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7024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141414.0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荧光纳米材料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靶向脂滴的免洗荧光成像纳米探针制备及使用方法。该探针对溶剂极性敏感,具有单、双光子荧光特性。可免洗实现细胞内脂滴的快速成像。具体是将N,N‑二乙基对苯二胺与无水乙醇所形成的溶液在反应釜200℃条件下进行12h的溶剂热反应,以二氯甲烷和甲醇作为洗脱剂,后经旋转蒸发得到碳点类荧光探针。该探针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优异;在疏水性的油性介质里表现出极高的荧光强度,而在水环境中荧光得以淬灭,可实现脂滴的特异性成像。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探针具有免洗特性,简化了细胞处理步骤,可实现成像信号与背景的高反差。可用作生物宽场成像、共聚焦成像、超分辨荧光成像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004096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294404.8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快速定性和痕量检测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的方法。包括将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溶于有机溶剂;将金溶胶和巯基取代的环糊精混合制成表面增强基底溶液;将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溶液与表面增强基底溶液等体积混合,进行离心处理,然后用水稀释至原体积;取待测溶液滴于玻璃片上,室温条件下干燥后进行拉曼检测,得到待测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的拉曼图谱,即可实现快速定性和痕量检测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在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的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为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004096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94404.8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快速定性和痕量检测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的方法。包括将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溶于有机溶剂;将金溶胶和巯基取代的环糊精混合制成表面增强基底溶液;将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溶液与表面增强基底溶液等体积混合,进行离心处理,然后用水稀释至原体积;取待测溶液滴于玻璃片上,室温条件下干燥后进行拉曼检测,得到待测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的拉曼图谱,即可实现快速定性和痕量检测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在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的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为多环类芳烃及其取代物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138257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051148.2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全内反射方法产生的消失波作激发源测量有机半导体材料载流子迁移率的方法。首先在半透明电极上制备厚度为d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再蒸镀一层金属电极;然后将脉冲光以θc≤θ1≤90°的角度入射到半透明电极的表面,全反射产生的消失波在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中产生空穴-电子对;空穴或电子在外加电压U形成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或阳极作漂移运动,最终被阴极或阳极所收集,通过信号采集部分采集瞬态光电流,由此确定空穴或电子渡越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的时间t,即可得到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μ=d2/Ut。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激发光的强度来控制光生载流子产生的数量,进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213314C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03111550.0
申请日:2003-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液芯光纤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属激光拉曼光谱检测领域。液芯光纤由空心纤维1充入其内的液体样品5构成。在空心光纤1内表面形成有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修饰层2。空心纤维也可是双层结构,外层管壁3的折射率小于内层管壁4的折射率。检测时激发光6和拉曼散射光7在液体样品5内或内层管壁4中发生全反射。修饰层2的制作是,包括化学反应、超分子(静电、氢键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组装、光诱导纳米粒子沉积等方法。本发明无需对检测样品进行拉曼增强预处理,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需用样品量极少,适合各种液体样品,特别是微量生物样品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47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34471.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一种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的集成度高、具有成像功能的便携式分析仪器,属于便携式分析仪器技术领域。由激光管、机械位移模块、电机与光源供电模块、集成光路模块和高灵敏度微型光谱仪五部分组成,这五部分共同集成安装在仪器框架内。本发明采用显微成像光路与拉曼光谱采集光路部分一体化设计,可以使激光光斑在样品表面的精确位置实时成像至CCD图像传感器,从而实现样品的定位分析。本发明采用的高集成度的光路系统搭载小型电机驱动精密位移台设计,紧凑的电路排布,搭配小型高灵敏度光谱仪,将仪器整体体积缩小到微型尺寸,方便操作。在整体微型设计、仪器的整体体积与重量设计上做了大量的优化,实现了小型化、便携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08994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33980.7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一种具有超疏水性质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及在多环芳烃检测方面的应用,属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对泡沫镍的预先处理;泡沫镍浸泡在贵金属的溶液中,制备了SERS基底;采用长烷基链硫醇进行修饰,得到具有超疏水性质的基底;对多环芳烃进行检测等步骤。通过简单的步骤制备了SERS基底,修饰后得到的超疏水基底可以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并对其进行检测。此方法制备的SERS基底方法简便,省时省力。制备的基底为固体,更稳定,便于检测。具有超疏水性质的基底又可与疏水的分子产生吸附作用,达到对疏水分子的检测。本发明所述基底对于检测一些特殊的分子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910573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10731.4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揭除保护层的多级金属微纳结构阵列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领域,制备步骤包括:1、制备具有多级微纳结构阵列的阳极氧化铝模板;2、在阳极氧化铝表面沉积足够厚的金属;3、将沉积金属后的阳极氧化铝模板翻转并用粘结方式固定在硅片或玻璃基片上;4、将具有多级微纳结构阵列阳极氧化铝连同铝基揭下,使复制了多级微纳阵列结构图案的金属沉积层留在基片上,作为SERS检测基底使用。本方法制备的金属基底拷贝了氧化铝模板的多级微纳阵列结构,同时氧化铝与铝基构成了对金属表面的保护层,使其易于保存且不被氧化。在使用时将保护层揭除,从而获得新鲜的金属表面。在保证金属表面新鲜的同时,基底的多级微纳阵列金属纳米阵列能够增强被检测物拉曼散射,便于进行SERS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382574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051148.2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全内反射方法产生的消失波作激发源测量有机半导体材料载流子迁移率的方法。首先在半透明电极上制备厚度为d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再蒸镀一层金属电极;然后将脉冲光以θc≤θ1≤90°的角度入射到半透明电极的表面,全反射产生的消失波在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中产生空穴-电子对;空穴或电子在外加电压U形成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或阳极作漂移运动,最终被阴极或阳极所收集,通过信号采集部分采集瞬态光电流,由此确定空穴或电子渡越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的时间t,即可得到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μ=d2/Ut。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激发光的强度来控制光生载流子产生的数量,进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98300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610016841.7
申请日:2006-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纳米级半导体材料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进而进行SERS测试的新方法。包括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功能化和检测修饰到半导体表面的探针分子SERS信号两部分。SERS信号经历显著的增强,其增强因子可达104。本发明在许多半导体和探针分子的组合上都表现出强的SERS信号,包括碲化镉、硫化镉、氧化锌、硫化锌、硫化铅、二氧化钛、四氧化三铅或氧化铅等半导体材料和巯基吡啶、对氨基苯硫酚、吡啶、巯基苯甲酸、1,4-2[2-(4-吡啶基)乙烯基]-苯、2-2联吡啶或4-4联吡啶等探针分子。可被广泛应用于先进材料、表面处理、催化作用、电化学、腐蚀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