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控小卫星的低功耗对日捕获及定向姿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426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794295.X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控小卫星的低功耗对日捕获及定向姿态控制方法,涉及卫星姿态控制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磁控卫星技术存在受限于磁控力矩量级较小,磁控力矩的方向受到卫星所处位置地球磁场等的限制,导致磁控力矩只能在与地球磁场方向正交的平面内产生等问题,本发明针对六面体构型小卫星,其配置每个面一个0‑1式太阳敏感器,且6个0‑1式太阳敏感器对全天球覆盖;配置数字太阳敏器一个并安装在卫星的最大对日面;配置一个磁强计;配置用于测量卫星三轴姿态角速度信息的MEMS陀螺一套;配置可控制卫星三轴的磁线圈一套。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寻日控制逻辑,提出基于小卫星角速度控制闭环的控制方法,保证小卫星在阳照区任意初始姿态下均可实现最大帆板面的对日捕获。

    一种全息光栅扫描光刻曝光量监测装置及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82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40570.2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息光栅扫描光刻曝光量监测装置及调整方法,涉及全息光栅制作领域。解决现有全息光栅扫描光刻曝光量工艺参数控制性差,光栅制作效率低,且采用静态监测方法,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等问题,监测光源发出的监测激光用于曝光量监测,电控光闸控制监控激光入射到潜像光栅上,形成监测光斑;监控激光经由潜像光栅产生一级潜像衍射光,一级潜像衍射光经过滤光片,进入光电探测器;位移速度测量系统获取工作台Y向位移及速度,作为对曝光量进行控制的参数;控制器控制电控光闸的打开和关闭,控制同一触发信号同步采集位移速度测量系统和光电探测器的输出数据。本发明可实现全息光栅扫描光刻过程中曝光量的有效监测,保证曝光量工艺参数可控性。

    星敏感器主点位置自动化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9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70863.0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星敏感器主点位置自动化测试方法,涉及星敏感器自动化测试领域,解决现有测试星敏感器主点位置的方法依赖测试人员的工作经验,存在调试效率低等问题,该方法通过自动测试平台实现,该平台包括电动水平转台、电动俯仰转台、平行光管、支架、电动垂直旋转台和自动化测试模块;通过电动垂直转台旋转一周后的拟合圆圆心位置与转台停止时的星点质心位置偏差,不断进行循环迭代操作,可使拟合圆圆心位置与星点质心位置重合,最终确定星敏感器的主点位置,实现星敏感器主点位置自动化测试。本发明方法节省了人工调整的时间和手动计算的繁琐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

    基于降分辨率约束的压缩感知系统信号抗噪声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6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639519.5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降分辨率约束的压缩感知系统信号抗噪声重构方法,涉及压缩感知观测系统对目标信号观测领域,解决现有压缩感知欠定系统噪声敏感,在噪声干扰下无法实现有效信号重构等问题,本发明克服了因压缩感知系统对噪声干扰敏感而无法实现有效信号重构的问题,对变分辨率下的重构系统响应进行病态分析与选择,优先解算低分辨率高精度目标信号,并以低分辨率重构信号对压缩感知高分辨率目标信号的重构进行约束,为压缩感知信号重构系统增加了抗干扰性,在无需引入额外环境条件的情况下,以自身系统实现了抗噪声干扰的压缩感知信号重构。

    消像差变栅距光栅扫描光刻条纹线密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05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041105.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消像差变栅距光栅扫描光刻条纹线密度设计方法,涉及全息光栅制作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消像差变栅距光栅扫描光刻的干涉条纹线密度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根据变栅距光栅刻槽密度目标函数,完成扫描光刻过程中干涉条纹线密度函数的设计,按此干涉条纹线密度设计函数,变化干涉条纹的线密度,最终得到的变周期光栅刻槽密度满足光栅刻槽密度目标函数的要求。按照本方法可设计光刻干涉条纹的线密度变化规律。提高变栅距光栅的刻槽密度的精度,保证曝光对比度工艺参数的可控性,对提升变栅距光栅扫描光刻制作水平,提高光栅制作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平面变栅距光栅扫描光刻干涉条纹线密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5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041023.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平面变栅距光栅扫描光刻干涉条纹线密度设计方法,涉及全息光栅制作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平面变栅距光栅扫描光刻的干涉条纹线密度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根据变栅距光栅刻槽密度目标函数,完成扫描光刻过程中干涉条纹线密度函数的设计,按此干涉条纹线密度设计函数,变化干涉条纹的线密度,最终得到的变周期光栅刻槽密度满足光栅刻槽密度目标函数的要求。按照本方法可设计光刻干涉条纹的线密度变化规律。提高变栅距光栅的刻槽密度的精度,保证曝光对比度工艺参数的可控性,对提升变栅距光栅扫描光刻制作水平,提高光栅制作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定位星图中星点位置的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614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79864.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定位星图中星点位置的方法,涉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星图处理方法效率低,导致星敏感器的输出频率低等问题,本方法利用探测器自带的直方图模式功能,首先采集一幅星图,得到一行含有各列直方图均值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检索,获得峰值数据对应的列。再将探测器配置成正常输出模式,再采集一幅星图,将各行数据进行累加和处理,得到一列含有各行数据累加和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检索,获得峰值数据对应的行。最后根据所有列和行数据,将其作为星点坐标中心点,依次在所存储的星图中进行检索星点像素,获得该星点质心等相关信息。本方法不用对整幅星图进行检索,极大地提高了星点检索效率,缩短了星点提取的时间。

    一种压缩感知系统并行解算融合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03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53876.5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一种压缩感知系统并行解算融合重构方法,涉及压缩感知观测系统对目标信号的重构技术领域,解决以压缩感知系统观测盲源信号如何实现准确、稳定且高精度目标信号重构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构建广义字典集合;对系统响应矩阵与字典集合中每一种字典进行分析,对字典实现一次筛选;将系统响应矩阵与通过筛选的字典结合,开展并行稀疏求解与信号重构,得到多个重构解;对各个字典对应的重构信号分数据段进行粗大误差剔除,实现二次筛选;以及对多个重构结果进行最大似然自适应加权融合,得到最终稳定高精度重构信号等步骤实现。本发明在保证重构精度的同时,使所求解的精度更为稳定,实现盲源目标信号的高精度稳定重构。

    一种敏捷卫星非沿迹曲线成像的姿态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87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794121.3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敏捷卫星非沿迹曲线成像的姿态轨迹规划方法,涉及卫星姿态控制领域,本发明从整星姿态调偏流的角度,根据地物目标点与卫星位置的几何关系及坐标变换原理,进行卫星在轨对地面非沿迹曲线条带中若干特征目标点成像时精确指向的三轴姿态计算。以此姿态指向为约束,基于建立的敏捷卫星控制模型,采用伪谱法设计非沿迹曲线成像精确指向的姿态最优轨迹。本发明适用于地面成像目标条带与星下点轨迹不平行的情况。本发明方法可为卫星对地面曲线成像目标条带的一次过境获取提供三轴姿态信息参考值,为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一种含有振镜的高保偏正交反射镜组角度公差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922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0972914.X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有振镜的高保偏正交反射镜组角度公差分配方法,涉及光学仪器领域,解决现有偏振探测系统在装调过程中,存在安装误差或相对位置偏移,当振镜出现摆的情况下,使反射镜组出现不是正交状态,进而导致入射圆偏振光在传输过程中改变为椭圆偏振光,改变入射信号光的偏振特性,影响系统的探测或通信性能等问题,本发明建立了正交反射镜组的偏振光线几何模型,采用三维偏振光线追迹算法来分析圆偏振信号光在传输过程中偏振态的变化,推导了正交反射镜组关于安装误差角和侧摆角的偏振态传输矩阵,完成了出射光偏振态的计算仿真,建立了正交反射镜组安装公差分配与振镜工作振幅确定方法。本发明提高了设计与装调方案的可行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