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承载力桩及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和孔内沉击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191330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610164479.8

    申请日:2006-12-02

    Applicant: 吕怀民

    Abstract: 本发明属土木工程的桩基础领域和机械工程的桩工机械领域。大承载力桩有防软化段、薄壁套筒(10);桩基础的施工方法有桩设置防软化段、桩设置薄壁套筒(10)、使用设备沉击桩件或护管下端或者沉击承压柱等措施;孔内沉击设备有液压压桩装置、承压柱装置、锤击桩装置的锤体吊杆机构(19)、锤击桩装置的液压升锤机构、锤击桩装置的锤体立面外凸体机构(18)、锤击桩装置的空心锤体机构。其优点有:1.防软化段能避免持力层浸水增湿软化事故;2.由于有薄壁套筒(10)和用孔内沉击设备沉击下端措施,桩端能够挤入风化岩深层作为持力层;3.大幅度降低了桩基础费用;4.孔内沉击设备的挤入风化岩深层的能量很大,其结构简单、自重减少、造价不高。

    一种建造方法及其用途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61857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2115297.7

    申请日:2002-05-30

    Applicant: 吕怀民

    Abstract: 采用流塑态软化泥化,压缩絮凝固结二种方式进行岩土混合;采用三种建(构)筑物平面的动态调平均匀升降方式进行建造;采用四种推进方式进行地下管道、隧道、箱涵的动态调平均匀推进;以及三方面其他用途(防水、止水,纠斜扶正,地下水利用)。减少了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2工序,使得地下工程成本降低50%左右。充分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开创性地整合、综合、复合出一种反传统的、简单、实用、高效、价廉的动态建造设计思想和建造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