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59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36216.3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不同比例的铌氧化物和钨氧化物进行混合,进行一次烧结,烧结完成后细化按比例与碳源混合,进行二次烧结,烧结后破碎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将材料进行细化和碳包覆,解决了由于使用铌钨氧材料烧结导致元素混排不够造成的电化学活性缺失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倍率和能量密度,保证材料在低倍率下的高容量以及高倍率下的电池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0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274768.2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 C01G51/00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量元素均一掺杂的钴酸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钴酸锂前驱体所述钴酸锂前驱体的结构式为CoxMyO4,其中0.95≤x<1,0<y≤0.05,M代表的是掺杂金属,其晶系为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43m,钴酸锂前驱体的晶胞参数a值介于8.07与8.12之间,真密度介于6.02g/cm3与6.10g/cm3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81019.6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前驱体进行破碎以及将破碎后的前驱体与添加剂进行烧结并搅拌的步骤。本申请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粒度值变化率、比表面积变化率、吸油值变化率、晶粒尺寸变化率和DSC温度变化率中,至少有一个变化率小于或等于10%。本申请所述正极活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在被压时材料颗粒能从团聚态变为分散态,从而能减少甚至避免团聚态对材料评测和性能的影响,进而能降低将性能合格的团聚样品判定为开裂的几率,降低材料开裂的误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99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274872.1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525 , H01M10/0525 , C01G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协同掺杂的钴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掺杂原料选择的改进,选用了具有合适摩尔比的多金属化合物或者多金属团簇结构来共同对材料进行掺杂,以达到有效,定向掺杂的目的;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克服了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钴酸锂正极材料容量和稳定性的缺陷,达到提高材料稳定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74872.1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525 , H01M10/0525 , C01G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协同掺杂的钴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掺杂原料选择的改进,选用了具有合适摩尔比的多金属化合物或者多金属团簇结构来共同对材料进行掺杂,以达到有效,定向掺杂的目的;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克服了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钴酸锂正极材料容量和稳定性的缺陷,达到提高材料稳定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74860.9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1/00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掺杂的钴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以有机金属盐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氧化物进行掺杂,有机金属盐为分子结构,晶体依靠分子间作用力进行结合,有助于熔融时金属盐的迁移和断裂再生成,且有机物在烧结的同时会发出大量热能,使得局部温度升高,保证金属存在的地方温度更高,更方面了金属的迁移和金属的掺杂,由此制得的钴酸锂材料具有更优的有效掺杂效果以及好的掺杂均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54201.0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单晶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钴源、锂源、掺杂剂混合,经过砂磨、干燥得到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高温煅烧、气流破碎得到了纳米单晶钴酸锂,其中,高温煅烧的温度为700~900℃,且煅烧时间为6‑15h。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方法获得的纳米单晶钴酸锂正极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所述纳米单晶钴酸锂正极材料为多个一次晶粒相互粘结形成的块状结构;且所述一次晶粒各向异性,且粒径小于100nm;所述纳米单晶钴酸锂正极材料的BET大于等于5 m2/g,FWHM(003)大于等于0.08。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8365.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485 , H01M10/054 , H01M4/1391 , H01M4/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该正极材料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满足条件(I)和/或条件(II)。条件(I)为:1.6≤Kr≤2.5,其中, d210表示所述正极材料XRD图谱中的210晶面尺寸,表示所述正极材料XRD图谱中的平均晶粒尺寸;条件(II)为:5≤KΔV(T)≤10,其中,KΔV(T)表示以所述正极材料制得的电池的时域差分电位比, m表示调节系数,取值范围为2~5;V0表示所述电池在温度为T时测得的开路电位;V1s表示所述电池恒电流施加后1s测得的电位值;V16s表示所述电池恒电流施加后16s测得的电位值;温度T为20~30℃。满足上述条件的正极材料在低温下的容量发挥表现出极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7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71443.X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包覆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该氟包覆正极材料由正极材料和含氟化合物原位烧结获得。氟包覆正极材料经第一前处理后测得的氟含量为F1,且氟包覆正极材料经过第二前处理后测得的氟含量为F2,其中,所述第一前处理为酸处理,所述第二前处理为碱处理。F1和F2满足:300ppm≤|F1‑F2|≤700ppm,400ppm≤F1≤2000ppm。该正极材料的有效含氟量适中,较薄的包覆层能够保证正极材料的容量、阻抗不受影响,且在长期循环测试中,能够抵抗电解液腐蚀,具有较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6663.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10/0525 , C01G5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层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锂离子电池层氧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M源、M`源和锂源混合均匀,再将所得混合物在含氧气体环境中进行高温煅烧,之后将高温煅烧产物在含氟气气体环境中进行低温煅烧,所述含氟气气体中氟气的体积分数为3%以上,待低温煅烧完毕后通入惰性气体并自然降至室温即得锂离子电池层氧正极材料。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得锂离子电池层氧正极材料能够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