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材料红外光谱的纳米位移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7158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887387.1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材料红外光谱的纳米位移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涉及位移传感器件。所述基于超材料红外光谱的纳米位移传感器设有位移输入模块和超材料传感模块,所述超材料传感模块从下至上设有校准石墨烯层、支撑衬底层、周期阵列、中间介电层和传感石墨烯层;待测物体通过位移输入模块驱动传感石墨烯层上下移动,从而改变中间介电层的厚度;通过外部红外光谱设备观察传感谱线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即可确定待测物体纳米量级位移。检测方法:(1)传感器校准;(2)状态归零;(3)位移输入;(4)信号读取;(5)结果分析,根据谱线‑位置传感换算曲线得出待测物体纳米量级位移。

    基于半桥串联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6786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045515.7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桥串联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锂电池管理系统由依次串联的N个半桥模块组成,通过控制各个模块半桥开关器件的开闭,控制电池电流流向与母线电压,其中锂电池均衡控制策略,运用闭环控制获得基本控制占空比,在获得基本控制占空比后,根据各电池电量状况,旁路或锁定接入电量过低或过高的模块,同时重新计算分配其余模块的控制占空比,从而在保证等效两电平输出前提下,实现快速的电池电量的均衡控制。

    直交流混合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9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710048175.3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直交流混合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策略,包括光伏发电单元、市电电网、储能单元、新型交流不间断变换器、电容单元、直流负载、交流负载和监控单元,所述光伏发电单元通过一第一单向DC/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市电电网通过一双向AC/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储能单元通过一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直流负载通过一第二单向DC/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新型交流不间断变换器输入端连接至直流母线和市电电网,输出端连接所述交流负载;所述电容单元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监控单元通信连接双向AC/DC变换器,实现上级电网对微电网的调度;通过新型交流不间断变换器维持交流负载长时间不间断运行。

    新型直交流混合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48175.3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直交流混合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策略,包括光伏发电单元、市电电网、储能单元、新型交流不间断变换器、电容单元、直流负载、交流负载和监控单元,所述光伏发电单元通过一第一单向DC/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市电电网通过一双向AC/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储能单元通过一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直流负载通过一第二单向DC/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新型交流不间断变换器输入端连接至直流母线和市电电网,输出端连接所述交流负载;所述电容单元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监控单元通信连接双向AC/DC变换器,实现上级电网对微电网的调度;通过新型交流不间断变换器维持交流负载长时间不间断运行。

    一种基于超材料红外光谱的纳米位移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715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87387.1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材料红外光谱的纳米位移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涉及位移传感器件。所述基于超材料红外光谱的纳米位移传感器设有位移输入模块和超材料传感模块,所述超材料传感模块从下至上设有校准石墨烯层、支撑衬底层、周期阵列、中间介电层和传感石墨烯层;待测物体通过位移输入模块驱动传感石墨烯层上下移动,从而改变中间介电层的厚度;通过外部红外光谱设备观察传感谱线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即可确定待测物体纳米量级位移。检测方法:(1)传感器校准;(2)状态归零;(3)位移输入;(4)信号读取;(5)结果分析,根据谱线-位置传感换算曲线得出待测物体纳米量级位移。

    一种射频脉冲控制的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378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34894.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射频脉冲控制的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方法,涉及磁共振成像方法。提供易于控制k空间扩频的一种射频脉冲控制的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方法。射频脉冲对k空间扩频;随机欠采;图像重建。在磁共振成像中,相位编码方向施加线性调频的射频脉冲来控制磁共振成像数据空间的能量扩散。对扩频后的成像数据进行随机欠采,降低采样时间。对欠采数据,利用提出的快速重建算法进行图像的稀疏重建。由于采用射频脉冲序列来进行k空间扩频,相较于用匀场线圈的k空间扩频可控性能更好。通过采用随机欠采磁共振信号和图像重建算法,达到降低成像时间、加快磁共振成像的目的。

    可重构模式转换与多模DPSK解调的微纳器件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184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558123.7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可重构模式转换与多模DPSK解调的微纳器件及方法,涉及模分复用光通信技术领域。所述微纳器件包括光功率分配器、时延单元、可重构模式转换器和模式解复用器。多模DPSK信号经过光功率分配器均分成两路,两路信号通过时延单元调整后存在一个bit位的延时差,再送入可重构模式转换器进行模式转换,最后通过模式解复用器进行解复用,得到解调后的开关键控信号。可重构模式转换器通过相移器对转换功能进行重构,对不同相位差的输入信号实施不同的模式转换对。可实现光的多模可重构并行转换与多模DPSK并行解调,提高功能的灵活性,降低器件体积和解调器组件数量,对片上光系统的进一步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半桥串联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678697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5515.7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桥串联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锂电池管理系统由依次串联的N个半桥模块组成,通过控制各个模块半桥开关器件的开闭,控制电池电流流向与母线电压,其中锂电池均衡控制策略,运用闭环控制获得基本控制占空比,在获得基本控制占空比后,根据各电池电量状况,旁路或锁定接入电量过低或过高的模块,同时重新计算分配其余模块的控制占空比,从而在保证等效两电平输出前提下,实现快速的电池电量的均衡控制。

    一种射频脉冲控制的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378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534894.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射频脉冲控制的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方法,涉及磁共振成像方法。提供易于控制k空间扩频的一种射频脉冲控制的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方法。射频脉冲对k空间扩频;随机欠采;图像重建。在磁共振成像中,相位编码方向施加线性调频的射频脉冲来控制磁共振成像数据空间的能量扩散。对扩频后的成像数据进行随机欠采,降低采样时间。对欠采数据,利用提出的快速重建算法进行图像的稀疏重建。由于采用射频脉冲序列来进行k空间扩频,相较于用匀场线圈的k空间扩频可控性能更好。通过采用随机欠采磁共振信号和图像重建算法,达到降低成像时间、加快磁共振成像的目的。

    一种核磁共振原位检测加气样品池

    公开(公告)号:CN1130301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0182681.8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原位检测加气样品池,包括进气管、变径三通、排气管、外套、样品管转接头、进气转接头、气针转接头、固定护套、稳定套、若干条气针、以及样品管;所述气针为毛细管状,所述气针的部分侧壁设有若干微孔;所述气针固定在所述气针转接头、所述固定护套和所述稳定套;所述气针的微孔位于所述样品管内。本发明的核磁共振原位检测加气样品池能够在原位加气核磁共振检测中提高加气稳定性,减少对静磁场均匀性干扰,从而提高原位反应效率和信号灵敏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