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14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037017.9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依加成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脱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原水通入到微生物反应器中,原水在反应器内依次流经固载于多孔载体上的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脱氮后的出水。在本发明中,原水中的铵根离子首先由氨氧化古菌氧化为亚硝酸根,之后再由厌氧氨氧化细菌将亚硝酸根还原为氮气,完成脱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微生物反应器作为水体处理的主体装置,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固载于微生物反应器的多孔载体内,可以有效避免脱氮菌随水流失损耗,确保脱氮菌在反应器内得到良好的富集,从而保证良好的脱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6883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38288.6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依加成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3/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养生物脱氮装置及方法,该方法采用氢氧化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联合脱氮,将废水中的铵根和硝酸根转化为氮气,同时深度去除废水中的硝氮和氨氮,无需额外添加有机碳源、完全自养,显著降低了脱氮的能耗和成本,且可长期运行,其生物反应器的出水总氮≤1mgN/L,水质可达地表水III类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83287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16761.4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3/34 , H01M4/86 , H01M8/16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基于聚乙烯二氧噻吩膜电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脱色方法,涉及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电极基础材料表面修饰PEDOT膜得PEDOT膜电极;将MFC反应器初步组装,初步组装的部件包括阴极室、阳极室、隔膜、密封垫圈、固定夹和外电阻,隔膜放在阳阴极室之间,通过固定夹固定;MFC阳阴极室分别加入阳极液和阴极液;电极作为阳阴极分别放置于MFC反应器的阳阴极室中,将阳阴极与外电阻连接;向阳极室的脱色培养基中,接种脱色产电微生物;接种后,通入无氧气体,排除MFC反应器内的空气,MFC进入运行状态;通过测量外接电阻两端的电压,记录MFC随时间变化的产电曲线;定时取样阳极液,通过测量阳极液的染料浓度,计算染料被脱色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058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113130.5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M1/42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催化活性微生物的筛选装置,涉及一种微生物的筛选装置。提供一种既能保留琼脂平板稀释和固定微生物的优点,又能满足具有电催化活性微生物的嗜电极生长的生理特性,适用于筛选具有电催化活性的光合微生物和非光合微生物的用于电催化活性微生物的筛选装置。设有阳极、微生物固定层、阴极和容器,微生物固定层设在阳极与阴极之间,阳极、微生物固定层和阴极设在容器内,容器内注入阴极溶液,阴极溶液淹没阴极,阳极与阴极之间串接电阻,待分离的微生物样品涂布在微生物固定层的面向阳极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18162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85750.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依加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平面的质量偏心微球,在基础球的部分球面设置镀膜使其重心和形心不重合而形成质量偏心微球,在所述质量偏心微球的镀膜球面或非镀膜球面压制出一平面部分,并仅在所述平面部分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吸附生物颗粒的活性吸附层,所述质量偏心微球的重心和形心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平面部分,上述质量偏心微球用于所述生物颗粒的快速富集、分离和数量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980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1675.2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取含有纳微复合球的阵列的芯片,纳微复合球由纳米球镶嵌在微米球上的纳米孔组成,纳米球具有病毒吸附能力,微米球表面对病毒没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球内部含有磁性颗粒,利用纳微复合球上的纳米球捕获病毒溶液中的病毒,得到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分离出单个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从而分离出病毒单颗粒。本发明采用微吸管法、磁镊子法或液滴微流控法结合纳微复合球,实现对病毒单颗粒的捕获、检测和分离,本发明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3871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75696.2
申请日:2015-10-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一株摩根菌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涉及海洋微生物。摩根菌(Morganella sp.)DS4020,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CTCC NO:M 2015584。摩根菌(Morganella sp.)DS4020可在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应用。摩根菌(Morganella sp.)DS4020是来自深海的产电菌,该菌株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能在较宽的pH(5~10)、温度(4~40℃)、NaCl浓度(0~9%)范围生长,并且利用多种碳源产电。摩根菌(Morganella sp.)DS4020有着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在高盐、低温条件下降解有机废水并产生清洁的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078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064081.6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依加成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功能化修饰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若干含有微孔阵列的芯片;S2、将表面全局功能化修饰的微球主体阵列于第一块芯片中;S3、对于裸露在微孔外的微球主体表面镀层以形成不倒翁结构;S4、微球主体翻转后重新阵列到第二块芯片中;S5、用第三块芯片覆盖在微球主体顶部表面,使剩余的表面裸露区域失去功能化。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其制得的微球可实现生物单颗粒的捕获和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314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37017.9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依加成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脱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原水通入到微生物反应器中,原水在反应器内依次流经固载于多孔载体上的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脱氮后的出水。在本发明中,原水中的铵根离子首先由氨氧化古菌氧化为亚硝酸根,之后再由厌氧氨氧化细菌将亚硝酸根还原为氮气,完成脱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微生物反应器作为水体处理的主体装置,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固载于微生物反应器的多孔载体内,可以有效避免脱氮菌随水流失损耗,确保脱氮菌在反应器内得到良好的富集,从而保证良好的脱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736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0633.5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微复合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具有高效快速、低成本的优点,所制得的纳微复合球由纳米球镶嵌在微米球表面的纳米孔中组成,微米球和纳米球表面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表面修饰,微米球内部含有磁性颗粒,所述纳微复合球可用于生物颗粒或生物分子的捕获、检测和分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