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截面管校弯校扭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80920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46167.3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一种异形截面管校弯校扭一体化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异形管类零件制造过程中,易出现弯曲成型半径不一致以及平面度较差的问题。它包括底板、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校扭上模及校弯压件,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相互平行设置且均固设在底板顶面,所述第一支座包括固定座及活动座,其中固定座的底端与底板固接且顶部开设有弧形通槽,活动座位于弧形通槽内且沿弧形通槽的内壁滑动设置,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通槽,且第一限位通槽两侧的活动座上分别固设有连接柱,所述校扭上模位于第一支座的上方且其顶端与压力机的压头固接,校扭上模与一个连接柱之间设置有连杆,且连杆与校扭上模之间以及连杆与连接柱之间均为转动连接。

    一种型材或棒材无模热弯曲成形随动弯转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256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98197.1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型材或棒材无模热弯曲成形随动弯转装置及使用方法,弯转装置包括安装座、旋转底座、弯转机构、上部调整机构、下部调整机构和夹持机构,旋转底座设置在安装座内,下部调整机构固定在旋转底座上,夹持机构夹持下部调整机构,弯转机构包括两组弯转模组件,每组弯转模组件均包括上弯转模、下弯转模和固定螺杆,每组固定螺杆依次穿过上部调整机构、相应组的上弯转模和相应组的下弯转模后与下部调整机构连接,两组弯转模组件之间形成弯转区,旋转上弯转模调整弯转区高度H,上、下部调整机构调整弯转区宽度B,夹持机构允许旋转底座转动及弯转机构随动。本发明在不更换模具情况下可实现不同形状不同规格型材或棒材弯曲成形。

    一种异形截面管校弯校扭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8092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446167.3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一种异形截面管校弯校扭一体化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异形管类零件制造过程中,易出现弯曲成型半径不一致以及平面度较差的问题。它包括底板、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校扭上模及校弯压件,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相互平行设置且均固设在底板顶面,所述第一支座包括固定座及活动座,其中固定座的底端与底板固接且顶部开设有弧形通槽,活动座位于弧形通槽内且沿弧形通槽的内壁滑动设置,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通槽,且第一限位通槽两侧的活动座上分别固设有连接柱,所述校扭上模位于第一支座的上方且其顶端与压力机的压头固接,校扭上模与一个连接柱之间设置有连杆,且连杆与校扭上模之间以及连杆与连接柱之间均为转动连接。

    日字管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003896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328804.7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字管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包括步骤S1、对板料的两端按相反方向弯折90°;S2、按模具形状将板料自弯折起点处依次竖直向上弯折、水平弯折和竖直向下弯折后,板料的端部弯折处接触未弯折板料的上表面,其中,板料竖直向下弯折形成内筋;S3、将板料的端部弯折处与接触的未弯折板料的上表面进行焊接;S4、将模具放置于未弯折板料上且模具紧贴在内筋上,按模具形状将板料依次竖直向上弯折和水平弯折后,板料的端部弯折处接触内筋;S5、调整板料位置,将板料的端部弯折处与内筋进行焊接,形成日字管;S6、移除模具。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出的管强度高、精度高。

    日字管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003896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28804.7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字管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包括步骤S1、对板料的两端按相反方向弯折90°;S2、按模具形状将板料自弯折起点处依次竖直向上弯折、水平弯折和竖直向下弯折后,板料的端部弯折处接触未弯折板料的上表面,其中,板料竖直向下弯折形成内筋;S3、将板料的端部弯折处与接触的未弯折板料的上表面进行焊接;S4、将模具放置于未弯折板料上且模具紧贴在内筋上,按模具形状将板料依次竖直向上弯折和水平弯折后,板料的端部弯折处接触内筋;S5、调整板料位置,将板料的端部弯折处与内筋进行焊接,形成日字管;S6、移除模具。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出的管强度高、精度高。

    一种用于矩形管材的绕弯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131859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02768.2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一种用于矩形管材的绕弯模具,属于管件弯曲成形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绕弯模具对矩形截面管材进行绕弯成形的过程中,易导致管材绕弯成形质量差的问题。内部填充模具包括呈矩形布置的四个直角楔块以及配合穿设在四个直角楔块之间的矩形楔块,所述矩形楔块上螺纹连接有丝杆,每个直角楔块上各穿装有一个定位杆,四个定位杆上远离直角楔块的一端部同时通过安装板固定,丝杆上远离矩形楔块的一端部转动穿设在安装板上。通过内部填充模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矩形管材绕弯成形时,由于管材所受到的夹持力过大导致的矩形管材截面失稳畸变现象,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相对滑移现象。

    一种用于校直高强钢管件的校直装置及校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3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382739.8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校直高强钢管件的校直装置及校直方法,属于零件加工成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钢管校直装置校直效率低下的问题。它包括上侧辊压模具、下侧辊压模具和底座支架,上侧辊压模具包括上侧支撑部和第一主校直轮,第一主校直轮两端与上侧支撑部转动连接,下侧辊压模具包括侧向推移装置、凹槽侧板、固定块和第二主校直轮,两个凹槽侧板对称设置且底部均与底座支架相连,每个凹槽侧板的中部及两侧均开设有凹槽,第二主校直轮两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固定块与凹槽侧板位于中部的凹槽滑动相连,侧向推移装置数量为两个,两个侧向推移装置分别设置在凹槽侧板的左右两侧。它主要用于高强钢管件的校直。

    一种用于校直高强钢管件的校直装置及校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3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82739.8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校直高强钢管件的校直装置及校直方法,属于零件加工成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钢管校直装置校直效率低下的问题。它包括上侧辊压模具、下侧辊压模具和底座支架,上侧辊压模具包括上侧支撑部和第一主校直轮,第一主校直轮两端与上侧支撑部转动连接,下侧辊压模具包括侧向推移装置、凹槽侧板、固定块和第二主校直轮,两个凹槽侧板对称设置且底部均与底座支架相连,每个凹槽侧板的中部及两侧均开设有凹槽,第二主校直轮两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固定块与凹槽侧板位于中部的凹槽滑动相连,侧向推移装置数量为两个,两个侧向推移装置分别设置在凹槽侧板的左右两侧。它主要用于高强钢管件的校直。

    一种型材或棒材无模热弯曲成形随动弯转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2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398197.1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型材或棒材无模热弯曲成形随动弯转装置及使用方法,弯转装置包括安装座、旋转底座、弯转机构、上部调整机构、下部调整机构和夹持机构,旋转底座设置在安装座内,下部调整机构固定在旋转底座上,夹持机构夹持下部调整机构,弯转机构包括两组弯转模组件,每组弯转模组件均包括上弯转模、下弯转模和固定螺杆,每组固定螺杆依次穿过上部调整机构、相应组的上弯转模和相应组的下弯转模后与下部调整机构连接,两组弯转模组件之间形成弯转区,旋转上弯转模调整弯转区高度H,上、下部调整机构调整弯转区宽度B,夹持机构允许旋转底座转动及弯转机构随动。本发明在不更换模具情况下可实现不同形状不同规格型材或棒材弯曲成形。

    一种矩形管钻孔模具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66468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327395.4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矩形管钻孔模具,属于模具制造领域。解决了现有钻孔模具中存在的孔径单一、角度单一的问题。它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中心开设有贯穿两端的中空矩形型腔,所述模具本体的四个面上均开设有贯穿至中空矩形型腔的一排引导孔,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贯穿至中空矩形型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模具本体的两端,并位于相邻两排引导孔之间,四个面上开设的四排引导孔具有四种不同的孔径,引导孔的中心轴线与中空矩形型腔的短边存在多种夹角。它主要用于矩形管喷水孔的加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