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1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90494.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7D233/68 , C08G59/14 , C08G59/50 , C08J11/16 , C08L6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阳离子‑π作用可降解韧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氧树脂由含酯基的多臂硫醇、含不饱和双键与阳离子‑π作用的离子液体与环氧树脂构成。本发明通过光‑热双重固化过程可以将含酯基的多臂硫醇、不饱和双键的离子液体与环氧树脂结合,构建具有高韧性的可降解环氧树脂体系,整个方法绿色、简单、易操作。含阳离子‑π作用的环氧树脂受外界刺激时的能量耗散能力显著提高,均匀分散在网络中的阳离子‑π作用位点在反复加载‑卸载循环下再刚度和韧性的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结构中的酯基使合成的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咪唑中的氢原子可与酯基形成分子间氢键,加速树脂的降解过程,实现在胺/碱性条件下的快速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1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71261.8
申请日:2023-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J9/02 , C09J163/02 , C09J163/00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异种界面粘接的双组分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黏剂领域。所述导电银胶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包括环氧树脂10~20份、稀释剂1~5份、E‑RUPy‑CNO0.5~4份、偶联剂0.1~3份、分散剂0.2~2份、银粉60~90份;所述组分B为固化剂1~5份。本发明通过化学及物理交联两种方式,将橡胶组分及可牺牲的铁羟基引入环氧交联网络中,实现了传统环氧树脂动态交联网络的构建。橡胶组分的引入使得制得导电胶粘剂的树脂基体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拉伸性,可牺牲键构建的动态交联网络则可使得其具有很好的回复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02987.6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的相分离结构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如下:一、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和锂盐在室温条件下搅拌溶解,形成透明均匀的预聚液A;二、将PVDF、锂盐和溶剂搅拌溶解,形成透明均匀的溶液B;三、将预聚液A与溶液B混合均匀,超声消泡后转移至模具中,在真空烘箱中烘干固化,即得到具有改善的相分离结构的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通过环氧基团和氨基的开环聚合反应,将无定形的长柔性链段的聚醚胺结合进聚合物分子体系,所得到的聚合物网络体系具有高柔性、低结晶度、与锂盐亲和性高的优点。以此种聚合物体系为桥梁解决了PVDF基固态电解质的相分离问题,从而制备得到了具有均相结构的PVDF基聚合物电解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955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02990.8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柔性的环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两步法完成环氧弹性体的合成。本发明通过环氧体系的水解和金属离子配位,实现了环氧体系中从稳定的化学交联到灵活的物理交联的转变,通过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之间的转化,将可逆的金属离子‑羧基动态配位引入到交联的环氧网络中,以实现在传统环氧树脂中构建动态交联网络,动态交联网络和长柔性链段赋予了环氧体系优异的可拉伸性能。此外,长柔性链段的引入增加了环氧体系中分子链的自由体积,降低了环氧体系的Tg,并将传统的脆性环氧体系转化为柔性环氧体系,为柔性环氧树脂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02992.7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G59/24 , C08G59/50 , C08K5/435 , H01M10/0565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非晶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所述电解质由基于环氧树脂的非晶型聚合物电解质、金属有机框架、无机固态电解质粉末构成。本发明在复合电解质的制备过程中,引入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通过不饱和金属配位点,锚定锂盐阴离子,从而提高复合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此外,引入的无机固态电解质粉末,进一步提升了复合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使得其能够满足室温和一定倍率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要求。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具有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前景,对于聚合物基固态电池的开发具有启发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