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421B
公开(公告)日:1991-07-31
申请号:CN86100263
申请日:1986-01-16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4 , H01M2/0242 , H01M2/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蓄电池,它可降低电池单元间连接导体以及从负极接线片和正极接线片凸起的负极接线柱和正极接线柱的高度,即降低蓄电池的高度,从而可在减少制造费用的同时达到具有小电阻大输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86100263A
公开(公告)日:1986-08-13
申请号:CN86100263
申请日:1986-01-16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4 , H01M2/0242 , H01M2/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蓄电池,它可降低电池单元间连接导体以及从负极接线片和正极接线片凸起的负极接线柱和正极接线柱的高度,即降低蓄电池的高度,从而可在减少制造费用的同时达到具有小电阻大输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244170C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02105222.0
申请日:2002-02-21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5
Abstract: 提供一种稳定牢固的蓄电池接线端子结构,将一端板部连接在突出到蓄电池盖子外的极柱上的接线板导出板部固定在盖子上,当用螺栓螺母将外部导线紧固在该接线端子上时可防止接线板在大扭矩下发生倾斜、转动、扭曲、变形或翘起等情况。由连接在蓄电池的极柱H上的一端板部1a和从该极柱H向盖子C的切槽部D中导出的导出板部1b形成接线板1,该导出板部1b形成为具有螺栓插通孔3的水平板部1b1、和向下垂直弯曲成L形并具有螺栓插通孔4的垂直板部1b2,所述接线板1由垂直板部1b2安装在盖子面d1上,在垂直板部1b2的下板部6设置结合部将下板部6压入盖子C的嵌装孔8中,将结合部7卡止在对置内壁面8a、8b中。
-
公开(公告)号:CN1499657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15682.2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在蓄电池上部的排气结构。在该结构中,一排气室形成有一个入口,通过该入口导入蓄电池电池室中产生的气体,一个设置在排气室上部的第一出口,通过该出口气体被排放到蓄电池外部,一个设置在排气室底部并与电池室相通的第二出口,限定排气室的侧壁和底板。所述底板向第二出口倾斜。还包括多个板件,这些板件起阻拦包含在气体中的液体。各板件从一个侧壁伸出,使得其远端部分面对另一个侧壁,并在二者之间具有一个间隙,另外,各板件还向第二出口倾斜,使得被阻拦的液体被导入第二出口并返回到电池室。
-
公开(公告)号:CN1372337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2105222.0
申请日:2002-02-21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5
Abstract: 提供一种稳定牢固的蓄电池接线端子结构,将一端板部连接在突出到蓄电池盖子外的极柱上的接线板导出板部固定在盖子上,当用螺栓螺母将外部导线紧固在该接线端子上时可防止接线板在大扭矩下发生倾斜、转动、扭曲、变形或翘起等情况。由连接在蓄电池的极柱H上的一端板部1a和从该极柱H向盖子C的切槽部D中导出的导出板部1b形成接线板1,该导出板部1b形成为具有螺栓插通孔3的水平板部1b1、和向下垂直弯曲成L形并具有螺栓插通孔4的垂直板部1b2,所述接线板1由垂直板部1b2安装在盖子面d1上,在垂直板部1b2的下板部6设置结合部将下板部6压入盖子C的嵌装孔8中,将结合部7卡止在对置内壁面8a、8b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