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6704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486582.7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3/158 , C01B33/159
Abstract: 一种以化学液相沉积制备双硅源体系自疏水气凝胶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以含疏水基团的硅源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透光率差以及易碎或孔隙率、比表面积低的技术问题。本法:一、长链三烷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配置前驱体溶液,加热水解得到水解液;二、向水解液加碱液,静置得到湿凝胶;三、把湿凝胶置于部分亲水化的聚二甲基硅油的乙醇溶液中处理,再老化;四、溶剂置换;五、干燥,得到自疏水气凝胶。本发明的气凝胶的密度为0.15~0.2g/cm3,比表面积300~800m2/g,接触角为156.22°~150°,可见光透过率为70%~90%,可用于隔热保温、污水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045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486582.7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3/158 , C01B33/159
Abstract: 一种以化学液相沉积制备双硅源体系自疏水气凝胶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以含疏水基团的硅源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透光率差以及易碎或孔隙率、比表面积低的技术问题。本法:一、长链三烷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配置前驱体溶液,加热水解得到水解液;二、向水解液加碱液,静置得到湿凝胶;三、把湿凝胶置于部分亲水化的聚二甲基硅油的乙醇溶液中处理,再老化;四、溶剂置换;五、干燥,得到自疏水气凝胶。本发明的气凝胶的密度为0.15~0.2g/cm3,比表面积300~800m2/g,接触角为156.22°~150°,可见光透过率为70%~90%,可用于隔热保温、污水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4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0654400.2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硅氧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SiOC负极材料容量低、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负极材料是硅氧碳纳米颗粒或硅‑硅氧碳复合纳米颗粒。制法:把有机硅烷加入到碱液中反应得到微球乳液,再破乳,离心分离出聚倍半硅氧烷微球;将中空SiO2纳米带与微球混合后高温热解,再去除SiO2,得到硅氧碳纳米颗粒;它的首次放电容量1500~1550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有率60%。将纳米硅粉与微球混合后高温热解,得到硅‑硅氧碳复合纳米颗粒。它的首次放电容量1000~1500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有率85%。均可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44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390627.7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8B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带酶解液或水解液中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分离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海带酶解液或水解液进行预处理得预处理液;2)将预处理液进行萃取操作得萃取液;3)将萃取液进行反萃取操作得褐藻多糖硫酸酯水溶液。本发明采用的溶剂萃取法易于工业化和连续化操作,萃取剂可以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取过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所得粗多糖产品纯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8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02870.3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集太阳光模拟器的太阳能高温热转换器热效率测试装置及标定方法。测试装置包括:聚集太阳光能模拟器、能流密度测试系统、光热转换系统、测试和光功率校准系统。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标准测试能流方法获得高温热转换器未安装之前光学窗口区域能流密度分布和光功率;(2)安装高温热转换器,其光学窗口外表面对应太阳模拟器的焦斑面,完成热功率测试;(3)直接在高温热转换器表面安装校准靶,观察太阳能模拟器烧蚀校准靶位置,测量校准靶几何中心与烧蚀中心的距离,计算太阳模拟器实际投射到光学窗口的光功率。利用上述发明解决太阳能高温热转换器安装误差带来的入射功率测试误差,进而提高其热效率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94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82377.5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储热‑换热管组件、高温储热‑换热强化元件及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涉及新能源利用和高温储热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为空间太阳能热发电与地面运行模式不同,不适应高密度非均匀热流,现有的套管式结构不具备高倍聚集太阳能的收集、转换和储存功能,造成热源储能效率低、结构内部局部过热和无法满足轻质性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高温储热‑换热强化元件,包括:外套管、换热管和传热结构,换热管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管平行、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部;所述换热管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管的轴线不重合,换热管内部以及换热管与外套管之间填充传热结构。适合应用于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实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44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90627.7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8B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带酶解液或水解液中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分离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海带酶解液或水解液进行预处理得预处理液;2)将预处理液进行萃取操作得萃取液;3)将萃取液进行反萃取操作得褐藻多糖硫酸酯水溶液。本发明采用的溶剂萃取法易于工业化和连续化操作,萃取剂可以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取过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所得粗多糖产品纯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4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54400.2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硅氧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SiOC负极材料容量低、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负极材料是硅氧碳纳米颗粒或硅-硅氧碳复合纳米颗粒。制法:把有机硅烷加入到碱液中反应得到微球乳液,再破乳,离心分离出聚倍半硅氧烷微球;将中空SiO2纳米带与微球混合后高温热解,再去除SiO2,得到硅氧碳纳米颗粒;它的首次放电容量1500~1550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有率60%。将纳米硅粉与微球混合后高温热解,得到硅-硅氧碳复合纳米颗粒。它的首次放电容量1000~1500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有率85%。均可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