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6565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29916.X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防护材料的性能试验综合系统,属于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热防护材料性能试验装置结构复杂且无法集中测试材料的各项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热防护材料的性能试验综合系统包括高真空性能试验系统、热震性能试验系统、高温性能试验系统、低温性能试验系统、第一称重装置和第一试样移动装置;高温性能试验系统和低温性能试验系统均设于第一试验平台上;第一称重装置设于第一试样移动装置的下方且两者连接,第一试样移动装置能够带动第一称重装置在高温试验系统和低温试验系统之间移动。本发明能够集中实现热防护材料在真空环境下和有氧环境下的热震性能试验以及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22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31671.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测不同真空度环境下气流流场结构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由光源、准直镜、压力变送器、气体喷管、真空室、聚焦透镜、刀口、镜头、高反高透镜、第一CCD相机、第二CCD相机和全反镜、聚焦凸柱透镜、准直凸柱透镜、平凹透镜、激光器、真空泵、气体喷管和真空泵构成。本发明利用纹影法及丙酮PLIF同时对不同真空度环境下气流流场结构进行观测,通过同一时刻两种观测方式获得信息的对比矫正进而获得真实的气流流场结构。本发明为提高高空及太空中激光点火成功几率和可靠性,专注于观测不同真空度下的气流流场结构,发明中的装置及方法所获得的气流流场结构信息能够有效的帮助不同环境下发动机的激光点火方案选择最佳点火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248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924975.8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防护材料用高温装置的高温性能试验方法,属于热防护材料高温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管型感应加热线圈加热试样时,由于装置高温性能差导致试样加热不均匀以及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高温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试验前,将试样进行预处理;S2、试样预处理后,称重后并计算每个试样的平均重量,并计算称重天平的称重精度;S3、计算最大加热速度;S4、计算控温精度δ,并根据结果评估温度范围和控温精度。本发了高温性能试验系统的将热防护材料在静态空气中加热到2200℃的高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4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23878.7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防护材料的高温性能试验系统,属于热防护材料高温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管型感应加热线圈加热试样时,存在测试装置结构复杂、对片状或柱状热防护材料试样加热不均匀以及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热防护材料的高温性能试验系统包括光学高温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该光学高温加热装置包括结构和组成均相同的第一光学加热组件和第二光学加热组件,第一光学加热组件和第二光学加热组件关于热防护材料试样对称设置;光学高温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大于等于5kW;光学高温加热装置能够将热防护材料加热至600℃‑2200℃。本发明实现了对热防护材料的均匀性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711601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97477.9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06B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6B1/06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率超声振动加工换能器及其工作模式,其包括工具头、筒夹、变幅杆、压电陶瓷和预紧螺丝组件,变幅杆的前端部设有弹力夹头,工具头插入弹力夹头,筒夹套设在弹力夹头上并使弹力夹头将工具头夹紧;压电陶瓷通过预紧螺丝组件设置在变幅杆的尾端面;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巧妙,通过合理设定变幅杆和压电陶瓷的长度以及变幅杆的结构形状,使得工具头在双频率下能稳定高效的工作,只需要在驱动器程序软件上进行相应的参数设定,便可以根据不同加工需求来选择低频或高频率的工作模式,从而实现使用合适的频率来进行材料加工,使工作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有效保证加工效果,提升产品质量,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4816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924975.8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防护材料用高温装置的的高温性能试验方法,属于热防护材料高温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管型感应加热线圈加热试样时,由于装置高温性能差导致试样加热不均匀以及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高温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试验前,将试样进行预处理;S2、试样预处理后,称重后并计算每个试样的平均重量,并计算称重天平的称重精度;S3、计算最大加热速度;S4、计算控温精度δ,并根据结果评估温度范围和控温精度。本发了高温性能试验系统的将热防护材料在静态空气中加热到2200℃的高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20328.0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防护材料高真空性能测试系统,属于热防护材料性能试验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高真空加热装置进行高真空性能试验时,采用夹持方式加热致使试样加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测试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高真空加热装置和抽真空机组;抽真空机组能够将高真空加热装置抽真空至真空度≤6.7×10‑6Pa;高真空加热装置内设有等温加热区,热防护材料试样通过试样托架置于等温加热区内。本发明实现了热防护材料进行高真空性能测试时的均匀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21481.5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防护材料的热震性能测试系统,属于热防护材料性能试验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热震装置进行热震性能试验时,采用夹持方式加热致使试样加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测试系统包括热震装置和测温装置;热震装置包括卧式加热炉;卧式加热炉内设有中空的管式石墨加热体;管式石墨加热体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外表面贴合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石墨套管和第二石墨套管,管式石墨加热体外表面的中间部分处对应的内部空腔区域为等温加热区;热防护材料试样通过试样托架置于等温加热区内;测温装置设于热震装置外,用于测量等温加热区内热防护材料的实时温度。本发明实现了热防护材料进行热震性能测试系统时的均匀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23611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22275.5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防护材料的低温性能试验系统,属于热防护材料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低温测试装置制冷成本高以及制冷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低温性能试验系统包括炉体、低温容器和制冷机;低温容器和制冷机均设于炉体内;制冷机与低温容器连通并能够对低温容器进行制冷;低温容器内设有隔离套筒和导热套筒,隔离套筒设于导热套筒的上方,隔离套筒的顶端与炉体接触,隔离套筒的底端嵌在导热套筒顶面设置的环状凹槽内,隔离套筒与导热套筒相连通且两者同轴线设置;导热套筒内部的区域构成试样腔体;导热套筒上设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用于对试样腔体加热。本发明能够实现热防护材料试样的稳定、低成本制冷。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224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331671.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测不同真空度环境下气流流场结构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由光源、准直镜、压力变送器、气体喷管、真空室、聚焦透镜、刀口、镜头、高反高透镜、第一CCD相机、第二CCD相机和全反镜、聚焦凸柱透镜、准直凸柱透镜、平凹透镜、激光器、真空泵、气体喷管和真空泵构成。本发明利用纹影法及丙酮PLIF同时对不同真空度环境下气流流场结构进行观测,通过同一时刻两种观测方式获得信息的对比矫正进而获得真实的气流流场结构。本发明为提高高空及太空中激光点火成功几率和可靠性,专注于观测不同真空度下的气流流场结构,发明中的装置及方法所获得的气流流场结构信息能够有效的帮助不同环境下发动机的激光点火方案选择最佳点火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