;基于得到的散热损失功率计算单个热电偶处的对流换热系数;将单个热电偶处的对流换热系数对同一截面上四个热电偶进行修正。实时温度监测和控制的应用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995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97191.1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8/04007 , H01M8/0662 , B01D53/62 , B01D53/81 , B01D53/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捕集与储热共用的燃料电池系统与热电解耦方法,本发明以碳氢燃料驱动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可采用吸附方法捕集CO2,CO2吸附与吸附剂再生分别是放热与吸热过程,吸附剂体积能量密度与储热材料相当,碳捕集的CO2吸附/再生过程可以同时具有储热作用,通过吸附(放热)/再生(储热)时间上运行解耦实现系统热电解耦。根据热电负荷变化,吸附与再生过程不同时进行:当系统产热大于热负荷,余热可用于驱动再生过程;反之,再生过程吸热调减、吸附放热满足热负荷缺口。本发明通过一套碳吸附/再生设备实现碳捕集与储热两个功能,减少对储热专用设备的需求,实现了系统供热与供电的灵活解耦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490308.3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远海多种资源联合开发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该综合能源系统包括海上能源处理平台、海上风电场、海上光电场、海上光热场、天然气平台、运输船。其中,海上能源处理平台包括蓄电池模块、电解水制氢模块、电气模块、控制模块、淡水供应模块、热量供应模块、低碳发电模块以及有机液态燃料合成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立一个海上能源处理平台,可有机联合海上风电场、海上光电场、海上光热场、天然气平台开发出来的资源。通过协同开发的形式,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各类能源,使深远海开发出来的电能与天然气等能源可运输回陆地负荷中心运用,或给航行的船舶提供燃料,降低深远海洋资源开发成本和提高技术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86251.2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8/04014 , H01M8/0612 , H01M8/04701 , H01M8/0662 , H01M8/04089 , H01M8/04119 , H01M8/12 , H01M8/04828 , H01M8/042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及联产方法。其中,该联产系统包括热交换设备、重整器、冷凝器、回热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空气预热器、第一热回收器、第二热回收器、第一分流器、第二分流器和合流器。本发明的联产系统根据热容匹配、温度品位匹配原则集成了吸放热过程,可使系统向外界热用户输出的热量数量以及质量最大化,㶲效率高。通过设置热交换器,湿重整气和碳氢燃料和水混合物进行全热交换,水蒸气在湿度差驱动下传递,减少通过冷凝干燥,减少系统内高品位热量的消耗,提高系统热效率。重整气经冷凝器和回热器干燥后再通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可避免水蒸气过多而损坏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953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490308.3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远海多种资源联合开发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该综合能源系统包括海上能源处理平台、海上风电场、海上光电场、海上光热场、天然气平台、运输船。其中,海上能源处理平台包括蓄电池模块、电解水制氢模块、电气模块、控制模块、淡水供应模块、热量供应模块、低碳发电模块以及有机液态燃料合成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立一个海上能源处理平台,可有机联合海上风电场、海上光电场、海上光热场、天然气平台开发出来的资源。通过协同开发的形式,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各类能源,使深远海开发出来的电能与天然气等能源可运输回陆地负荷中心运用,或给航行的船舶提供燃料,降低深远海洋资源开发成本和提高技术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20048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534232.3
申请日:2025-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8/0656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4089 , H01M8/04111 , F28D21/00 , F28D20/00 , C25B1/04 , C25B15/021 , C25B15/08 , C25B9/65 , F17C5/00 , F17C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余能/余氢回收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系统,包括:直流母线、电解槽、预冷器、储氢罐、储能电池、氢燃料电池、催化燃烧器、混合调控装置、水箱、混合与储热一体化设备;电解槽、预冷器及储氢罐依次连通形成氢气流路,电解槽与催化燃烧器连通形成氧气流路,电解槽与混合调控装置连通形成液体流通回路;混合与储热一体化设备的输入端分别与电解槽、预冷器、催化燃烧器连通,混合与储热一体化设备的输出端与混合调控装置连通。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系统内部余热和余氢来实现可再生能源电热氢的高效联产,通过充分回收利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有助于保持设备的理想工作温度并提高系统的整体产热量以及能量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192752.1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8/0662 , H01M8/0612 , H01M8/0668 , H01M8/04089 , H01M8/04119 , H01M8/04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极尾气双回流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重整器、热交换器、水分离器、CO2分离器、分流器、合流器、增压设备、压气机和水泵。该系统将电池的阳极尾气分成两路,一路回流到重整器入口,阳极尾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参与碳氢燃料重整反应可节省液态水蒸发潜热需求量,提高系统综合能源效率。另一路经过水分离器、CO2分离器去除尾气中的部分水、部分CO2等组分,再回流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进口,使阳极中的燃料气回流率达到100%,系统燃料利用率大幅提升至100%,显著提高系统发电效率。经过调节回流气的组分可提高尾气CO2富集程度,降低CO2分离耗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