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裂隙灯显微检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072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51204.3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3/135 A61B3/0008 A61B3/0083 A61B3/14

    Abstract: 一种头戴式裂隙灯显微检查系统,涉及裂隙灯显微镜域。设有检查操作端和头戴单元;头戴单元内部设有投影模块、影像采集模块和中心控制模块,投影模块内部设投影驱动部分和照明部分;检查操作端将操作人员设置的裂隙灯显微检查光带信息形成图案化控制指令,将图案化控制指令发送给头戴单元;中心控制模块分析处理图案化指令,将光源控制指令发送给投影模块、影像采集指令发送给影像采集模块;投影模块根据光源控制指令产生检测光斑并将其投射到病患眼部;影像采集模块根据影像采集指令采集检查部位的光学切片影像,并将光学切片图像数据发送至中心控制模块;中心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光学切片图像数据形成检查数据包,将检查数据包发送至检查操作端。

    石墨烯/光波导结合的微型光谱器件及光谱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547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820080.5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光波导结合的微型光谱器件及光谱分析方法,属于集成光子与硅基光电子学领域。器件包括基板、核心吸收单元和信号控制处理单元,其中核心吸收单元包括光栅耦合器、光波导、石墨烯吸收层、隔离层、介质层及调谐电极。光栅耦合器与光波导连接,石墨烯吸收层、隔离层与光波导构成空间夹心结构,调谐电极与石墨烯及介质层电连接用于电学信号施加获取。本发明的微型光谱器件将石墨烯材料与光波导进行结合,以串联结构形式对入射光谱信号进行吸收并对光电信号进行处理。所设计结构在显著提升石墨烯光吸收的同时,实现了器件面向宽光谱信号的选择性吸收及相应光电信号分析重构,对于片上微型光谱芯片和微型光谱设备的开发提供思路。

    一种远程裂隙灯显微镜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4923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51202.4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3/135 A61B3/0008 A61B3/0016

    Abstract: 一种远程裂隙灯显微镜检测系统,涉及裂隙灯显微镜。包括远程控制端和现场执行端;现场执行端包括核心控制单元、检查光调控单元、平台运动单元和影像采集单元,核心控制单元对图案化指令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检查光控制指令、平台运动指令和影像采集指令,并将检查光控制指令发送给检查光调控单元、平台运动单元、影像采集单元;检查光调控单元根据检查光控制指令产生检测光斑并将其投射到病患眼部;平台运动单元根据平台运动控制指令调整裂隙灯显微镜的姿态;影像采集单元根据影像采集指令采集检查部位的光学切片影像,将光学切片影像数据发送至核心控制单元;核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光学切片影像数据形成检查数据包,将检查数据包发送至远程控制端。

    石墨烯/光波导结合的微型光谱器件及光谱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547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20080.5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光波导结合的微型光谱器件及光谱分析方法,属于集成光子与硅基光电子学领域。器件包括基板、核心吸收单元和信号控制处理单元,其中核心吸收单元包括光栅耦合器、光波导、石墨烯吸收层、隔离层、介质层及调谐电极。光栅耦合器与光波导连接,石墨烯吸收层、隔离层与光波导构成空间夹心结构,调谐电极与石墨烯及介质层电连接用于电学信号施加获取。本发明的微型光谱器件将石墨烯材料与光波导进行结合,以串联结构形式对入射光谱信号进行吸收并对光电信号进行处理。所设计结构在显著提升石墨烯光吸收的同时,实现了器件面向宽光谱信号的选择性吸收及相应光电信号分析重构,对于片上微型光谱芯片和微型光谱设备的开发提供思路。

    一种呼吸实验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676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031804.0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实验装置,包括呼吸器、吸入气囊、呼出气囊及气源模块;所述呼吸器包括用于含在实验对象口腔中的呼吸嘴和气流管道,所述呼吸嘴连接在该气流管道的前端,所述气流管道的后端分出吸气通道及呼气通道两条支路,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呼气通道内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吸入气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通道与所述吸入气囊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吸入气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源模块;所述呼出气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气源模块为所述吸入气囊提供气体;所述吸入气囊和所述呼出气囊均为柔性材质制成。用本呼吸实验装置呼吸时,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分离,保证呼吸实验模拟的正确性,提高研究结果的价值。

    一种呼吸实验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67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31804.0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实验装置,包括呼吸器、吸入气囊、呼出气囊及气源模块;所述呼吸器包括用于含在实验对象口腔中的呼吸嘴和气流管道,所述呼吸嘴连接在该气流管道的前端,所述气流管道的后端分出吸气通道及呼气通道两条支路,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呼气通道内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吸入气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通道与所述吸入气囊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吸入气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源模块;所述呼出气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气源模块为所述吸入气囊提供气体;所述吸入气囊和所述呼出气囊均为柔性材质制成。用本呼吸实验装置呼吸时,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分离,保证呼吸实验模拟的正确性,提高研究结果的价值。

    一种双通道单向呼吸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79223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21979609.8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单向呼吸器,包括一呼吸嘴与两个单向开启的通道相连接组成;所述两单向气体通道分别为气体吸入通道及气体呼出通道;吸气时,所述气体吸入通道开启,所述气体呼出通道关闭;呼气时所述气体呼出通道开启,所述气体吸入通道关闭;在呼吸过程中,气体呼出通道和气体吸入通道互不干扰。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呼气和吸气通道隔离,吸气呼气过程互不干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