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44170C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02105222.0
申请日:2002-02-21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5
Abstract: 提供一种稳定牢固的蓄电池接线端子结构,将一端板部连接在突出到蓄电池盖子外的极柱上的接线板导出板部固定在盖子上,当用螺栓螺母将外部导线紧固在该接线端子上时可防止接线板在大扭矩下发生倾斜、转动、扭曲、变形或翘起等情况。由连接在蓄电池的极柱H上的一端板部1a和从该极柱H向盖子C的切槽部D中导出的导出板部1b形成接线板1,该导出板部1b形成为具有螺栓插通孔3的水平板部1b1、和向下垂直弯曲成L形并具有螺栓插通孔4的垂直板部1b2,所述接线板1由垂直板部1b2安装在盖子面d1上,在垂直板部1b2的下板部6设置结合部将下板部6压入盖子C的嵌装孔8中,将结合部7卡止在对置内壁面8a、8b中。
-
公开(公告)号:CN1499657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15682.2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在蓄电池上部的排气结构。在该结构中,一排气室形成有一个入口,通过该入口导入蓄电池电池室中产生的气体,一个设置在排气室上部的第一出口,通过该出口气体被排放到蓄电池外部,一个设置在排气室底部并与电池室相通的第二出口,限定排气室的侧壁和底板。所述底板向第二出口倾斜。还包括多个板件,这些板件起阻拦包含在气体中的液体。各板件从一个侧壁伸出,使得其远端部分面对另一个侧壁,并在二者之间具有一个间隙,另外,各板件还向第二出口倾斜,使得被阻拦的液体被导入第二出口并返回到电池室。
-
公开(公告)号:CN1372337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2105222.0
申请日:2002-02-21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5
Abstract: 提供一种稳定牢固的蓄电池接线端子结构,将一端板部连接在突出到蓄电池盖子外的极柱上的接线板导出板部固定在盖子上,当用螺栓螺母将外部导线紧固在该接线端子上时可防止接线板在大扭矩下发生倾斜、转动、扭曲、变形或翘起等情况。由连接在蓄电池的极柱H上的一端板部1a和从该极柱H向盖子C的切槽部D中导出的导出板部1b形成接线板1,该导出板部1b形成为具有螺栓插通孔3的水平板部1b1、和向下垂直弯曲成L形并具有螺栓插通孔4的垂直板部1b2,所述接线板1由垂直板部1b2安装在盖子面d1上,在垂直板部1b2的下板部6设置结合部将下板部6压入盖子C的嵌装孔8中,将结合部7卡止在对置内壁面8a、8b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449822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510008257.2
申请日:2005-02-07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改进了相对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防溢液特性的蓄电池用液口塞。防溅体(2)是由在该筒状体(1)的周侧壁的下端部上以闭塞该开放面的状态结合的水平基板(2a)和在该水平基板(2a)上面沿其中心轴线竖立的支柱(2b)组成,在该支柱(2b)上有成对夹持该支柱(2b)相互对置朝上倾斜的防溅板(2c,2c)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多对,各对的朝上倾斜防溅板(2c,2c)下端缘间形成的通气用间隙(5)的位置相互错开设置,另一方面,在各对朝上倾斜防溅板(2c,2c)的上端板部和该筒状体的周侧壁内表面之间则形成有三角形的空间部(4,4)。
-
公开(公告)号:CN1728416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08257.2
申请日:2005-02-07
Applicant: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改进了相对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防溢液特性的蓄电池用液口塞,它是由在下部有开口部1c的有顶筒状体1和装于此筒体(1)内的防溅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此防溅体(2)是由在该筒状体(1)的周侧壁的下端部上以闭塞该开放面的状态结合的水平基板(2a)和在该水平基板(2a)上面沿其中心轴线竖立的支柱(2b)组成,在该支柱(2b)上有一对夹持该支柱(2b)相互对置朝上倾斜的防溅板(2c,2c),它们于上下方向隔所需间隔设置着至少三对,在上下方向中位于各相对上段的一对朝上倾斜防溅板(1c,1c)的对置方向同位于下段的一对朝上倾斜防溅板(2c,2c)的对置方向相互错开配置,此各对的朝上倾斜防溅板(2c,2c)与在下端缘间夹持该支柱(2b)而形成的通气用间隙(5)的位置相互错开设置,另一方面,在各段之中于对置的一对朝上倾斜防溅板(2c,2c)的上端板部和该筒状体的周侧壁内表面之间则形成有三角形的空间部(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