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工况全电量区间的动力电池状态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7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744779.2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适用于多工况全电量区间的动力电池状态估算方法,包括:建立动力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参数辨识;采集动力电池的开路电压特征数据并拟合动力电池的SOC‑OCV曲线;基于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动态特征数据和SOC‑OCV曲线结合各种滤波算法生成对应的端电压预测值和SOC估计值;基于端电压预测值与对应实测值之间的电压残差,结合OWA算子为各种滤波算法的SOC估计值分配对应的加权值;基于各种滤波算法的SOC估计值及对应的加权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动力电池的融合SOC估计值作为其状态估算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融合多种滤波算法的SOC估计结果并实现多种滤波算法的互补,进而能够实现动力电池多工况全电量区间的SOC估计全局最优。

    一种计及电池系统放电数据的电池热失控风险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39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0934.6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计及电池系统放电数据的电池热失控风险检测方法,包括:在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采集电池组的特征数据;对电池组的特征数据进行充放电循环的划分,并提取电池组某次循环的放电数据;通过纵向离群均值算法根据电池组所选循环的放电数据,计算各个单体电池所选循环的电池热失控风险值;将电池热失控风险值超过设置的风险阈值的单体电池作为可疑电池;通过设置的判断机制对可疑电池进行进一步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电池热失控风险报警。本发明能够对电池热失控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直观且有效的获知电池的热失控风险,能够改善电池热失控误报警频发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热失控风险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种模块化风光海获能互补发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221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29054.X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风光海获能互补发电设备,包括锚泊单元、光伏发电单元及4个耦合发电单元;4个耦合发电单元按照水平正方形阵型布设,每个耦合发电单元包括自下向上同轴地设置的波浪能模块、双转子无刷发电机及风能模块;波浪能模块包括中心转轴、振荡浮子及多个光轴导轨,风能模块包括第一垂直轴风机,双转子无刷发电机的一个转子与中心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个转子与第一垂直轴风机的风机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锚泊单元用于使所述模块化风光海获能互补发电设备漂浮并锚定于海面。本申请提供的风光海获能互补发电设备能够对风能‑太阳能‑波浪能进行多能综合互补,降低了能源采集成本,提高了海洋新能源获能的稳定性。

    垂直轴风机对转自保护装置及海上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44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9018.3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垂直轴风机对转自保护装置及海上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所述垂直轴风机对转自保护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同轴且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锥齿轮;沿竖直方向同轴且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锥齿轮,其中,位置靠下的第二锥齿轮与位于其下方的垂直轴风机同轴地固定连接;转速同步单元,用于在两个垂直轴风机的转速之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使其转速切换为相同;外壳,用于容置转速同步单元、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并使两个第一锥齿轮与两个第二锥齿轮互相啮合地转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两个垂直轴风机的转速差较大的情况下及时对转速进行锁定,消除了对浮台基座施加的转矩,有效地提升了海上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平稳性。

    一种海工装备波浪隐形防护超材料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0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133349.1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海洋工程防护及水下结构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海工装备波浪隐形防护超材料装置及其设计方法,用于为海工装备提供防波浪保护,包括自内向外依次紧密嵌套的多个环形的防护结构,每个防护结构的径向厚度相同,包括自内向外紧密嵌套的一个A类环形板与一个B类环形板,其中,最内侧的A类环形板的内径以内的区域为防波浪区域;每个A类环形板的底面及顶面均位于海底以下;每个B类环形板的底面位于海底以下,每个B类环形板的顶面位于海面以下以及海底以上;所有A类环形板与B类环形板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海工装备周围的波浪进行主动操控,有效地消除波浪对海工装备的冲击,从根本上实现对海工装备的保护。

    一种波浪能高效耦合利用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214533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1039266.9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一种波浪能高效耦合利用装备,属于波浪能发电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巧妙的利用浮子及摆板来提高一级波浪能转换效率的技术难题。技术要点:摆板用以提取波浪动能,摆板围绕转动轴往复摆动,摆板下端浸没在水中;支撑平台上滑动安装有连杆,连杆上安装有浮子,浮子用于提取波浪势能;竖直挡板用于反射波浪,防止波浪能在水平方向的流失;底部挡板用于防止波浪能在竖直方向的流失;摆板、浮子、竖直挡板和底部挡板构成动能和势能的耦合系统,摆板的摆动与浮子的升沉运动相互耦合;本发明通过摆板与浮子的巧妙布局,使得摆板动能和浮子势能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耦合作用,也就是波浪的动能和波浪的势能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耦合作用。

    一种近岸反射式波浪聚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0755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91032.7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一种近岸反射式波浪聚能发电装置,属于波浪能发电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个点吸式发电装置发电功率低,转化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技术要点:包括聚能弧形墙、刚性臂连杆、浮子和液压发电系统;所述聚能弧形墙底部固定在海底,水面以上高度高于聚能后波面高度;浮子与聚能弧形墙内壁之间采用两套刚性臂连杆活动连接;每套刚性臂连杆包括两条平行的刚性臂,两条平行的刚性臂与聚能弧形墙、浮子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活动机构;两套液压发电系统分别与两套刚性臂连杆一一对应连接。本发明用于近岸发电,从根本上提高了发电功率,降低发电成本,设计简单、使用寿命长,易于模块化应用。

    一种基于多桩柱聚波的点吸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365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72366.3

    申请日:2018-08-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桩柱聚波的点吸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属于波浪能发电装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单个点吸式发电装置发电功率低,连杆结构承受弯矩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发电装置。支座上安装有发电单元和多个桩柱,多个桩柱布置在发电单元的周围;浮子通过球铰连接机构和刚性连杆连接在发电单元上;支座用于安装多个桩柱和发电单元,发电单元用于将浮子上下振荡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刚性连杆用于传递浮子上下振荡的机械能,球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浮子和刚性连杆,球铰连接机构允许浮子围绕球铰连接机构转动,浮子用于收集波浪能,多个桩柱用于将波浪能聚集在浮子所在位置,锚链用于固定整个发电装置在海域中的位置。本发明用于海上发电中。

    海上浮式结构物的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4361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429951.X

    申请日:2016-06-15

    Inventor: 何广华 张志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浮式结构物的防护装置,涉及海洋工程防护装备领域,所述海上浮式结构物的防护装置包括连接结构和至少三个浮筒;至少三个所述浮筒为中空的圆柱形;至少三个所述浮筒围绕海上浮式结构物均匀分布;至少三个所述浮筒内均装有压载物;至少三个所述浮筒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海上浮式结构物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能够调节至少三个所述浮筒与海上浮式结构物的距离。本申请的海上浮式结构物的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上浮式结构物的防护装备的实施难度大、成本高、移动性差的技术问题。

    深度可调的内孤立波作用力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59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14711.9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度可调的内孤立波作用力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所述测量系统包括实验水池、造波机构、消波机构、水下目标及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作用力传递部及支撑结构;第一测量部包括上连杆、第一测力计、第一下连杆和第二下连杆,第二下连杆的下端与水下目标固定连接于其质心处且第二下连杆的下端至上连杆的上端的距离可调;第二测量部包括前连杆、第二测力计及后连杆;作用力传递部包括连接部及虚接部,其中,虚接部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虚接通道,上连杆、第一下连杆、第二下连杆中的一个穿过虚接通道并与虚接部虚接。本申请提供的测量装置,能够对水下目标在不同深度所受的内孤立波作用力进行精确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