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膜组合增材房屋建筑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3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5314.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膜组合增材房屋建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气膜功能模块、用于承担结构受力的内外连续拱模块、拱形门窗模块以及地板模块;将气膜材料、功能模块、内外连续拱模块、拱形门窗模块以及地板模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并形成用于喷筑的建造模板;在建造模板上进行混凝土以及保温材料的喷涂并形成壳体建筑;本发明通过预制各结构模块并在现场以相对较少的材料和人力完成建造,提高建造的效率,此外,工厂预制提高预制构件的预制效率和标准化程度,实现更加复杂和美观的空间曲面形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建筑需求,连续拱结构,对整体建筑形成更加整体更加合理的受力模式,整体预制拼装成型,减少大量支撑材料与构件。

    一种拱肋加纤混凝土壳体混合结构系统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3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4991.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拱肋加纤混凝土壳体混合结构系统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结构设计:确定建筑用途、荷载需求等,制定建筑的整体几何形状、尺寸和布局,包括混凝土模板的凹槽形状,并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适应混凝土模板凹槽的模板;喷涂聚氨酯保温层:在建筑结构表面搭建模板支架,选择适用的聚氨酯材料,将聚氨酯喷涂在建筑结构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温层,并在建筑结构表面拱肋处预留出所设计的凹槽;混凝土模板形成:将混凝土浇注入预留的凹槽内,形成凹槽状的混凝土模板;带拱肋壳体构建:在保温层及浇注的混凝土表面铺设钢丝网,并进行混凝土喷涂,形成带有拱肋的混凝土壳体,以构建稳定、创新的组合结构建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