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7490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763489.8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6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用纳滤膜清洗剂及清洗方法。所述复合清洗剂由EDTA、焦磷酸钠、SDS和水配制而成。清洗方法分为两步,首先用本发明的复合试剂进行清洗,然后再用稀盐酸溶液进行酸洗。采用本发明的复合化学清洗试剂对处理聚驱采油废水中受污染的纳滤膜进行化学清洗,结果表明清洗后纳滤膜的通量恢复率可达99%以上,且恢复的通量能够较长时间地得以保持。此外,进一步采用多种测试和表征手段对经过该清洗过程的纳滤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清洗试剂并未对纳滤膜的其他性能造成破坏,清洗后纳滤膜的脱盐率、亲水性、微观形貌以及红外光谱均与新膜相差无几,充分说明该清洗方案有效实现了受污染纳滤膜的“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34530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892897.2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氯性强且抗污染的聚酯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丝氨醇为水相反应单体,同时将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水相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和酰化催化剂,通过丝氨醇与多元酰氯在多孔支撑层上的界面聚合反应制备新型聚酯酰胺复合纳滤膜。本发明通过丝氨醇与多元酰氯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于多孔支撑层上进行界面聚合反应,从而获得一种新型的聚酯酰胺复合纳滤膜,该纳滤膜具有耐氯性好、亲水性强、抗污染能力强和溶质截留能力强的特点,且制备工艺简便温和,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345308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92897.2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7/0006 , B01D69/02 , B01D69/10 , B01D69/125 , B01D7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氯性强且抗污染的聚酯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丝氨醇为水相反应单体,同时将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水相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和酰化催化剂,通过丝氨醇与多元酰氯在多孔支撑层上的界面聚合反应制备新型聚酯酰胺复合纳滤膜。本发明通过丝氨醇与多元酰氯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于多孔支撑层上进行界面聚合反应,从而获得一种新型的聚酯酰胺复合纳滤膜,该纳滤膜具有耐氯性好、亲水性强、抗污染能力强和溶质截留能力强的特点,且制备工艺简便温和,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7490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63489.8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6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用纳滤膜清洗剂及清洗方法。所述复合清洗剂由EDTA、焦磷酸钠、SDS和水配制而成。清洗方法分为两步,首先用本发明的复合试剂进行清洗,然后再用稀盐酸溶液进行酸洗。采用本发明的复合化学清洗试剂对处理聚驱采油废水中受污染的纳滤膜进行化学清洗,结果表明清洗后纳滤膜的通量恢复率可达99%以上,且恢复的通量能够较长时间地得以保持。此外,进一步采用多种测试和表征手段对经过该清洗过程的纳滤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清洗试剂并未对纳滤膜的其他性能造成破坏,清洗后纳滤膜的脱盐率、亲水性、微观形貌以及红外光谱均与新膜相差无几,充分说明该清洗方案有效实现了受污染纳滤膜的“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35536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68293.0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76 , C02F1/70 , C02F2101/163
Abstract: 一种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中电化学反硝化电流效率偏低、反应产物选择性差及催化加氢需要外加H2的问题。装置包括直流电源、pH计、微量蠕动泵、微滤膜组件、进水泵、第一循环泵、出水泵、阴极室、阴极板、阳极板、阳极室、第二循环泵和质子交换膜;方法:污染水体加入到阴极室,向阴极室中加入催化剂,接通直流电源,吸附在阴极板上的硝酸根离子接受电子逐步还原为N2;产生的H2从阴极板聚集成微气泡扩散,并吸附到催化剂上,在催化剂作用下,以H2为电子供体,将剩余NO3-还原成N2到空气中。本发明用于去除水中硝酸盐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