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2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20270.6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纳米金属颗粒的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连续可控合成方法及微流控合成平台,所述负载纳米金属颗粒的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连续可控合成方法,包括配制反应试剂溶液、制取第一混合液、第一混合液和还原剂溶液混合,获得所述负载纳米金属颗粒的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负载纳米金属颗粒的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连续可控合成方法,在微尺度下对反应条件进行精准控制,并可在数毫秒内实现反应试剂的均匀混合,快速和高效混合可减少反应试剂之间驻留时间的差异,进而可有效改善合成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01234.3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E04B1/18 , E04B1/41 , E04B1/58 , E04B5/02 , E04B5/10 , E04C5/01 , E04B1/682 , E04B1/78 , E04B1/94 , E04B1/92 , E04B1/72 , E04B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组合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两个下部模块框架柱、分别设置于两个下部模块框架柱顶部的两个上部模块框架柱、连接于两个上部模块框架柱与两个下部模块框架柱之间的上下模块连接板;下部模块框架柱一侧顶部设置有下部模块顶框梁;上部模块框架柱靠近下部模块顶框梁的一侧顶部设置有上部模块底框梁;两个上部模块底框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堵浆结构,两个下部模块顶框梁之间设置有第二堵浆结构;上部模块底框梁与对应的下部模块顶框梁之间设置有第三堵浆结构。通过第一堵浆结构、第二堵浆结构、第三堵浆结构,填充梁间间隙,提高结构整体性能,有效改善连接节点各模块之间存在的冷桥、防火、防风、防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8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234407.0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模块化建筑并柱连接的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钢柱,凸出形成有第一插接部,第一钢柱开设有第一浇筑腔体;第二钢柱,凸出形成有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对应第一插接部沿竖向插接设置,第二钢柱开设有第二浇筑腔体,第一钢柱、第二钢柱、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围合形成第三浇筑腔体;连接板,同时与第一钢柱、第二钢柱、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底部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相互插接,并向第一浇筑腔体、第二浇筑腔体和第三浇筑腔体内浇筑混凝土,从而将第一钢柱和第二钢柱连接,将离散的模块单元连接成整体单元,提高了结构整体性能,提高了模块化建筑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03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26671.5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多生物联合检测微流控装置,涉及生命医学检测、诊断技术领域,该微流控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通道的微流控检测芯片,微流控检测芯片上含有顺次排布的加样区、混合反应区和电化学检测区,加样区含有一个样品孔和与样品孔连通的若干个酶液孔,混合反应区内含有与酶液孔数量对应的微混合器,电化学检测区含有与酶液孔数量对应的检测腔室,样品孔、酶液孔、微混合器和检测腔室通过通道顺次连通。本发明集成了微混合器,可对通过样品孔加入的生物标记物及其通过酶液孔加入的对应酶进行高效混合,增强自由酶与生物标记物之间的酶催化反应,增大酶催化反应产物浓度,进而提升下游对产物电化学检测响应电流,达到提高生物标记物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0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34411.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模块化建筑并梁连接的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钢梁一端适于与第一钢柱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第一钢柱方向延伸;第二钢梁一端适于与第二钢柱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第二钢柱方向延伸,以使第二钢梁与第一钢梁相对间隔设置;堵浆板同时连接第一钢梁的底侧和第二钢梁的底侧,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堵浆板围合形成浇筑腔体,第一钢梁的顶侧与第二钢梁的顶侧之间形成有浇筑口,浇筑口与浇筑腔体连通设置。本发明通过向浇筑腔体内浇筑混凝土,从而将第一钢梁与第二钢梁进行并梁连接,使独立的双梁联合受力,将离散的模块单元连接成整体单元,提高了结构整体性能,提高了模块化建筑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9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87456.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化学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声波引发组件,所述芯片本体依次包括电极层、微流道层和顶层,所述微流道层中设有微流道,所述电极层、所述顶层分别与所述微流道相连通,所述顶层内设有与所述微流道相连通的微坑阵列;检测时,所述微坑阵列形成气泡阵列;所述声波引发组件引发声场,在声场作用下所述气泡阵列形成声微流,所述声微流增加待测样品与电极的接触,从而实现大的响应信号和高灵敏检测。本发明中的微流控芯片应用于电化学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和低温升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4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88730.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1N27/26 , G01N27/28 , G01N27/30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声微流引发机构,所述芯片本体依次包括电极层、微流道层和顶层,所述微流道层中设有微流道,所述电极层、所述顶层分别与所述微流道相连通,所述电极层包括微柱阵列电极;检测时,在声微流引发机构的引发作用下,于微流道内集成声微流,所述声微流增加微流道内待测样品与所述微柱阵列电极的接触,从而实现大的响应信号。本发明中的微流控芯片应用于电化学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和低温升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5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1622339.7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1N27/327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案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芯片,芯片包括导电基板、光刻胶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靠近光刻胶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图案化流道,图案化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第一流道上形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形成连通的闭环通道,闭环通道内设置有第三流道,第三流道的一端开口设置于闭环通道内,第三流道的另一端连通闭环通道;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注入不透光液体,光照使得光刻胶固化,去除未固化的光刻胶;关闭第三流道的一端开口,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注入腐蚀液,然后清洗掉腐蚀液。本发明能够利用空气表面张力保护实现任意形状电极的制备,可以用于电化学分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4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688730.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1N27/26 , G01N27/28 , G01N27/30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声微流引发机构,所述芯片本体依次包括电极层、微流道层和顶层,所述微流道层中设有微流道,所述电极层、所述顶层分别与所述微流道相连通,所述电极层包括微柱阵列电极;检测时,在声微流引发机构的引发作用下,于微流道内集成声微流,所述声微流增加微流道内待测样品与所述微柱阵列电极的接触,从而实现大的响应信号。本发明中的微流控芯片应用于电化学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和低温升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9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87456.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化学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声波引发组件,所述芯片本体依次包括电极层、微流道层和顶层,所述微流道层中设有微流道,所述电极层、所述顶层分别与所述微流道相连通,所述顶层内设有与所述微流道相连通的微坑阵列;检测时,所述微坑阵列形成气泡阵列;所述声波引发组件引发声场,在声场作用下所述气泡阵列形成声微流,所述声微流增加待测样品与电极的接触,从而实现大的响应信号和高灵敏检测。本发明中的微流控芯片应用于电化学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和低温升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