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性Cu6Sn5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65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63146.6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性Cu6Sn5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为:在保护气体下,将锡基钎料加热至完全熔化,并保温。然后将铜基薄片浸入到液态钎料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冷却后,去除铜基薄片表面残余的钎料。将反应后的铜基薄片在20~60℃下等温时效10~30天,以使铜基薄片表面获得致密排列的单向性Cu6Sn5纳米棒阵列。制得的Cu6Sn5纳米棒具有与Cu基电极结合强度高、导电性能优异、比表面积大、制备成本低、制备流程简单、可实现批量制备的优点。尤其是此种纳米棒在与Li的合金化和脱合金化过程中不易粉化脱落,为高性能Li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路线。

    一种单向性Cu6Sn5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6544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163146.6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性Cu6Sn5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为:在保护气体下,将锡基钎料加热至完全熔化,并保温。然后将铜基薄片浸入到液态钎料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冷却后,去除铜基薄片表面残余的钎料。将反应后的铜基薄片在20~60℃下等温时效10~30天,以使铜基薄片表面获得致密排列的单向性Cu6Sn5纳米棒阵列。制得的Cu6Sn5纳米棒具有与Cu基电极结合强度高、导电性能优异、比表面积大、制备成本低、制备流程简单、可实现批量制备的优点。尤其是此种纳米棒在与Li的合金化和脱合金化过程中不易粉化脱落,为高性能Li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路线。

    一种单向性耐高温焊接接头的低温快速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1797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1063155.1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向性耐高温焊接接头的低温快速制造方法,通过双面直流电解沉积工艺,可以获得具有高密度单向性的双面纳米孪晶铜箔,且铜箔表面取向为(111)晶面;将(111)纳米孪晶铜箔在还原性气氛且300‑500℃下低温时效,在0.5‑4h内快速形成双面单晶铜箔,且单晶铜箔表面取向为(111)晶面;将单晶铜箔、锡箔堆叠后与覆铜碳化硅芯片焊接,利用平板热压与温度梯度回流工艺,在5‑10分钟内快速形成单向性Cu6Sn5金属间化合物焊接接头,且Cu6Sn5晶粒的[0001]晶向与单晶铜箔的表面平行。由于Cu6Sn5金属间化合物的熔点高达415℃,且其[0001]晶向具有高剪切强度,所以形成的单向性Cu6Sn5金属间化合物焊接接头将具有极佳的耐高温性能,满足碳化硅等功率芯片长期高温与高可靠性的服役需求。

    一种单向性耐高温焊接接头的低温快速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179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63155.1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向性耐高温焊接接头的低温快速制造方法,通过双面直流电解沉积工艺,可以获得具有高密度单向性的双面纳米孪晶铜箔,且铜箔表面取向为(111)晶面;将(111)纳米孪晶铜箔在还原性气氛且300‑500℃下低温时效,在0.5‑4h内快速形成双面单晶铜箔,且单晶铜箔表面取向为(111)晶面;将单晶铜箔、锡箔堆叠后与覆铜碳化硅芯片焊接,利用平板热压与温度梯度回流工艺,在5‑10分钟内快速形成单向性Cu6Sn5金属间化合物焊接接头,且Cu6Sn5晶粒的[0001]晶向与单晶铜箔的表面平行。由于Cu6Sn5金属间化合物的熔点高达415℃,且其[0001]晶向具有高剪切强度,所以形成的单向性Cu6Sn5金属间化合物焊接接头将具有极佳的耐高温性能,满足碳化硅等功率芯片长期高温与高可靠性的服役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