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枝节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81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910916455.0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基于分形枝节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及应用,属于波导与传输线技术领域。包括导波结构,所述导波结构上设有周期性分形枝节,所述周期性分形枝节分布在导波结构的单侧或双侧,所述周期性分形枝节采用十字分形、Cantor形、T形、Minkowski形、Koch形、Moore curve形、Sierpinski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波结构采用微带线、共面波导、带状线、槽线、鳍线、单导体传输线中的至少一种。人工设计方便、灵活,通过尺度变换,放大、缩小枝节单元结构尺寸及迭代次数,能够用于微波、毫米波、或太赫兹波段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电磁波单路或多路的传输,在微波毫米波及太赫兹电路、器件与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基于分形枝节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8133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916455.0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基于分形枝节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及应用,属于波导与传输线技术领域。包括导波结构,所述导波结构上设有周期性分形枝节,所述周期性分形枝节分布在导波结构的单侧或双侧,所述周期性分形枝节采用十字分形、Cantor形、T形、Minkowski形、Koch形、Moore curve形、Sierpinski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波结构采用微带线、共面波导、带状线、槽线、鳍线、单导体传输线中的至少一种。人工设计方便、灵活,通过尺度变换,放大、缩小枝节单元结构尺寸及迭代次数,能够用于微波、毫米波、或太赫兹波段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电磁波单路或多路的传输,在微波毫米波及太赫兹电路、器件与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海洋中含细菌叶绿素的微生物的准确定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10096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78730.4

    申请日:2005-06-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焦念志 张瑶 陈瑶

    Abstract: 海洋中含细菌叶绿素的微生物的准确定量方法,涉及一种微生物的定量方法,提供一种新的能对海洋中含细菌叶绿素的微生物进行准确定量的方法,其步骤为样品预过滤、固定、双链DNA荧光染料染色、过滤并制片;用配有红敏的电子耦合组件照相机和汞灯的落式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以3组不同的荧光激发块分别对同一视野的红外、蓝细菌和双链DNA荧光染料图像进行观察和拍照;显微聚焦后,进行红外、蓝细菌和双链DNA荧光染料图像时间序列上的获取图像;对图像中的细胞进行识别和分析,并获得新的二元数字化图像;计算:由红外图像、蓝细菌图像、染料图像、二元数字化图像,得海洋中含细菌叶绿素的微生物的丰度。

    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宽带可调吸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01943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592098.3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宽带可调吸波器,涉及吸波器。呈三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周期性网状石墨烯层、介质层和金属层;所述周期性网状石墨烯层的单元结构,横向周期为Px,纵向周期为Py,石墨烯宽度具有连续渐变调制的特点,周期性网状石墨烯层的边缘具有正弦型、余弦型、抛物线型、椭圆型或其它能够实现石墨烯宽度渐变调制的曲线,且其最大宽度Wmax与Px一致,最小宽度为Wmin介于0和Px之间;所述介质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等绝缘体,介质层的厚度td与吸波频段相关;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金或银等良导体,金属层的厚度tm大于入射波的趋肤深度。能实现对太赫兹波的宽带强吸收,在大范围内调节入射宽带太赫兹波的吸收率,结构简单。

    球形棕囊藻的培养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67610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710326439.7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郑天凌 陈瑶 郑伟

    Abstract: 球形棕囊藻的培养方法,涉及赤潮藻。将培养到对数期的有菌球形棕囊藻藻液接入无菌f/2培养基中,在含f/2的三角瓶中接入藻种培养;将藻液全部接入含无菌f/2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到对数期;将藻液全部接入含处理后海水的已消毒养藻缸中,加入营养盐:10mL溶液1,5mL溶液2,1mL溶液3;光照周期12h/12h,通气量为9L/min条件下培养,早晚各监测荧光值,荧光强度100对应细胞个数1000个/μL;生长一天后,向养藻缸中添加处理后海水6L,与等量的营养盐。早晚各监测一次波长440/680nm处的荧光值;每天向养藻缸中添加20mL溶液1;早晚各监测荧光值,直到长至细胞浓度。

    原绿球藻的显微定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36913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510078720.0

    申请日:2005-06-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焦念志 张瑶 陈瑶

    Abstract: 原绿球藻的显微定量方法,涉及一种海洋浮游植物的定量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基于时间序列观察、自动成像和数字化分析的落式荧光显微镜法对海洋浮游植物原绿球藻的定量方法。提供一利原绿球藻计数方法,其步骤为样品预过滤、固定、双链DNA荧光染料染色、过滤并制片;用配有红敏的电子耦合组件照相机和汞灯的落式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以2组不同的荧光激发块对同一视野蓝细菌和染料图像观察和拍照,显微聚焦后进行蓝细菌和双链DNA荧光染料图像时间序列上的获取图像;对图像中的细胞识别和分析,得新的二元数字化图像;计算:由双链DNA荧光染料图像、最初的蓝细菌图像、平台期的蓝细菌图像和二元数字化图像得原绿球藻的丰度。

    原绿球藻的显微定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10095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78720.0

    申请日:2005-06-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焦念志 张瑶 陈瑶

    Abstract: 原绿球藻的显微定量方法,涉及一种海洋浮游植物的定量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基于时间序列观察、自动成像和数字化分析的落式荧光显微镜法对海洋浮游植物原绿球藻的定量方法。提供一种原绿球藻计数方法,其步骤为样品预过滤、固定、双链DNA荧光染料染色、过滤并制片:用配有红敏的电子耦合组件照相机和汞灯的落式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以2组不同的荧光激发块对同一视野蓝细菌和染料图像观察和拍照,显微聚焦后进行蓝细菌和双链DNA荧光染料图像时间序列上的获取图像;对图像中的细胞识别和分析,得新的二元数字化图像;计算:由双链DNA荧光染料图像、最初的蓝细菌图像、平台期的蓝细菌图像和二元数字化图像得原绿球藻的丰度。

    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宽带可调吸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01943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92098.3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宽带可调吸波器,涉及吸波器。呈三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周期性网状石墨烯层、介质层和金属层;所述周期性网状石墨烯层的单元结构,横向周期为Px,纵向周期为Py,石墨烯宽度具有连续渐变调制的特点,周期性网状石墨烯层的边缘具有正弦型、余弦型、抛物线型、椭圆型或其它能够实现石墨烯宽度渐变调制的曲线,且其最大宽度Wmax与Px一致,最小宽度为Wmin介于0和Px之间;所述介质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等绝缘体,介质层的厚度td与吸波频段相关;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金或银等良导体,金属层的厚度tm大于入射波的趋肤深度。能实现对太赫兹波的宽带强吸收,在大范围内调节入射宽带太赫兹波的吸收率,结构简单。

    球形棕囊藻的培养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6761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26439.7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郑天凌 陈瑶 郑伟

    Abstract: 球形棕囊藻的培养方法,涉及赤潮藻。将培养到对数期的有菌球形棕囊藻藻液接入无菌f/2培养基中,在含f/2的三角瓶中接入藻种培养;将藻液全部接入含无菌f/2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到对数期;将藻液全部接入含处理后海水的已消毒养藻缸中,加入营养盐:10mL溶液1,5mL溶液2,1mL溶液3;光照周期12h/12h,通气量为9L/min条件下培养,早晚各监测荧光值,荧光强度100对应细胞个数1000个/μL;生长一天后,向养藻缸中添加处理后海水6L,与等量的营养盐。早晚各监测一次波长440/680nm处的荧光值;每天向养藻缸中添加20mL溶液1;早晚各监测荧光值,直到长至细胞浓度。

    基于分形枝节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

    公开(公告)号:CN210640347U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21620654.9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基于分形枝节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属于波导与传输线技术领域。包括导波结构,所述导波结构上设有周期性分形枝节,所述周期性分形枝节分布在导波结构的单侧或双侧,所述周期性分形枝节采用十字分形、Cantor形、T形、Minkowski形、Koch形、Moore curve形、Sierpinski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波结构采用微带线、共面波导、带状线、槽线、鳍线、单导体传输线中的至少一种。人工设计方便、灵活,通过尺度变换,放大、缩小枝节单元结构尺寸及迭代次数,能够用于微波、毫米波、或太赫兹波段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电磁波单路或多路的传输,在微波毫米波及太赫兹电路、器件与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