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89239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580024789.3
申请日:2005-05-20
Applicant: 味之素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棒状细菌来生产琥珀酸,所述棒状细菌具有生产琥珀酸的能力,并经过修饰以使丙酮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23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05090.1
申请日:2005-11-25
Applicant: 味之素株式会社
IPC: C12N1/21 , C12N9/14 , C12N15/55 , C12P13/14 , C12P13/10 , C12P13/24 , C12P13/06 , C12P13/08 , C12R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生L-氨基酸的细菌和产生L-氨基酸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描述了具有产生L-氨基酸的能力且被修饰使得乙酰辅酶A水解酶活性减少的棒状杆菌型细菌。该细菌被用于产生通过使用丙酮酸作为中间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的L-氨基酸,如L-谷氨酸、L-精氨酸、L-谷氨酰胺、L-脯氨酸、L-丙氨酸、L-缬氨酸和L-赖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392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222820.4
申请日:2000-01-21
Applicant: 味之素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具体地,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本发明的细菌,以便产生并且在培养基中积累L-赖氨酸,然后从培养物中收集赖氨酸,所述本发明的细菌是一种埃希氏菌属细菌,(1)具有其L-赖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被脱敏化的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以及其L-赖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被脱敏化的天冬氨酸激酶,(2)二氢吡啶二羧酸还原酶的细胞内活性增强,(3)导入了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基因,或增强了四氢吡啶二羧酸琥珀酰酶和琥珀酰二氨基庚二酸脱酰酶的细胞内活性,其中,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或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细胞内活性增强。
-
-
公开(公告)号:CN1492038A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03127780.2
申请日:2003-07-11
Applicant: 味之素株式会社
IPC: C12N1/20 , C12P13/04 , C12P13/14 , C12P13/08 , C07K14/195 , C07K14/245 , C07H21/04 , C12N1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245
Abstract: 使用微生物生产靶物质的方法,其包括在培养基中培养γ-蛋白细菌以在培养基或细胞中生产及积累靶物质,然后收集该靶物质,其中该方法使用到一株菌,其中的ArcA蛋白因为例如细胞中染色体上的arcA基因的损坏而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392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0910222820.4
申请日:2000-01-21
Applicant: 味之素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具体地,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本发明的细菌,以便产生并且在培养基中积累L-赖氨酸,然后从培养物中收集赖氨酸,所述本发明的细菌是一种埃希氏菌属细菌,(1)具有其L-赖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被脱敏化的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以及其L-赖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被脱敏化的天冬氨酸激酶,(2)二氢吡啶二羧酸还原酶的细胞内活性增强,(3)导入了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基因,或增强了四氢吡啶二羧酸琥珀酰酶和琥珀酰二氨基庚二酸脱酰酶的细胞内活性,其中,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或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细胞内活性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065484B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580040475.2
申请日:2005-11-25
Applicant: 味之素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具有产生L-氨基酸的能力且被修饰使得乙酰辅酶A水解酶活性减少的棒状杆菌型细菌。该细菌被用于产生通过使用丙酮酸作为中间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的L-氨基酸,如L-谷氨酸、L-精氨酸、L-谷氨酰胺、L-脯氨酸、L-丙氨酸、L-缬氨酸和L-赖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00575496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480032024.X
申请日:2004-08-27
IPC: C12P7/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46
Abstract: 通过使经过修饰以增加延胡索酸还原酶活性的细菌或其处理物与有机原料在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二氧化碳气中的反应溶液中进行反应以生成琥珀酸来产生琥珀酸。更优选地,通过使经过修饰以增加延胡索酸还原酶和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并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细菌或其处理物与有机原料在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二氧化碳气中的反应溶液中进行反应以生成琥珀酸来产生琥珀酸。琥珀酸通过收集所产生的琥珀酸来获得。
-
-
公开(公告)号:CN1110560C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97122854.X
申请日:1997-10-15
Applicant: 味之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217 , C12P13/08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效发酵生产L-氨基酸的方法。一种来自埃希氏菌属细菌的编码天冬氨酸激酶III的DNA,该DNA有能够消除L-氨酸反馈抑制的突变,将该DNA导入埃希氏菌属细胞中形成转化菌株,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一种L-氨基酸的产生并积累,以及从培养基中收集L-氨基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