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Nd:YAG激光器的偏振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3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58494.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Nd:YAG激光器的偏振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光闸、零级1/4波片、零级1/2波片、第一偏振分束立方、第二偏振分束立方、第一高灵敏能量计和第二高灵敏能量计,使用所述偏振测量系统测量偏振度时,对于椭圆偏振光,先使用所述零级1/4波片进行相位调制,以获得线偏振光;对于线偏振光,直接使用所述零级1/2波片进行相位延迟,以获得所需偏振方向的输出;通过对两台高灵敏能量计的示数进行读取和修正,获得最终的偏振测量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得到Nd:YAG倍频/基频激光的准确偏振度,易于安装、使用简便。

    一种激光器状态长时间监测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9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54209.8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器状态长时间监测系统,包括工控机、服务器、仪器控制器、若干个参数数据监测模块、电气子系统、前端显示子系统以及后端处理子系统,工控机用于待测激光器所在光路中各光学仪器和光机械元件的控制和数据采集,服务器用于支撑前端显示子系统、后端处理子系统运行,仪器控制器与工控机连接,参数数据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待测激光器的环境参数和激光器参数,电气子系统用于各个光学仪器及服务器供电,前端显示子系统用于与用户交互以及显示后端处理子系统的处理结果,后端处理子系统与前端显示子系统进行通信,用于接收前端显示子系统的控制指令,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长时间运行、无人值守以及异常报警等优点。

    一种用于Nd:YAG激光器的偏振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3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558494.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Nd:YAG激光器的偏振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光闸、零级1/4波片、零级1/2波片、第一偏振分束立方、第二偏振分束立方、第一高灵敏能量计和第二高灵敏能量计,使用所述偏振测量系统测量偏振度时,对于椭圆偏振光,先使用所述零级1/4波片进行相位调制,以获得线偏振光;对于线偏振光,直接使用所述零级1/2波片进行相位延迟,以获得所需偏振方向的输出;通过对两台高灵敏能量计的示数进行读取和修正,获得最终的偏振测量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得到Nd:YAG倍频/基频激光的准确偏振度,易于安装、使用简便。

    一种用于Nd:YAG激光器的全口径偏振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9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552506.9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Nd:YAG激光器的全口径偏振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全口径偏振测量系统包括精密圆孔、反变迹滤光片、零级1/4波片、零级1/2波片、薄膜偏振片和两台高损伤阈值能量计;使用所述全口径偏振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时,对于基频激光,先使用所述零级1/4波片进行相位调制获得线偏振光,对于倍频激光,直接使用所述零级1/2波片进行相位延迟以获得所需偏振方向的输出;在获得待测激光所需偏振方向的输出后,通过两台高损伤阈值能量计完成待测激光全口径偏振度测量,并评价其区域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高,可重复性好,结构简单等优点。

    一种用于Nd:YAG激光器的全口径偏振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9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52506.9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Nd:YAG激光器的全口径偏振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全口径偏振测量系统包括精密圆孔、反变迹滤光片、零级1/4波片、零级1/2波片、薄膜偏振片和两台高损伤阈值能量计;使用所述全口径偏振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时,对于基频激光,先使用所述零级1/4波片进行相位调制获得线偏振光,对于倍频激光,直接使用所述零级1/2波片进行相位延迟以获得所需偏振方向的输出;在获得待测激光所需偏振方向的输出后,通过两台高损伤阈值能量计完成待测激光全口径偏振度测量,并评价其区域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高,可重复性好,结构简单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