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069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46914.1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漆装置,包括移动基座、剪叉式升降架、机械臂、控制器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移动基座、所述剪叉式升降架、所述机械臂以及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架配置于所述移动基座上,所述机械臂配置于所述剪叉式升降架;其中,所述移动基座在水平方向的四个侧面都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移动基座到喷漆位置的距离;所述机械臂上设置有用以检测喷漆状态的摄像头以及用以喷漆的喷头。本发明自动寻找/跟踪墙面,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通过升降架与机械臂的结合,极大提高使用范围,而且成本低、智能检测,极大提高喷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93650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75637.4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乳酸抗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对层状粘土LDHs进行酸活化处理。然后在酸活化LDHs的表面形成单宁酸和三价铁离子的有机包覆物,得到LDHs@TA-Fe(Ⅲ)。将谷胱甘肽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得到纳米银前驱体,LDHs@TA-Fe(Ⅲ)与纳米银前驱体反应得到纳米银负载改性层状粘土。最后将纳米银负载改性层状粘土与聚乳酸混合成膜,得到聚乳酸抗菌薄膜,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03356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019234.6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10 , C08G63/08 , C08G63/16 , C08G63/78 , C08G63/823 , C08G63/85 , C08J5/18 , C08J2367/04 , C08K3/26 , C08K2201/011 , C08L2201/06 , C08L2203/16 ,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性纳米粒子增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薄膜制备方法,通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预聚体的末端羟基引发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得到PCL‑b‑PBS‑b‑PCL三嵌段脂肪族聚酯共聚物(PCL‑PBS‑PCL),利用无机纳米粒子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表面羟基引发ɛ‑CL开环原位接枝聚合制备出PCL原位接枝改性LDHs(LDHs‑g‑PCL),然后将PCL‑PBS‑PCL与LDHs‑g‑PCL以一定比例溶于二甲基甲酰胺,浇铸于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烘箱中蒸发溶液得到厚度均匀薄膜。还公开了通过该制备方法制成的复合薄膜产品。本发明复合薄膜不仅阻隔性能显著提高,而且表现出显著的增强增韧作用,可用于环保可降解包装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936505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1175637.4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乳酸抗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对层状粘土LDHs进行酸活化处理。然后在酸活化LDHs的表面形成单宁酸和三价铁离子的有机包覆物,得到LDHs@TA‑Fe(Ⅲ)。将谷胱甘肽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得到纳米银前驱体,LDHs@TA‑Fe(Ⅲ)与纳米银前驱体反应得到纳米银负载改性层状粘土。最后将纳米银负载改性层状粘土与聚乳酸混合成膜,得到聚乳酸抗菌薄膜,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6994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31183.2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乳酸-聚吡咯/银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获取PLA薄膜;配制AgNO3水溶液,将所述PLA薄膜放于所述AgNO3水溶液中进行浸泡吸附;配制Py单体溶液,将Py单体溶液倒入所述混合液中,Ag3+引发Py单体在所述PLA薄膜表面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得到复合抗菌薄膜。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和抗菌性能。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聚乳酸-聚吡咯/银复合抗菌薄膜,包括PLA薄膜基体以及覆盖在所述PLA薄膜基体的表面PPy/Ag复合抗菌涂层。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在PLA活性包装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25415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578905.0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90/12 , C08K9/12 , B65D65/466 , C08J5/18 , C08J2367/04 , C08K3/22 , C08K7/00 , C08K9/10 , C08K2201/011 , C08L2201/06 , C08L2201/14 , C08L2203/16 ,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隔性增韧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通过高温水热法得到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将LDHs分散于水中,加入单宁酸水溶液,吸附后,再加入铁盐溶液得到反应液,快速得到改性LDHs(LDHs@TA‑Fe(Ⅲ))。将改性LDHs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乳酸,升温搅拌溶解,然后转移至成膜设备中,干燥成膜。单宁酸(TA)和铁离子在LDHs表面发生吸附沉积和螯合作用,形成TA‑Fe3+包覆LDHs的核壳结构。制得的聚乳酸薄膜表现出显著的阻隔性和增韧作用,LDHs@TA‑Fe(Ⅲ)与PLA表现出更好的相容性和界面作用,提高了PLA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15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130323.6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老化耐迁移增塑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二价金属盐、三价金属盐和沉淀剂通过高温水热法制得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将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ε‑己内酯混合后得到反应物,开环聚合反应得到改性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将聚氯乙烯和改性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熔融共混得到改性聚氯乙烯。制得的材料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抗紫外光老化、柔韧性等优点,特别是无机纳米粒子稳固地固定在基材中,限制增塑剂分子的迁移,改善了无机纳米粒子在基材中的分散性,延长了聚氯乙烯材料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抗老化耐迁移增塑聚氯乙烯材料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6994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1231183.2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乳酸‑聚吡咯/银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获取PLA薄膜;配制AgNO3水溶液,将所述PLA薄膜放于所述AgNO3水溶液中进行浸泡吸附;配制Py单体溶液,将Py单体溶液倒入所述混合液中,Ag+引发Py单体在所述PLA薄膜表面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得到复合抗菌薄膜。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和抗菌性能。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聚乳酸‑聚吡咯/银复合抗菌薄膜,包括PLA薄膜基体以及覆盖在所述PLA薄膜基体的表面PPy/Ag复合抗菌涂层。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在PLA活性包装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152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130323.6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老化耐迁移增塑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二价金属盐、三价金属盐和沉淀剂通过高温水热法制得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将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ε‑己内酯混合后得到反应物,开环聚合反应得到改性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将聚氯乙烯和改性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熔融共混得到改性聚氯乙烯。制得的材料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抗紫外光老化、柔韧性等优点,特别是无机纳米粒子稳固地固定在基材中,限制增塑剂分子的迁移,改善了无机纳米粒子在基材中的分散性,延长了聚氯乙烯材料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抗老化耐迁移增塑聚氯乙烯材料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115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30322.1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韧耐增塑剂迁移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增韧耐增塑剂迁移聚氯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高温水热法制备得到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用多巴胺、盐酸多巴胺或多巴胺衍生物对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聚多巴胺修饰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最后将聚氯乙烯、增塑剂、稳定剂和聚多巴胺修饰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熔融共混得到改性聚氯乙烯。制备得到的材料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增韧、耐增塑剂迁移等优点,并且改善了无机纳米粒子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此外,聚多巴胺能够保护聚合物基体在UV光照过程中发生降解,提高聚氯乙烯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延长了聚氯乙烯材料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