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00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42325.X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2 , C01B32/205 , C01B32/21 , C01B17/00
Abstract: 一种高载量金属原子配位氮、氧负载中空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领域涉及高载量金属原子配位氮、氧负载中空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低金属原子利用率、低金属单原子负载量等导致催化位点不足的技术问题。方法:先制备具有金属单原子配位氧负载中空碳材料;再通过一步浸渍双吸附结合一步高温热处理制备高载量金属原子配位氮、氧负载中空碳/硫复合材料,负载硫。该复合材料作为S正极应用于锂硫电池。成本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能耗低、无毒性有机试剂,工艺成熟,能开展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S正极用于锂硫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68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879779.3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TAP/Ti3C2Tx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电极材料长循环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将MAX相Ti3AlC2经铣刀铣成粉;二、制备Ti3C2Tx粉;三、回流反应,制备TAP/Ti3C2Tx电极材料。本发明使用商业材料合成复合材料,合成过程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与苛刻的实验环境,本发明制备工艺成本低,工艺简单,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本发明电极材料得到的电池性能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圈之后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82.1%。本发明制备的TAP/Ti3C2Tx电极材料用于制备锌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79779.3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TAP/Ti3C2Tx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电极材料长循环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将MAX相Ti3AlC2经铣刀铣成粉;二、制备Ti3C2Tx粉;三、回流反应,制备TAP/Ti3C2Tx电极材料。本发明使用商业材料合成复合材料,合成过程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与苛刻的实验环境,本发明制备工艺成本低,工艺简单,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本发明电极材料得到的电池性能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圈之后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82.1%。本发明制备的TAP/Ti3C2Tx电极材料用于制备锌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4864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42233.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基底内嵌超小四氧化三锰纳米颗粒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电极材料容量低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合成前驱体;二、碳化,氧化获得终产物。本发明使用商业材料合成复合材料,合成过程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与苛刻的实验环境,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成本低,工艺简单,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本发明电极材料得到的电池性能在500mA的电流密度下,最高达到804mAh/g的容量。本发明制备的碳基底负载超小Mn3O4纳米晶颗粒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310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95936.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金属单原子负载双掺杂孔隙可控MOF衍生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金属单原子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严重多硫化锂穿梭效应等导致电池容量迅速降低及多孔金属氧化物制备困难耗能大、材料构成复杂且原子利用率低的问题。方法:先制备MOF前驱体;再制备孔隙可控的金属单原子/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制备氮、氧双掺杂的复合石墨烯基材料,负载硫。该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用于制备锂硫电池。采用金属单原子与杂原子协同作用于孔隙可调控的MOF衍生石墨烯作为S载体。成本低、工艺简单、能耗低、环境友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用于锂硫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23428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0129837.5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负载氮掺杂碳纳米笼包覆磷化钴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电磁波辐射吸收与防护的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石墨烯材料单独使用时,阻抗匹配性能差,吸波频带窄,吸收性能较弱的技术问题。方法:合成MOF前驱体;制备MOF衍生的氮掺杂碳包覆磷化钴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将前述材料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制备出石墨烯负载氮掺杂碳纳米笼包覆磷化钴复合材料。本发明产品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在低填充量及较薄厚度下具有强吸收和宽有效吸收频带的表现。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负载氮掺杂碳纳米笼包覆磷化钴吸波材料应用于电磁波辐射吸收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5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1635627.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负载铁六边形纳米片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在低填充含量下,石墨烯介电频散特性不明显、吸波频带窄、吸收性能弱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制备单层石墨烯;二、制备石墨烯/铁二维异质界面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三、制备α‑Fe2O3六边形纳米片;四、α‑Fe2O3六边形纳米片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五、制备氧化石墨烯;六、氧化石墨烯/α‑Fe2O3六边形纳米片复合低温热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Fe六边形纳米片。本发明利用金属Fe纳米片中丰富的自由电子来实现石墨烯载流子注入,充分发挥石墨烯介电频散特性。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较低,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本发明复合吸波材料应用在电磁波吸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234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29837.5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负载氮掺杂碳纳米笼包覆磷化钴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电磁波辐射吸收与防护的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石墨烯材料单独使用时,阻抗匹配性能差,吸波频带窄,吸收性能较弱的技术问题。方法:合成MOF前驱体;制备MOF衍生的氮掺杂碳包覆磷化钴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将前述材料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制备出石墨烯负载氮掺杂碳纳米笼包覆磷化钴复合材料。本发明产品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在低填充量及较薄厚度下具有强吸收和宽有效吸收频带的表现。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负载氮掺杂碳纳米笼包覆磷化钴吸波材料应用于电磁波辐射吸收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648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542233.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基底内嵌超小四氧化三锰纳米颗粒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电极材料容量低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合成前驱体;二、碳化,氧化获得终产物。本发明使用商业材料合成复合材料,合成过程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与苛刻的实验环境,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成本低,工艺简单,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本发明电极材料得到的电池性能在500mA的电流密度下,最高达到804mAh/g的容量。本发明制备的碳基底负载超小Mn3O4纳米晶颗粒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2348.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2 , H01M4/04
Abstract: 一种导电性双催化剂负载氮掺杂中空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涉及导电性双催化剂负载氮掺杂中空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以金属化合物/多孔碳材料作为载体材料制备的硫正极材料中存在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及有效抑制多硫化锂穿梭导致电池循环容量迅速衰减的技术问题。方法:先制备双金属离子螯合有机磷负载中空前驱材料;再通过一步热还原处理制备空隙丰富双金属磷化物负载氮掺杂中空碳复合材料,负载硫。该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成本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能耗低、无毒性有机试剂,工艺成熟,能开展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用于锂硫电池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