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575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10043.9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一种提高宽带OAM方向性的新方法,涉及人工电磁器件。提出一种三维缩放变换光学的方法,对变换前后的三维区域分别按立体角进行分割后,再对分割所得的对应子区域分别应用三维缩放变换光学;设计圆柱形会聚透镜,由虚拟空间中的蒙古包形区域变换而来,计算物理空间中圆柱形会聚透镜的材料参数,并在会聚透镜工作在单频点时,分别仿真其填充材料为磁性和非磁性时的会聚效果;验证会聚透镜工作在宽频带上的会聚效果;对所设计的会聚透镜提供一种可行的制作方法,先对会聚透镜进行分割并保证分割出的每段的材料是均匀的,然后填充介质材料,进行会聚特性进行验证;将会聚透镜置于产生OAM波束的天线阵的上方,即可提高宽带OAM方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54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032911.1
申请日:2016-01-19
IPC: H01P1/20
Abstract: 平面紧凑螺旋型三模滤波器,涉及微波滤波器。设有介质基板、两个端点接地的螺旋型谐振器、接地过孔、谐振器中心向顶部延伸的T型枝节微带线、谐振器中心向底部延伸的T型枝节微带线、耦合线、馈线和接地板;两个端点接地的螺旋型谐振器、谐振器中心向顶部延伸的T型枝节微带线、谐振器中心向底部延伸的T型枝节微带线、耦合线、馈线设在介质基板上表面,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紧贴接地板,接地板完全覆盖介质基板的下表面,两个端点接地的螺旋型谐振器的两个端点通过接地过孔与接地板连接,接地板外接同轴线外导体,馈线的一端接耦合线的端点,馈线的另一端外接同轴线内导体。设计简单,结构紧凑,中心频率及其通带都可调,易于制作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42658.3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间距可控的大规模超稀疏平面阵列快速布局方法,所述布局方法分为未限制最小间距的初步优化和限制最小间距的校正优化两步:S01:在初步优化中,采用密集栅格的阵列布局,随机初始化阵元激励,并且提出一种快速综合栅格间距不等于半波长的阵列优化算法,即迭代的Chirp-z变换(Iterative Chirp-z transform,ICZT);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改进的ICZT进行低副瓣电平综合,引入填充因子的概念,逐渐减少阵元数目达到稀疏阵列的目的,并且改进迭代终止的条件,得到稀疏率尽可能低的阵列布局;S02:在校正优化中,提出抛弃指数的概念,进一步丢弃阵元以满足阵元间距约束。本发明完成了最小间距可控的大规模超稀疏平面阵列的快速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605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610895961.2
申请日:2016-10-14
IPC: H01P1/20
Abstract: 基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的双工器,涉及发送接收双工器。设有上层微带结构、中间层介质基板和底层接地板;上层微带结构包括三条输入输出馈线、第一、二信道的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以及分布于第一、二信道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上半周附近的耦合线和耦合线终端的方形接地贴片,耦合线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间存在缝隙,并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上方中心处通过方形接地贴片与底层接地板相连;馈线一端接耦合线并呈直角型结构,馈线另一端接同轴线缆内导体;中间层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紧贴上层微带结构和底层接地板,底层接地板覆盖中间层介质基板下表面,底层接地板接同轴线缆外导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2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26094.5
申请日:2017-05-10
IPC: H01P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线耦合结构的四路滤波型功分器,涉及微波无源器件。其五条输入输出馈线由微带线构成,微带线串联阶跃阻抗结构,分成上下对称的两条支路,每条支路由三线耦合结构、金属化过孔接地结构、弯折微带线、二路功分结构及接在两个三线耦合结构之间的一个隔离电阻和接在二路功分结构中的两个隔离电阻组成;阶跃阻抗结构包括两节特性阻抗不同的矩形微带线串联在电路中,三线耦合结构包括三条宽度相同的微带线,三条微带线互相平行靠近且间隙相同,在三线耦合结构中间微带线末端接有金属化过孔接地结构;弯折微带线接在三线耦合结构一端,二路功分结构包括并联接在弯折微带线之后的两条支路微带线及连接在两条微带线末端之间的隔离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811042658.3
申请日:2018-09-07
IPC: G06F30/392 , G06F17/14 , H01Q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间距可控的大规模超稀疏平面阵列快速布局方法,所述布局方法分为未限制最小间距的初步优化和限制最小间距的校正优化两步:S01:在初步优化中,采用密集栅格的阵列布局,随机初始化阵元激励,并且提出一种快速综合栅格间距不等于半波长的阵列优化算法,即迭代的Chirp‑z变换(Iterative Chirp‑z transform,ICZT);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改进的ICZT进行低副瓣电平综合,引入填充因子的概念,逐渐减少阵元数目达到稀疏阵列的目的,并且改进迭代终止的条件,得到稀疏率尽可能低的阵列布局;S02:在校正优化中,提出抛弃指数的概念,进一步丢弃阵元以满足阵元间距约束。本发明完成了最小间距可控的大规模超稀疏平面阵列的快速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578980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139716.9
申请日:2016-03-11
IPC: H01P3/18
Abstract: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太赫兹波导,涉及太赫兹波导。设有介质基底,在介质基底上设有金属薄膜传输线,所述金属薄膜传输线为周期性支节加载的金属薄膜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所述金属薄膜传输线设在介质基底的单侧或双侧,金属薄膜传输线用于引导具有极强局域场束缚性能的太赫兹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所述金属薄膜传输线的周期单元结构由中心条带结构通过加载人工设计支节结构组成;所述人工设计支节结构由两条金属条带构成,形成L型、T型等形状,可单独加载于中心条带结构一侧,或可采用对称、反对称、偏移对称等方式加载于中心条带结构两侧,人工设计支节结构在波导传输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周期单元结构的单元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584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1310043.9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一种提高宽带OAM方向性的新方法,涉及人工电磁器件。提出一种三维缩放变换光学的方法,对变换前后的三维区域分别按立体角进行分割后,再对分割所得的对应子区域分别应用三维缩放变换光学;设计圆柱形会聚透镜,由虚拟空间中的蒙古包形区域变换而来,计算物理空间中圆柱形会聚透镜的材料参数,并在会聚透镜工作在单频点时,分别仿真其填充材料为磁性和非磁性时的会聚效果;验证会聚透镜工作在宽频带上的会聚效果;对所设计的会聚透镜提供一种可行的制作方法,先对会聚透镜进行分割并保证分割出的每段的材料是均匀的,然后填充介质材料,进行会聚特性进行验证;将会聚透镜置于产生OAM波束的天线阵的上方,即可提高宽带OAM方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8173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450248.8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行耦合线首尾级联的全波长耦合双环形滤波器,该双环形滤波器由两个首尾级联的环形谐振器构成。通过两对3/4导波波长平行耦合线和一对1/4导波波长平行耦合线形成两个首尾级联耦合环,左右两对平行耦合线分别首尾级联在中间那一对平行耦合线的两端,从而保证两个环形谐振器均满足全波长耦合。该滤波器结构理论上在通带外可产生8个传输零点,由于输入输出采用源-负载交叉耦合的形式,可以额外产生1个传输零点,故而实际上该滤波器结构在带外产生9个传输零点,从而有效地实现高阻带抑制。整体的电路结构可以实现21.2%的带宽以及宽阻带,结构简单,仅为单层结构,体积小,易于与其他平面电路集成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60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5961.2
申请日:2016-10-14
IPC: H01P1/20
Abstract: 基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的双工器,涉及发送接收双工器。设有上层微带结构、中间层介质基板和底层接地板;上层微带结构包括三条输入输出馈线、第一、二信道的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以及分布于第一、二信道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上半周附近的耦合线和耦合线终端的方形接地贴片,耦合线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间存在缝隙,并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上方中心处通过方形接地贴片与底层接地板相连;馈线一端接耦合线并呈直角型结构,馈线另一端接同轴线缆内导体;中间层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紧贴上层微带结构和底层接地板,底层接地板覆盖中间层介质基板下表面,底层接地板接同轴线缆外导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