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定位孔棒材的全自动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951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00452.9

    申请日:201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定位孔棒材的全自动加工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机台、夹持机构、进钻机构和装卸料机构,夹持机构设有能够夹持棒材并旋转的双筒夹主轴夹座;二个进钻机构呈对称分布方式设在处于工作位状态的夹持机构的两边;两个进钻机构的前端分别装有能够向夹持机构方向推进的中心钻,以实现从旋转棒材的两端对顶钻孔,装卸料机构由二个棒材托台和一个推料机构构成,推料机构具有一个能够向夹持机构方向推进的推动杆,以将所述其中一个棒材托台上的棒材推入夹持机构的双筒夹主轴夹座中,同时将双筒夹主轴夹座中的原有棒材推到另一个棒材托台上。本发明既能够保证带定位孔棒材的加工精度符合要求,又能实现全自动取放料,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一种带定位孔棒材的全自动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951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00452.9

    申请日:201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定位孔棒材的全自动加工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机台、夹持机构、进钻机构和装卸料机构,夹持机构设有能够夹持棒材并旋转的双筒夹主轴夹座;二个进钻机构呈对称分布方式设在处于工作位状态的夹持机构的两边;两个进钻机构的前端分别装有能够向夹持机构方向推进的中心钻,以实现从旋转棒材的两端对顶钻孔,装卸料机构由二个棒材托台和一个推料机构构成,推料机构具有一个能够向夹持机构方向推进的推动杆,以将所述其中一个棒材托台上的棒材推入夹持机构的双筒夹主轴夹座中,同时将双筒夹主轴夹座中的原有棒材推到另一个棒材托台上。本发明既能够保证带定位孔棒材的加工精度符合要求,又能实现全自动取放料,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一种精确取放脆性圆柱形棒材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946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01647.5

    申请日:201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取放脆性圆柱形棒材的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一导正部件、至少一个风琴式吸盘、一真空发生器和一上下移动机构,该导正部件具有槽口向下的V形通槽,风琴式吸盘装在导正部件的V形通槽的顶部,真空发生器通过管道与所述风琴式吸盘相连通,该上下移动机构的底端与导正部件相连接以带动所述导正部件上下移动。本发明利用V形通槽的导正性,风琴式吸盘的伸缩性,真空发生器产生的真空吸附力,既能够保证脆性棒材被精确取放,又能防止脆性棒材在取放过程中因位置不准而损伤。

    一种磨削机床的V块中心与工作头中心对中调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296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45288.1

    申请日:2014-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5/00 B24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削机床的V块中心与工作头中心对中调整的方法,是采用标准工装即标准块与标准棒,通过工作头上所夹持的标准棒与支撑油缸上所安装的标准块的配合,找出支撑油缸的最佳安装位置,并将支撑油缸固定好,然后去除标准块,在已确定好位置的支撑油缸上装配V块,并通过调节V块高低位置,完成V块中心与工作头中心同轴。本发明利用辅助定位的方法,并改变了传统的V块安装方式,使得调机人员可以轻松确定V块中心与工作头中心的位置,使得调机时间降到10分钟以内,调机效率是原来的10倍以上。

    一种精确取放脆性圆柱形棒材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946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01647.5

    申请日:201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取放脆性圆柱形棒材的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一导正部件、至少一个风琴式吸盘、一真空发生器和一上下移动机构,该导正部件具有槽口向下的V形通槽,风琴式吸盘装在导正部件的V形通槽的顶部,真空发生器通过管道与所述风琴式吸盘相连通,该上下移动机构的底端与导正部件相连接以带动所述导正部件上下移动。本发明利用V形通槽的导正性,风琴式吸盘的伸缩性,真空发生器产生的真空吸附力,既能够保证脆性棒材被精确取放,又能防止脆性棒材在取放过程中因位置不准而损伤。

    一种磨削机床的V块中心与工作头中心对中调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296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145288.1

    申请日:2014-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削机床的V块中心与工作头中心对中调整的方法,是采用标准工装即标准块与标准棒,通过工作头上所夹持的标准棒与支撑油缸上所安装的标准块的配合,找出支撑油缸的最佳安装位置,并将支撑油缸固定好,然后去除标准块,在已确定好位置的支撑油缸上装配V块,并通过调节V块高低位置,完成V块中心与工作头中心同轴。本发明利用辅助定位的方法,并改变了传统的V块安装方式,使得调机人员可以轻松确定V块中心与工作头中心的位置,使得调机时间降到10分钟以内,调机效率是原来的10倍以上。

    一种轴流运动方式气缸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14477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245707.X

    申请日:2013-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流运动方式气缸,包括缸筒、端盖、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和活塞装在缸筒内并由活塞将缸筒的内腔分成上、下腔体;活塞杆的上、下端头分别设有沿着轴线且不相连通的上、下走气通道,在活塞杆的里段的靠近活塞处分别设有沿着径向的上、下通道,其中,上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上走气通道和上腔体,下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下走气通道和下腔体。该结构通过对气缸走气孔结构的改进,使走气孔的气流方向沿着轴向流动,这样,就可以在气缸的使用中将将固定缸筒改为固定活塞杆,从而使得一些空间容量有限的机构能够方便地使用气缸;既能满足使用空间的合理要求,又能提高使用效率。

    一种铣刀的套环机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09933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245896.0

    申请日:2013-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铣刀的套环机构,包括一机台;机台中设有一上下通透的套环孔,机台上设有一沿着水平方向的推环槽,推环槽的一端连通于套环孔的上端,推环槽的另一端装有推环机构以便于能够将推环槽内的塑料环推至套环孔中;套环孔的上方装有压环机构以便于能够将套环孔中的塑料环压到铣刀中;所述套环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孔壁分为二部分,一部分与机台形成一体,另一部分为弹性复位结构以使得锥形孔的大小能够随弹性复位结构的位移而变化。本实用新型既能满足推环到位后塑料环在六个方向上实现同时定位,又能保证套环过程中塑料环能自动找正,从而消除侧翻或下翻现象,保证了铣刀不被损坏。

    一种检测机构旋转工作头

    公开(公告)号:CN202836530U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20392501.5

    申请日:2012-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检测机构旋转工作头,由控制电路、编码器、联轴器、双轴步进电机、刚性转轴、弹性夹头组件和夹头控制板配合压轮组成,压轮正对V块安装在机台上,压轮和V块之间留有容纳棒材的间隙,夹头控制板位于此间隙下方,弹性夹头组件插置在夹头控制板的松紧孔中,弹性夹头组件中心正对此间隙具有棒材插孔,弹性夹头组件下方通过夹套连接在第一联轴器的一端上,第一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刚性转轴与第二联轴器的一端连接,第二联轴器的另一端和第三联轴器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双轴步进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编码器连接在第三联轴器的另一端上,编码器和双轴步进电机与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检测,并提升检测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