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化清洗的二次供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15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15048.2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次供水技术领域的一种能自动化清洗的二次供水系统,包括储水装置、清洗杆、转动杆、电机、导流渠和控制器;所述储水装置内部中空,所述储水装置内部设置了排水管,所述供水阀和水泵之间还安装了水质测定仪,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清洗阀和流量计连接,所述流量计的下游与各个用水终端连接,能够自动化清洗储水装置,并且能够控制避开用水时段,在夜深无人用水时自动清洗,使得储水装置的清洗对日常生活影响小,还可设置定期清洗来确保水箱清洗频率,并增加了污染物混入时进行触发式清洗,来保证供水安全,并且清洗方式安全无污染,清洗方式不需要人员控制,清洗过程也不需要将社区用水暂停。

    一种自来水厂碳排放计算方法、介质以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144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93916.6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来水厂碳排放计算方法、介质以及设备,将自来水厂的生产运行过程分为多个碳排放模块,并对多个碳排放模块进行权重计算,提出权重调节因子的概念,利用神经网络模型生成权重调节因子组,综合考虑当前自来水厂对应的水源数据和用水数据,其中水源数据包括水源地与当前自来水厂之间的第一距离信息以及水源地的第一水质信息,用水数据包括自来水厂输出的第二水质信息以及自来水厂与用水区域的第二距离信息,再基于权重调节因子组对各个碳排放模块的权重进行调节;更符合自来水厂的实际运用状态,引入水源地与用水区域两个客观环境影响因素对权重进行调节与整合,实现对城镇自来水厂碳排放强度的准确核算,为节能减排提供依据参考。

    一种基于余氯衰减模型的二供管网智能循环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39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56303.8

    申请日:2025-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供水控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余氯衰减模型的二供管网智能循环控制系统,包括生活水箱、供给管网、连接管、供水泵组、直供水管、回流管、数据采集模块和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可采集连接管内生活用水的初始余氯浓度、水中有机物浓度、水温和流速等关键参数,控制器搭载的控制模块能建立二次供水管网和水箱内余氯衰减模型,其参数涵盖上述采集数据,针对夜间低峰用水期的水龄问题,依据流量计和水质在线仪表数据,经模型计算对比水龄后决定是否启动循环。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二次供水管网末端余氯不达标及二次加氯带来的弊端,通过智能循环利用余氯保障供水水质,提升了二次供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种用于水箱的可调节双液位先导阀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842898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1473434.X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箱的可调节双液位先导阀控制装置,包括:一量筒、一先导阀机构、一顶杆、一浮球;量筒设于水箱外侧壁;先导阀机构设置于量筒的顶部;顶杆上套设有浮球,置于量筒内;顶杆的上端与先导阀机构相连接,顶杆上分别设有高液位限位块和低液位限位块;量筒的侧壁靠近顶部处设置一第一联通管与水箱相连通,量筒的侧壁靠近底部处设置一第二联通管与水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外置式安装,不受遥控浮球阀主阀体补水时产生的波动影响;液位可调节,无需电动设备实现高、低液位控制,且可任意设定调节液位范围,投入使用时无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平衡调试。

    一种双液位浮球控制液位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664338U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22514681.1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液位浮球控制液位阀结构,包括连接进、出水管的水箱,水箱顶部设有中间铰接的杠杆,杠杆一端铰接浮球端竖杆、另一端铰接平衡竖杆,浮球端竖杆的下段固连有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的浮球端竖杆上穿设有浮球,浮球端竖杆的上段铰接有一平行于杠杆的连杆,连杆另一端与浮球导阀的旋转阀芯固连,浮球导阀的上腔接口经导管连接进水管上进水主阀的上控制腔,浮球导阀的下腔接口经导管连接进水管上进水主阀的下控制腔,浮球导阀的排水接口经导管通往水箱;浮球端竖杆与平衡竖杆结构、材质、重量均相同。使用寿命长,无需电动设备实现高、低液位控制,且可任意设定调节液位范围,无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平衡调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