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7252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321349.4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 B21C23/005 , B21C23/24 , C21D1/42 , C21D1/62 , C21D9/0062 , C21D9/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挤压的在线加热淬火设备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线盘、校直装置、连续挤压机、加热淬火设备、冷切系统、计米装置、摆臂、收线机,金属线从放线盘拉直后进入连续挤压机,在连续挤压机和冷切系统之间安设提供高于450℃温度值的加热淬火设备,所述连续挤压机出口和冷切系统进口之间安装惰性气体密封管。本发明的连续挤压的在线加热淬火设备生产线,没有挤压压余,材料利用率高,工序少,成品率高,实现连续生产,产品尺寸精度高,光洁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5423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8970.7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C01B32/949 , C01B32/05 , B82Y40/00 , B82Y30/00 ,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42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碳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技术领域。将钼酸铵、葡萄糖、g‑C3N4混合均匀后进行水热和高温煅烧处理获得一种纳米Mo2C电催化剂弥散分布于氮掺杂碳基体的复合材料(Mo2C/NC)。该复合材料中的氮掺杂碳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增强了电解液渗透和离子传输能力;氮掺杂活性位点不仅增强了多孔碳对多硫化物的吸附性能,而且可以通过优化Mo2C的配位结构来提升其催化活性;Mo2C能够化学吸附并高效催化多硫化物可逆转化,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将该复合材料用作锂硫电池的正极添加剂,能够有效抑制多硫化物溶解穿梭,使电池呈现出高比容量、倍率性能和优异的循环可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26308.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8J9/10 , C08L33/24 , C08L77/10 , C08L63/00 , C08K3/04 , C08F220/48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0/40 , C08F222/40 , H05K9/00 , H01Q1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碳纳米基PMI泡沫蜂窝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相应的材料,包括:采用甲基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酰胺、引发剂、发泡剂和交联剂配制第一混合溶液,通过超声处理和水浴加热,制得PMI泡沫预聚液;配制环氧树脂溶液,采用PMI泡沫预聚液、环氧树脂溶液和碳纳米基吸波剂配制第二混合溶液,超声处理和搅拌处理制得碳纳米基PMI泡沫/环氧树脂混合液,絮凝处理,对获取的高聚产物进行烘干处理,将制得的碳纳米基PMI泡沫复合材料注入蜂窝板的芳纶蜂窝孔中,对蜂窝板进行发泡处理和高温固化处理,制得碳纳米基PMI泡沫蜂窝吸波复合材料。本申请可以制备吸波强度大、承载能力强且热稳定性高的吸波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91473.5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25B11/032 , C25B11/065 , C25B11/095 , C25B3/09 , C25B3/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和电催化技术领域,公开了胺修饰铜气体扩散电极及其脉冲电催化C‑N耦联应用,是首先在碳纸表面喷涂负载铜纳米颗粒得到铜气体扩散电极,然后在铜气体扩散电极表面继续喷涂负载胺,得到胺修饰铜气体扩散电极。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所得气体扩散电极结构稳定、胺修饰均匀有效,用于电催化C‑N耦联中可实现通过脉冲电位调控催化剂表面的微环境,促进C‑N耦联反应的发生,且具有较高的尿素产率和法拉第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3449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1253038.0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32B38/04 , B32B38/16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15/20 , B32B15/04 , B32B9/00 , B32B9/04 , B32B3/24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导热铜基电子封装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u/石墨烯薄膜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铜箔、钛箔、石墨烯薄膜加工成直径30mm的圆片,然后使用打孔器在圆片上打孔;将上述打孔后的圆片在盐酸溶液中进行超声酸洗,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在烘干箱里进行烘干;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制得的圆片按照Cu‑Ti‑GN‑Ti的顺序进行装模;步骤三:步骤二中的模具提前预压10MPa后,置于烧结炉腔,进行烧结。本发明中层状材料选用Cu作为骨架保证了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Cu和石墨烯一起作为散热主体,使得层状材料的导热系数远高于纯铜。同时因为石墨烯密度低,仅为纯铜的十分之一,降低了层状材料的密度,适合轻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6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05151.6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50/451 , H01M50/431 , H01M50/489 , H01M50/403 , H01M10/052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F17/235 , C01F17/10 , C01B32/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空位含量调控的锂硫电池功能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催化材料,具有优异的储/放氧能力。高温下CeO2在不同气体气氛中会释放出不同量的氧,从而制得不同氧空位含量的CeO2‑x。将制备获得的不同氧空位含量的CeO2‑x/CNT复合材料用作锂/钠‑硫电池的隔膜功能层,一方面,交织网状的CNT能够提供良好的电子电导,同时对多硫化物具有物理阻挡作用;另一方面,CeO2‑x能够对迁移至隔膜表面的多硫化物进行高效吸附并催化加速其双向可逆转化,从而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因此基于CeO2‑x/CNT功能隔膜所组装的锂硫电池表现出高比容量、优异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20177.7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热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磷掺杂钴铝/碳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材料和应用,包括:采用六水合氯化钴、六水合氯化铝、尿素和去离子水经过水热反应,制得钴铝双氢氧化物;采用乙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制得的钴铝双氢氧化物进行改性处理,制得改性钴铝双氢氧化物;采用次亚磷酸钠、改性钴铝双氢氧化物、去离子水和明胶经过第一水浴反应,制得第三前驱溶液;采用甲醛、单宁酸和第三前驱溶液经过第二水浴反应以及冷冻和干燥,在氮气气氛中对制得的次亚磷酸钠/改性钴铝双氢氧化物/气凝胶复合物进行碳化处理,制得磷掺杂钴铝/碳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可以制备填充量少、吸波强度大、热导率高的导热吸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7807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425514.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成本细晶粒自润滑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低成本细晶粒自润滑合金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20%~40%金刚石破碎粉、0.2%~2%氧化铋、39%~65%镍粉、8%~20%硅锰合金粉和5~25%硼硅铁。本发明通过在粉末混合物中同时添加氧化铋和金刚石破碎粉,一方面依靠金刚石破碎粉原位生成石墨相,另一方面通过氧化铋细化镍基合金组织。同时添加了镍粉、硅锰合金粉、硼硅铁形成熔点适中、成形较好的镍基耐磨合金。因此,高能束制备熔覆层成形良好,熔覆层组织中分布足量石墨相、晶粒细小,减摩耐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374745.9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2F1/1524 , C09K9/00 , B82Y2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镍纳米分级结构电致变色电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具有多孔超薄纳米片纳米线分级结构,纳米片平均厚度为10‑20nm,纳米线平均直径为5‑7nm。本发明利用一步水热法于FTO导电玻璃表面直接生长多孔超薄纳米片纳米线分级阵列,从而制备得到电致变色电容材料。本发明中氧化镍纳米片生长分布均匀,极细纳米线扎根于纳米片阵列表面,该材料具有优秀的可见光/红外双波段电致变色性能,可以在不同电压下实现透明和黑褐色的迅速可逆转变,具有优秀的电容性能,展现出双功能特性。这种纳米级分级结构氧化镍薄膜可用于电致变色智能窗和手机背壳等新型智能显示材料及智能变色储能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9372.7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材料的搅拌式电镀方法,首先需要对原始的导电粉体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接着利用直流电源对搅拌式电镀槽中粉体材料进行电镀;对电镀完成的导电粉体进行多次清洗,干燥,得到表面金属包覆性良好的导电粉体。本发明利用搅拌式电镀法制备表面金属包覆的导电粉体核壳结构,镀速快,材料表面前处理工艺简单,经济环保,能够进行大规模的运用。而且电镀液可以经过补充金属离子以实现循环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