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00595819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510106398.8

    申请日:2005-09-21

    Abstract: 本发明的晶体管阵列基板降低布线的电压降。该晶体管阵列基板,具备:基板;多个驱动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排列成矩阵状,在栅极与源极、漏极之间夹入栅极绝缘膜;多个信号线,与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一起布图,排列成在所述基板上沿规定方向延伸;多个供给线,与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一起布图,隔着所述栅极绝缘膜与所述多个信号线交叉排列,与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中的一个导通;多个供电布线,沿所述多个供给线分别层叠在所述多个供给线上。

    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770243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06398.8

    申请日:2005-09-21

    Abstract: 本发明的晶体管阵列基板降低布线的电压降。该晶体管阵列基板,具备:基板;多个驱动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排列成矩阵状,在栅极与源极、漏极之间夹入栅极绝缘膜;多个信号线,与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一起布图,排列成在所述基板上沿规定方向延伸;多个供给线,与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一起布图,隔着所述栅极绝缘膜与所述多个信号线交叉排列,与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中的一个导通;多个供电布线,沿所述多个供给线分别层叠在所述多个供给线上。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1703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10138896.X

    申请日:2007-05-10

    Inventor: 熊谷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6 H01L51/0012 H01L51/5228 H01L51/56

    Abstract: 用于划分各显示像素(PIX)的形成区域的隔壁(18)具有包含下层侧的基底层(18x)、作为中间层的中间隔壁层(18z)和上层侧的隔壁金属层(18a)的层叠构造,所述基底层(18x)还执行各像素形成区域(Rpx)之间的层间绝缘膜的功能,所述中间隔壁层(18z)执行改善形成有机EL层(16)时的有机化合物材料的固着状态(空穴输送层(16a)和电子输送性发光层(16b)的膜厚均匀性)的功能,所述隔壁金属层(18a)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且执行作为共用电压线(阴极线)(Lc)的功能。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66945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83217.8

    申请日:2005-09-21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面板上,按照排列成矩阵状的方式布图象素电极;在所述象素电极之间形成由金属构成的布线;在所述布线的表面覆盖疏液导通层;通过在所述电极上涂布有机化合物含有液,成膜有机化合物层。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0375313C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310123739.3

    申请日:2003-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高效率地使高精细的像素形成图形得到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具备设置在基片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有光学材料层的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使所述基片与设置了根据浸润性不同的图形附着了光学材料含有液的液滴的浸润性可变层的图版相面对,并使其位置配合的位置配合工序;使所述液滴接触所述基片侧将其转印到所述基片上而形成所述光学材料层的转印工序。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3889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10215085.X

    申请日:2008-09-18

    Inventor: 熊谷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04 H01L27/3246 Y10T29/49155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像素,该多个显示像素包含具有载流子传输层的发光元件,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第1亲液化工序,使电极的表面亲液化,该电极形成在上述多个显示像素的形成区域上,上述多个显示像素的形成区域是由设在基板上的隔壁所围成的;疏液化工序,使上述隔壁的表面疏液化;以及第2亲液化工序,通过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实施等离子处理,使上述电极的表面再次亲液化。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0132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138896.X

    申请日:2007-05-10

    Inventor: 熊谷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6 H01L51/0012 H01L51/5228 H01L51/56

    Abstract: 用于划分各显示像素(PIX)的形成区域的隔壁(18)具有包含下层侧的基底层(18x)、作为中间层的中间隔壁层(18z)和上层侧的隔壁金属层(18a)的层叠构造,所述基底层(18x)还执行各像素形成区域(Rpx)之间的层间绝缘膜的功能,所述中间隔壁层(18z)执行改善形成有机EL层(16)时的有机化合物材料的固着状态(空穴输送层(16a)和电子输送性发光层(16b)的膜厚均匀性)的功能,所述隔壁金属层(18a)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且执行作为共用电压线(阴极线)(Lc)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