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7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9875.7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3/24
Abstract: 用于监测空心阴极节流孔内自伴磁场的磁探针,解决了现有线圈和传感器无法探测节流孔内部自伴生磁场的问题,属于航天电推进领域。本发明包括线圈、骨架和保护层;线圈缠绕在骨架上,保护层包裹在骨架和线圈的外表面,线圈接线端伸出,且在伸出口处做电磁屏蔽;线圈的匝数N根据磁探针需要探测到的电动势ε确定:#imgabs0#骨架采用耐热且硬度大的绝缘材料;保护层采用隔热、透波和防静电干扰的材料;磁探针的尺寸为毫米量级。本发明采用小直径的多线圈磁探针,使得磁探针的整体尺寸限制在了毫米量级,来实现对电推进电推进空心阴极孔区自伴生磁场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42322.6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3H1/00
Abstract: 抑制电推进空心阴极放电振荡的阴极外部电子补偿方法,属于航天电推进空心阴极特性的设计领域。本发明空心阴极的节流孔板、触持极板和支撑筒之间分离且紧配合;本发明方法包括:S1、对空心阴极进行放电实验,放电过程中测量振荡和离子能量分布,得到空心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振荡幅值分布曲线及离子能量分布曲线;S2、更换节流孔板、触持极板的材料,所述材料为发射体材料,重复S1,得到不同材料节流孔板、触持极板对应的振荡幅值分布曲线及离子能量分布曲线;S3、根据得到的振荡幅值分布曲线及离子能量分布曲线,选择合适的材料的节流孔板、触持极板来抑制放电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61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767144.X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L31/0216 , H01L31/052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红外光谱反射纳米复合膜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太阳能电池降温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太阳能电池降温方法效率低或需额外增加机械组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红外光谱反射纳米复合膜层,由至少两种不同折射率且不同厚度的H膜层和L膜层交替叠加2~14层构成,所述H膜层的折射率为2.2~2.8,所述L膜层的折射率为1.4~1.5。本发明通过合理地选择膜层材料、膜层层数和膜层厚度制备的纳米复合膜层,对红外光谱的反射率达到70~85%,能够反射掉太阳光谱中被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热能而非电能的红外低能光子,能够降低太阳能电池温度,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及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87565.1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29/08
Abstract: 测量电推进电磁辐射信号的微波探针,解决了现有探针无法对电推进系统的微观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进行测量的问题,属于航天电推进领域。本发明的微波探针包括天线、保护层、参考电极和SMA接头;保护层设置在天线的外表面,天线的连接端穿过参考电极与SMA接头连接,参考电极设置在保护层一端,用于静电屏蔽;天线的长度为:#imgabs0#c为光速,fmax为天线所测频率上限,λs为波长缩短率。本发明应用于电推进系统的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等离子体的干扰,可以准确测量电推进系统中推力器和空心阴极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本发明在电磁辐射信号的极化方向上可以采用组合微波探针,测定极化方向和其随不稳定频移的变化,从而实现了极化方向的实时监视。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8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087565.1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29/08
Abstract: 测量电推进电磁辐射信号的微波探针,解决了现有探针无法对电推进系统的微观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进行测量的问题,属于航天电推进领域。本发明的微波探针包括天线、保护层、参考电极和SMA接头;保护层设置在天线的外表面,天线的连接端穿过参考电极与SMA接头连接,参考电极设置在保护层一端,用于静电屏蔽;天线的长度为:#imgabs0#c为光速,fmax为天线所测频率上限,λs为波长缩短率。本发明应用于电推进系统的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等离子体的干扰,可以准确测量电推进系统中推力器和空心阴极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本发明在电磁辐射信号的极化方向上可以采用组合微波探针,测定极化方向和其随不稳定频移的变化,从而实现了极化方向的实时监视。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089875.7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3/24
Abstract: 用于监测空心阴极节流孔内自伴磁场的磁探针,解决了现有线圈和传感器无法探测节流孔内部自伴生磁场的问题,属于航天电推进领域。本发明包括线圈、骨架和保护层;线圈缠绕在骨架上,保护层包裹在骨架和线圈的外表面,线圈接线端伸出,且在伸出口处做电磁屏蔽;线圈的匝数N根据磁探针需要探测到的电动势ε确定:#imgabs0#骨架采用耐热且硬度大的绝缘材料;保护层采用隔热、透波和防静电干扰的材料;磁探针的尺寸为毫米量级。本发明采用小直径的多线圈磁探针,使得磁探针的整体尺寸限制在了毫米量级,来实现对电推进电推进空心阴极孔区自伴生磁场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6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767144.X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L31/0216 , H01L31/052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红外光谱反射纳米复合膜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太阳能电池降温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太阳能电池降温方法效率低或需额外增加机械组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红外光谱反射纳米复合膜层,由至少两种不同折射率且不同厚度的H膜层和L膜层交替叠加2~14层构成,所述H膜层的折射率为2.2~2.8,所述L膜层的折射率为1.4~1.5。本发明通过合理地选择膜层材料、膜层层数和膜层厚度制备的纳米复合膜层,对红外光谱的反射率达到70~85%,能够反射掉太阳光谱中被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热能而非电能的红外低能光子,能够降低太阳能电池温度,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及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0014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096846.9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电推进空心阴极实验的阳极极板位置确定方法,解决了如何提高空心阴极寿命测试准确性的问题,属于空心阴极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复现空心阴极羽流区内的电势阶跃区,确定生成电势阶跃区所需要的固有距离,该固有距离指电势阶跃区与空心阴极的距离;根据空心阴极与阳极极板的间距大于生成电势阶跃区所需要的固有距离,确定阳极极板与空心阴极之间的距离,进而得到阳极极板位置。本发明利用羽流区存在的台阶区的影响,在阴极实验中复现出台阶区,以更加逼近阴极的实际寿命,从而确定阳极板位置,提高测试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00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096846.9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电推进空心阴极实验的阳极极板位置确定方法,解决了如何提高空心阴极寿命测试准确性的问题,属于空心阴极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复现空心阴极羽流区内的电势阶跃区,确定生成电势阶跃区所需要的固有距离,该固有距离指电势阶跃区与空心阴极的距离;根据空心阴极与阳极极板的间距大于生成电势阶跃区所需要的固有距离,确定阳极极板与空心阴极之间的距离,进而得到阳极极板位置。本发明利用羽流区存在的台阶区的影响,在阴极实验中复现出台阶区,以更加逼近阴极的实际寿命,从而确定阳极板位置,提高测试准确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