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54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68360.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锂/钠离子电池的低温电解液;本发明电解液包括溶剂、锚定剂、电解质盐和添加剂;溶剂为碳酸丙烯酯和线状磷酸酯。锚定剂为具有氢键的氟代硫脲。锚定剂可以通过氢键与溶剂发生相互作用,减弱溶剂与锂/钠离子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快锂/钠离子的脱溶剂化作用,提高电解液在室温下以及低温下的传输动力学。用本发明电解液所制备的锂/钠离子电池,可在‑40℃低温下使用,具有高的比容量和稳定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0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24026.X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42 , H01M10/052 , D04H1/728 , D04H1/4382 , D04H1/4209 , D04H1/4326 , D04H1/4374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梯度纤维结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技术领域。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梯度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纤维膜,其中正极侧选用匹配高压正极材料的耐高压聚合物纤维层,中间层选用具有高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的无机纳米纤维层,负极侧选用与负极材料界面兼容性好的聚合物纤维层。通过引入液态电解质,形成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该梯度纤维结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兼具高离子电导率、优异的机械强度、高安全性、良好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兼容性,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9196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61000.X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48 , H01M4/38 , H01M10/0562 , H01M4/134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铬氧化物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材料为:核壳结构铬氧化物正极的化学式为MxCr8‑xO21‑@LLZAO,包括掺杂型MxCr8‑xO21为内核和石榴石电解质LLZAO包覆层为壳,其中M为Zn、Mg、Ca等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0≤x≤1。本发明通过引入与Cr3+离子半径相近的金属元素替代Cr8O21正极材料中最低价态的Cr3+,不破坏Cr8O21结构并提升其放电容量,同时引入LLZAO石榴石电解质包覆层,一方面在循环过程中提升了Li+的传输效率,另一方面LLZAO作为包覆层,存在良好的机械强度,在循环中抑制正极颗粒的体积膨胀,保护了铬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结构。该核壳结构改性策略使铬氧化物正极材料具备高的放电比容量、出色的倍率性能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20033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209455.2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氟化铜/聚合物双包覆铬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所述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包覆在内核上的内包覆层,以及包覆在内包覆层上的外包覆层;所述内核为铬氧化物,所述内包覆层为氟化铜包覆层,所述外包覆层为聚合物和高导电性材料的混合包覆层。本发明采用化学沉淀法在铬氧化物表面引入具有高电压窗口和高放电容量的氟化铜包覆层,并在材料外表面构建了一层导电材料和聚合物的混合包覆层,该双包覆层隔绝了铬氧化物与电解液之间的自放电现象,提高了材料的放电平台,原位聚合构建的聚合物层使得材料具备优异的离子和电子传输特性,有效的提高了铬氧化物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和贮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8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168358.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C3/12 , H01M4/58 , H01M4/1397
Abstract: 一种合成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油‑冰半固相共沉淀工艺,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工艺为:将有机金属盐完全溶解于密度大于水的油系有机溶剂中;将金属氰酸盐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冷冻成若干个冰块;其中,有机金属盐的物质的量与金属氰酸盐的物质的量相同;将若干个冰块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多次加到油系溶液中,待二者完全反应;产物保存一段时间后,使用一定质量分数且溶于水的有机溶液洗涤后离心,并真空干燥,得到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由于采用低水环境的油‑冰共沉淀合成法制备,有利于减少材料结晶水含量。相较于其他合成工艺,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缺陷极少,颗粒均匀,分散极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68358.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C3/12 , H01M4/58 , H01M4/1397
Abstract: 一种合成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油‑冰半固相共沉淀工艺,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工艺为:将有机金属盐完全溶解于密度大于水的油系有机溶剂中;将金属氰酸盐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冷冻成若干个冰块;其中,有机金属盐的物质的量与金属氰酸盐的物质的量相同;将若干个冰块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多次加到油系溶液中,待二者完全反应;产物保存一段时间后,使用一定质量分数且溶于水的有机溶液洗涤后离心,并真空干燥,得到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由于采用低水环境的油‑冰共沉淀合成法制备,有利于减少材料结晶水含量。相较于其他合成工艺,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缺陷极少,颗粒均匀,分散极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69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9375.0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8/00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具有新型孔壁结构的多孔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多孔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多孔碳化硅陶瓷力学性能低、比表面积低的技术问题。该多孔碳化硅陶瓷由碳化硅粉体、烧结助剂、去离子水、分散剂、粘结剂和消泡剂制备;方法:一、制备浆料;二、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生坯;三、制备预氧化多孔碳化硅陶瓷坯体;四、制备钡长石原位结合的多孔碳化硅陶瓷;五、高温热处理。本发明制备的多孔陶瓷孔隙率可达20vol%-82vol%,孔径为0.1-300μm;气孔率为48v0l%时,抗弯强度可达63MPa;孔壁中原位生成长棒状碳化硅晶粒。本发明用于制备具有新型孔壁结构的多孔碳化硅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0330425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33416.3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8/00
Abstract: 一种SiO2气凝胶/多孔Si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多孔Si3N4微米级孔隙难以用于隔热领域和纯SiO2气凝胶强度太低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浆料;二、制备多孔陶瓷生坯;三、制备多孔Si3N4;四、制备SiO2溶胶;五、得到SiO2气凝胶/多孔Si3N4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抗压强度为5~50MPa,常温下的导热系数为0.03~0.08w/(m·K),介电常数1.40~1.80,介电损耗正切角0.1~3×10-2,密度0.38~0.8g/cm3,平均孔径8~30nm。本发明用于制备SiO2气凝胶/多孔Si3N4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304252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233416.3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8/00
Abstract: 一种SiO2气凝胶/多孔Si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多孔Si3N4微米级孔隙难以用于隔热领域和纯SiO2气凝胶强度太低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浆料;二、制备多孔陶瓷生坯;三、制备多孔Si3N4;四、制备SiO2溶胶;五、得到SiO2气凝胶/多孔Si3N4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抗压强度为5~50MPa,常温下的导热系数为0.03~0.08w/(m·K),介电常数1.40~1.80,介电损耗正切角0.1~3×10-2,密度0.38~0.8g/cm3,平均孔径8~30nm。本发明用于制备SiO2气凝胶/多孔Si3N4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697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17999.0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4 , C04B35/14 , C04B35/624
Abstract: 一种隔热透波SiO2-Si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超临界干燥法难以制备大尺寸材料和冷冻干燥法由于冰晶的生长而形成较多微米级孔洞的技术问题。方法为:一、制备水解的正硅酸乙酯;二、制备含有体积分数为1%~30%的Si3N4粉体的凝胶复合体;三、制备老化后的凝胶复合体;四、制备溶剂置换处理的凝胶复合体;五、制备隔热透波SiO2-Si3N4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SiO2-Si3N4复合材料孔隙率为60~86%、平均孔径为6~20nm,介电常数<2,介电损耗较低,常温下的导热系数最低值可达0.02w/m·K,具有良好的隔热透波性能,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