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54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31015.3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KPI指标的实时序列流,并对KPI指标的实时序列流进行截窗处理以获取KPI指标的实时序列向量;将KPI指标的实时序列向量与预先训练好的KPI指标的正常属性向量进行K-S分布检验,以判断KPI指标的实时序列向量是否分布正常;当所有KPI指标中任意一个KPI指标的实时序列向量分布出现异常时,将所有KPI指标在K-S分布检验时的偏差值按顺序排列以构成偏差值向量;采用新型引力聚类模型,根据偏差值向量获取与偏差值向量相似度最高的网络故障类别,并将网络故障类别作为网络故障诊断结果;从而无需人工介入即可实现网络故障的诊断过程,大大提高了网络智能运维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723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089450.1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图信号与强化学习的超密集无线网络功率分配方法,方法包括:S1,获取无向图,并根据无向图构建邻接矩阵和权值矩阵;S2,计算每个顶点的干扰参数,并计算网络平滑度,以及根据网络平滑度计算网络环境参数;S3,对超密集无线网络的功率进行再次分配,并计算再次分配后的网络环境参数,以及根据该网络环境参数计算回报函数值;S4,根据该回报函数值进行再次分配,并计算再次分配后的网络环境参数,以及根据该网络环境参数计算回报函数值;重复步骤S4,直至得到最大累积回报函数值,停止超密集无线网络功率分配;从而实现在超密集无线网络中进行自组织、自优化的功率分配,进而降低超密集无向网络的干扰程度,有效提高网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95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031015.3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KPI指标的实时序列流,并对KPI指标的实时序列流进行截窗处理以获取KPI指标的实时序列向量;将KPI指标的实时序列向量与预先训练好的KPI指标的正常属性向量进行K‑S分布检验,以判断KPI指标的实时序列向量是否分布正常;当所有KPI指标中任意一个KPI指标的实时序列向量分布出现异常时,将所有KPI指标在K‑S分布检验时的偏差值按顺序排列以构成偏差值向量;采用新型引力聚类模型,根据偏差值向量获取与偏差值向量相似度最高的网络故障类别,并将网络故障类别作为网络故障诊断结果;从而无需人工介入即可实现网络故障的诊断过程,大大提高了网络智能运维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3929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0966175.0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束分配的干扰协调方法、介质、设备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宏微异构网络中每个用户的波束信息;根据波束信息获取每个微小区中每个用户的工作波束与该微小区中其他用户的工作波束之间的正交关系,并根据正交关系判断每个用户的工作波束与其他用户的工作波束是否均正交;如果否,则根据波束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存在多个可用波束;如果是,则获取每个可用波束所对应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并根据每个可用波束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和每个可用波束与其他用户的工作波束之间的正交关系对该用户的工作波束进行选择;能够有效减少宏微异构网络下波束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提升网络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90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48469.1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由于目标扩展单元是与匹配用户设备集的服务远端单元连接的一个扩展单元,这样主机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只需要通过该目标扩展单元将数据通过与其连接的服务远端单元组进行传输,而不是与所有远端单元组进行数据传输,使得主机单元与扩展单元/远端单元之间的前传带宽大大降低,从降低主机单元基带的设计成本,另外,主机单元预先对可以共用相同时频资源的用户设备进行了匹配,对匹配用户设备集只需要分配相同的时频资源即可,大大提高空口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78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48589.1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主机单元、扩展单元、基站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基站系统,基站系统包括:主机单元、多个扩展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主机单元与多个扩展单元通信连接,多个扩展单元中各扩展单元均与至少一个远端单元通信连接;包括:主机单元根据从多个扩展单元分别接收的上行信号,从多个扩展单元中确定用户设备对应的目标扩展单元;各扩展单元发送的上行信号用于指示扩展单元连接的远端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状况;向目标扩展单元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扩展单元将从远端单元接收到的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发送至主机单元;接收目标扩展单元发送的上行数据。采用本方法可以降低对前传带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7569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229976.9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第二基站向备份协同基站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发送备份请求消息,并接收各第一基站根据备份请求消息返回的备份应答消息,然后根据备份应答消息与备份协同基站列表中的第一基站进行UE数据互相备份,由于根据该方法,第二基站和其他第一基站进行了UE数据的互相备份,使得在超密集组网系统下,每个UE数据都在另一个基站中存有备份,当某个基站出现异常或者关闭,其覆盖范围内的UE可以快速的被切换连接至其他备份有该UE数据的基站,继续通信业务,尤其是在5G的低时延高可靠应用场景下,基站之间对UE数据进行冗余数据备份可以大大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624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910001477.4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4B10/25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继网元设备、远端网元设备及光纤分布式系统,通过对中继网元设备、远端网元设备的功能进行改进,能够把多路天线信号通过模拟调制方式,调制到中频载波上,然后经过射频光电模块ROF转换,通过一根光纤实现多路天线信号传输及拉远,可以大幅度降低多天线高带宽通信系统的光纤分布式系统的成本以及施工难度,促进5G NR光纤分布式系统在室内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7284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36129.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主机单元通过对UE对应的多个服务远端单元组的信号传输质量数据和小区当前负荷的情况,完成对UE的待传输远端单元组的智能选择,并在选择的待传输远端单元组的上行数据信号目标扩展单元进行处理后,回传到主机单元。该方法中,由于主机单元实现了UE的上行服务远端单元组的智能选择,在小区负荷的不同情况确定出不同的待传输远端单元组,以保证边缘用户根据实际资源容量上传最大数据,大大提高远端单元组重叠覆盖下边缘用户的上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49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47532.X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功率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根据获取的分配信息,结合终端的第一上行最大发送功率,确定终端对多个连接下各基站的第二上行最大发送功率。该方法中,由于分配信息包括了业务承载类型、信道质量、业务量以及位置信息等,这样,在确定终端对多个连接下各基站的第二上行最大发送功率时,是将多个因素综合进行考虑的,可以更加精准的对各基站对应的需求功率进行确定,进而可以更加精确的确定终端对各基站的第二上行最大发送功率,避免了考虑因素片面引起基站的上行最大发送功率分配不合理,大大提高了终端的功率利用率以及业务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