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383590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114043.2

    申请日:2014-03-25

    Abstract: 模块化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推力器,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推力器结构复杂,成本昂贵,推力器尺寸不能针对不同的磁场位形调节,推力器限制磁场位形变化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螺栓连接板、多个模块化永磁铁、多个连接铝环、多个调节连接铝环、多个定位铝环、多个环形散热锥、多个导磁环、多个配合环、阳极通气器、陶瓷套筒、散热器、定位传热筒、支撑板、陶瓷盖板和阳极定位板;所述散热器从轴筒处向外辐射出多个散热支板;所述陶瓷套筒12为圆筒形腔体;模块化永磁铁为圆环形结构,多个模块化永磁铁沿连接铝环的轴向同轴叠加,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螺栓连接板;每相邻的两个模块化永磁铁4的充磁方向相反。本发明用于推力器中。

    环形永磁铁装配机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36031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74715.1

    申请日:2014-03-03

    Abstract: 环形永磁铁装配机构,涉及一种机械装配机构。它为了解决环形永磁铁反向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偏心问题。本发明的正八边形螺纹套筒、正八边形通孔套筒和两组防松螺母均套在中心长螺柱上,螺纹套筒组合的四个肋条与通孔套筒组合的四个肋条穿插分布,正八边形通孔套筒位于两组防松螺母之间。本发明利用中心长螺柱传动的步进作用,克服永磁铁组合在反向装配过程中所受的斥力,将永磁铁组合靠近,利用中心长螺柱、肋条和金属纽扣的支撑作用,能够大幅度避免反向永磁铁组合在装配过程中的偏心现象。本发明适用于环形永磁铁的装配。

    一种磁场位形可调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3410694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378985.7

    申请日:2013-08-27

    Abstract: 一种磁场位形可调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涉及一种离子体推力器;为了解决现有推力器的磁场位形无法变化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外壳的前端为圆桶形结构,其后端为圆桶形结构沿轴向经线切割后得到的肋板阵列结构,顶部螺栓连接板套在外壳前端外侧,底部导磁板嵌入在外壳后端内部,外壳后端的肋条分别穿过所述底部螺栓连接板上的肋条通孔,多组永磁铁模块沿外壳的轴向紧密排列、位于外壳前端圆桶形结构的桶底和底部导磁板之间,底部螺栓连接板通过螺栓与顶部螺栓连接板固定连接,用于夹固多组永磁铁模块,配合陶瓷套筒嵌入在由多组永磁铁模块形成的腔体内;本发明主要应用在航天领域。

    一种具有通道磁场引导结构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3334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93206.8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一种具有通道磁场引导结构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它涉及一种电推力器,以解决现有推力器的磁场位形和磁镜尖端位置不能根据放电通道截面的变化做到方便可调,磁镜尖端处的磁分界面角度不易调节,以及进行变截面实验的钐钴永磁铁材料加工周期长、价格昂贵的问题,它包括陶瓷套筒、发动机外壳和四块永磁铁,永磁铁为圆环形永磁铁,四块永磁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四块永磁铁的中部布置有陶瓷套筒,陶瓷套筒的大直径端口朝上,四块永磁铁通过发动机壳体卡装在一起,它还包括五个导磁环和五个不导磁的配合环;五个导磁环分别是第一导磁环、第二导磁环、第三导磁环、第四导磁环和第五导磁环。本发明应用在航天领域。

    多级尖端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分段陶瓷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377529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75274.7

    申请日:2014-03-04

    Abstract: 多级尖端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分段陶瓷通道,涉及等离子推进领域。它是为了解决多级尖端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出口区羽流震荡,羽流发散角较大,陶瓷通道壁面温度过高,电离率较的问题。本发明陶瓷通道前段为挡板式结构,减小电子对推力器前端面腐蚀,同时与出口永磁铁构成磁回路,具有一定屏蔽作用,减小出口羽流区的磁场强度,电子更容易进入通道进行电离,电势降集中在出口磁分界面,减小羽流发散角;中段氮化硼陶瓷具有较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电子温度较高,电离率较高;近阳极区后段隔热陶瓷减少了通道对阳极热量吸收,阳极热量通过阳极底面导热散出,减少了对永磁铁的散热,避免永磁铁因温度过高而退磁。本发明适用于等离子推进领域。

    一种具有通道磁场引导结构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3334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93206.8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一种具有通道磁场引导结构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它涉及一种电推力器,以解决现有推力器的磁场位形和磁镜尖端位置不能根据放电通道截面的变化做到方便可调,磁镜尖端处的磁分界面角度不易调节,以及进行变截面实验的钐钴永磁铁材料加工周期长、价格昂贵的问题,它包括陶瓷套筒、发动机外壳和四块永磁铁,永磁铁为圆环形永磁铁,四块永磁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四块永磁铁的中部布置有陶瓷套筒,陶瓷套筒的大直径端口朝上,四块永磁铁通过发动机壳体卡装在一起,它还包括五个导磁环和五个不导磁的配合环;五个导磁环分别是第一导磁环、第二导磁环、第三导磁环、第四导磁环和第五导磁环。本发明应用在航天领域。

    环形永磁铁装配机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3603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074715.1

    申请日:2014-03-03

    Abstract: 环形永磁铁装配机构,涉及一种机械装配机构。它为了解决环形永磁铁反向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偏心问题。本发明的正八边形螺纹套筒、正八边形通孔套筒和两组防松螺母均套在中心长螺柱上,螺纹套筒组合的四个肋条与通孔套筒组合的四个肋条穿插分布,正八边形通孔套筒位于两组防松螺母之间。本发明利用中心长螺柱传动的步进作用,克服永磁铁组合在反向装配过程中所受的斥力,将永磁铁组合靠近,利用中心长螺柱、肋条和金属纽扣的支撑作用,能够大幅度避免反向永磁铁组合在装配过程中的偏心现象。本发明适用于环形永磁铁的装配。

    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动器的变截面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3835905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074742.9

    申请日:2014-03-03

    Abstract: 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动器的变截面通道,本发明属于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动器的变截面通道。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动器直通道壁面容易出现气体工质逸漏的问题。等离子体推动器的陶瓷通道内侧壁沿陶瓷通道的轴向方向嵌固有n个圆环形的凸台,n个凸台的内侧壁均为圆柱面,或n个凸台的轴向截面的内侧壁均呈拱形,其中n为正整数,本发明通过在通道内部增加凸台来改变截面,使等离子体推动器的陶瓷直通道壁面呈现出变截面的形式,这就使得气体工质在壁面处能够充分电离,防止壁面气体逸漏,从而消除出口可能存在的二次羽流。本方发明适用于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动器中。

    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用辐射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9079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074568.8

    申请日:2014-03-03

    Abstract: 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用辐射散热装置,它涉及一种辐射散热装置,以解决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温度较高,以及出口处的高温和陶瓷内壁由于粒子的碰撞引起的磁分界面处高温,这些造成推力器通道内壁和阳极受热短时间内急剧增强,这些热量传导严重影响了永磁铁的磁性,以及推力器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它包括散热圆筒、散热板、两个散热锥筒和两个散热器,推力器壳体布置在两个散热锥筒之间,推力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套装有一个所述散热器,推力器壳体上套装有散热板,散热板位于两个散热器之间,散热圆筒的封闭端与推力器壳体固接。本发明用于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多级尖端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分段陶瓷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377529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075274.7

    申请日:2014-03-04

    Abstract: 多级尖端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分段陶瓷通道,涉及等离子推进领域。它是为了解决多级尖端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出口区羽流震荡,羽流发散角较大,陶瓷通道壁面温度过高,电离率较的问题。本发明陶瓷通道前段为挡板式结构,减小电子对推力器前端面腐蚀,同时与出口永磁铁构成磁回路,具有一定屏蔽作用,减小出口羽流区的磁场强度,电子更容易进入通道进行电离,电势降集中在出口磁分界面,减小羽流发散角;中段氮化硼陶瓷具有较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电子温度较高,电离率较高;近阳极区后段隔热陶瓷减少了通道对阳极热量吸收,阳极热量通过阳极底面导热散出,减少了对永磁铁的散热,避免永磁铁因温度过高而退磁。本发明适用于等离子推进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