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94899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831446.3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120/32 , C08F8/44 , C08F8/32
Abstract: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微球的合成及表面改性方法,涉及一种固相载体表面改性方法。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偶氮二异丁腈、单体GMA加入装有乙醇和水混合溶剂的容器中,抽真空,充氮气,回流反应后,得乳白色液体;2)将步骤1)所得乳白色液体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呈白色固体粉末的PGMA微球;3)将步骤2)所得PGMA微球加入乙二胺和去离子水中回流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得呈白色固体粉末的PGMA‑NH2微球;4)将步骤3)所得PGMA‑NH2微球加入两性离子羧基甜菜碱的甲醇溶剂中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即得呈固体粉末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微球。分散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对微球的形貌影响较小,操作简便,反应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529489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31446.3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120/32 , C08F8/44 , C08F8/32
Abstract: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微球的合成及表面改性方法,涉及一种固相载体表面改性方法。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偶氮二异丁腈、单体GMA加入装有乙醇和水混合溶剂的容器中,抽真空,充氮气,回流反应后,得乳白色液体;2)将步骤1)所得乳白色液体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呈白色固体粉末的PGMA微球;3)将步骤2)所得PGMA微球加入乙二胺和去离子水中回流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得呈白色固体粉末的PGMA-NH2微球;4)将步骤3)所得PGMA-NH2微球加入两性离子羧基甜菜碱的甲醇溶剂中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即得呈固体粉末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微球。分散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对微球的形貌影响较小,操作简便,反应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68858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23365.4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距离变化信号输出的可卡因便携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1)装置搭建;(2)设计并合成可卡因核酸适体、链A和链B,并通过化学方法在链A、链B修饰上丙烯酰胺单体;(3)形成线状高分子聚合产物PS‑A、PS‑B;(4)将PS‑A、PS‑B、铂纳米颗粒、可卡因核酸适体链组装成水凝胶;(5)往水凝胶中加入可卡因样品液并于摇床上孵育反应;(6)吸取上清解胶液加入到含过氧化氢的检测装置的产气部分,迅速盖上管盖并连接长硅胶管,开始记时;(7)反应时间结束,拔下长硅胶管,用刻度尺测量染料移动距离,再结合标准曲线计算相应的可卡因浓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装置搭建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反应快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98934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223455.3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合成方法和及DNA快速偶联蛋白质的方法,涉及DNA快速偶联蛋白质。所述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的分子式为C28H46N3O6P。首先邻苯二醛羧酸衍生物(OPA‑COOH)与6‑氨基‑1‑己醇反应制备邻苯二醛羟基衍生物(OPA‑OH),然后在氮气保护及二氯甲烷溶剂和N,N‑二异丙基乙胺条件下,与2‑氰乙基‑N,N‑二异丙基氯代亚磷酰胺室温条件下反应2h,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利用邻苯二醛衍生物的相邻醛基能够与蛋白质赖氨酸残基上的氨基进行快速、高效生成苄甲内酰胺的反应特点,最终实现OPA‑DNA与天然蛋白质快速偶联的目的。与其他偶联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快速、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99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03017.9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59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9 , G01N33/531
Abstract: DNA智能水凝胶可视化定量和/或半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具有颜色指示作用的纳米粒子或者信号放大分子包埋在能够对黄曲霉毒素B1特异性响应的DNA智能水凝胶中;(2)黄曲霉毒素B1刺激DNA智能水凝胶,释放包埋其中的纳米粒子或信号放大分子;(3)通过裸眼观察具有颜色指示作用的纳米粒子在上清中的颜色深浅,实现黄曲霉毒素B1的半定量检测,和/或借助于信号放大分子催化过氧化氢产生氧气推动染料移动的芯片可以实现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需大型仪器辅助测试,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9893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23455.3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65517 , C07K1/113
Abstract: 一种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合成方法和及DNA快速偶联蛋白质的方法,涉及DNA快速偶联蛋白质。所述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的分子式为C28H46N3O6P。首先邻苯二醛羧酸衍生物(OPA‑COOH)与6‑氨基‑1‑己醇反应制备邻苯二醛羟基衍生物(OPA‑OH),然后在氮气保护及二氯甲烷溶剂和N,N‑二异丙基乙胺条件下,与2‑氰乙基‑N,N‑二异丙基氯代亚磷酰胺室温条件下反应2h,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利用邻苯二醛衍生物的相邻醛基能够与蛋白质赖氨酸残基上的氨基进行快速、高效生成苄甲内酰胺的反应特点,最终实现OPA‑DNA与天然蛋白质快速偶联的目的。与其他偶联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快速、高效的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