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AOA连续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086061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593502.1

    申请日:2010-12-17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AOA连续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它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存在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低,运行能耗大,以及碳源投加量大的问题。工艺:一、初沉池出水分别进入厌氧池和好氧池,同时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始端,形成泥水混合液;二、泥水混合液按推流方式由厌氧池进入好氧池,然后进入缺氧池,最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排水,即完成。本发明工艺由厌氧-好氧-缺氧串联而成,原进水分两部分进入厌氧和好氧池,使聚磷菌利用原进水中的碳源积累大量的胞内聚合物,使得后续的缺氧池中可实现外源反硝化和内碳源反硝化除磷,提高了同步脱氮除磷效率。本工艺无消化液回流单元,运行能耗较传统工艺低,节省碳源投加量。

    实时控制分段投加亚硝酸盐进行反硝化除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0378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563964.9

    申请日:2010-11-29

    Abstract: 实时控制分段投加亚硝酸盐进行反硝化除磷的方法,它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SBR工艺中采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的时候,过高的亚硝酸盐会产生抑制作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通过取厌氧末端的污泥进行序批实验确定抑制阈值,并选定该浓度为投加浓度,缺氧吸磷的电子受体亚硝酸盐是分次投加的,pH出现由升高到降低的拐点时投加亚硝酸盐,并调整体系pH值;同时在线监测ORP,当ORP出现快速下降的点时要及时停止反应。本发明方法消除了由于亚硝酸盐浓度过高导致的吸磷抑制,并实时监测确定亚硝酸盐的最佳投加时间点和最终的反应结束点,从而使得采用亚硝酸盐进行的缺氧吸磷过程可以最优化进行。

    基于颗粒-絮体共存的生物除磷系统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252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48268.4

    申请日:2015-03-31

    Inventor: 彭永臻 王然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8

    Abstract: 基于颗粒-絮体共存的生物除磷系统构建方法,它涉及一种生物除磷系统构建方法。本发明的是为了解决絮状活性污泥不易沉降、颗粒污泥稳定性差,颗粒污泥的培养条件要求严苛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接种二沉池污泥,加入以丙酸钠为碳源的合成污水,厌氧搅拌,好氧反应,沉降,排水,即完成。本发明方法培养出来的生物除磷颗粒-絮体污泥系统在6个月的运行时间里均能保持颗粒-絮体的动态稳定,系统具有良好的除磷能力和污泥沉降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颗粒-絮体共存的生物除磷系统构建方法,运行50天后颗粒占总污泥量的比例在47%-67%,污泥沉降指数在35-56mL/g,COD的去除率在90%以上,PO43--P的去除率在95%以上。本发明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

    实时控制分段投加亚硝酸盐进行反硝化除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037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63964.9

    申请日:2010-11-29

    Abstract: 实时控制分段投加亚硝酸盐进行反硝化除磷的方法,它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SBR工艺中采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的时候,过高的亚硝酸盐会产生抑制作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通过取厌氧末端的污泥进行序批实验确定抑制阈值,并选定该浓度为投加浓度,缺氧吸磷的电子受体亚硝酸盐是分次投加的,pH出现由升高到降低的拐点时投加亚硝酸盐,并调整体系pH值;同时在线监测ORP,当ORP出现快速下降的点时要及时停止反应。本发明方法消除了由于亚硝酸盐浓度过高导致的吸磷抑制,并实时监测确定亚硝酸盐的最佳投加时间点和最终的反应结束点,从而使得采用亚硝酸盐进行的缺氧吸磷过程可以最优化进行。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AOA连续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086061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593502.1

    申请日:2010-12-17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AOA连续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它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存在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低,运行能耗大,以及碳源投加量大的问题。工艺:一、初沉池出水分别进入厌氧池和好氧池,同时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始端,形成泥水混合液;二、泥水混合液按推流方式由厌氧池进入好氧池,然后进入缺氧池,最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排水,即完成。本发明工艺由厌氧-好氧-缺氧串联而成,原进水分两部分进入厌氧和好氧池,使聚磷菌利用原进水中的碳源积累大量的胞内聚合物,使得后续的缺氧池中可实现外源反硝化和内碳源反硝化除磷,提高了同步脱氮除磷效率。本工艺无消化液回流单元,运行能耗较传统工艺低,节省碳源投加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