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5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98294.2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气象站预报的杆塔气温订正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网在设定的历史时间段内的监测气温数据和气温预报数据,同时获取与电网杆塔相关的待训练气温预测模型。将监测气温数据和预报数据作为训练集输入模型,对其进行训练,生成已训练气温预测模型。对该模型在低温区间、全段温度区间和低温预报性能方面进行评估,以获得低温区间指标、全段温度指标和低温预报性能指标。基于这些评估结果,对模型的不同指标赋予组合权重,生成多种调整后气温预测模型。选择在所有权重组合中权重指标总量最大的调整模型,作为最终应用于电网杆塔的目标气温预测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电网覆冰的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09346.1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哲 , 韩永翔 , 刘善峰 , 卢明 , 周宁 , 陆正奇 , 秦沛 , 王津宇 , 高阳 , 苑司坤 , 梁允 , 姚德贵 , 王超 , 李帅 , 郭志民 , 王磊 , 张小斐 , 刘昊 , 马建伟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对流天气下阵风发生范围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预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区域范围内数值气象模式的气象预报场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气象预报场数据计算强对流天气系统下方的降水影响区域;根据所获取的气象预报场数据计算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结合降水影响区域及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判定阵风发生范围。本发明通过获取数值气象模式的气象预报场数据,并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能够较为客观及准确地判定强对流天气下阵风的发生范围,为航空、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提供防灾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26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30625.6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善峰 , 韩永翔 , 李哲 , 苑司坤 , 李嘉欣 , 高阳 , 陆正奇 , 孙芊 , 卢明 , 高雅文 , 周宁 , 王津宇 , 梁允 , 姚德贵 , 王超 , 李帅 , 郭志民 , 王磊 , 张小斐 , 刘昊 , 马建伟
IPC: G06F30/20 , G01W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漠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预测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获取需预测的沙漠地区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LANDUSE资料;根据LANDUSE资料获取该沙漠地区的地表特征,根据地表特征对沙漠地区进行筛选,确定沙漠网格点的空间位置;根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获取该沙漠地区的气象数据;通过获取的气象数据计算地表热力影响温度;结合获取的气象数据以及地表热力影响温度,通过YSU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计算沙漠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本发明通过修改代表地表温度的适当温度,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沙漠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为沙漠地区大气边界层的预报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5931924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1169762.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风向风速测量装置,所述无人机风向风速测量装置包括无人机、相对于所述无人机可旋转的测风仪,所述测风仪与所述无人机之间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测风仪通过万向节连接于支撑架,使得测风仪相对于无人机进行旋转运动,所述万向节与所述测风仪之间设有连接结构将两者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构造为自所述万向节向上凸伸形成的突柱,所述突柱与所述测风仪进行螺纹配合将测风仪连接于所述万向节,无人机风向风速测量装置实现测出最精确的风向和风速,有效地减小了观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211236305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2208199.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象要素测量无人机,所述气象要素测量无人机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一端的传感器、安装于支架另一端的无人机,所述传感器为气象要素检测传感器,所述无人机与支架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安装在一起,所述支架与传感器通过第二连接装置安装在一起,气象要素测量无人机对地表到至少500m高空内的气象要素进行垂直探测,弥补复杂下垫面近地面层气象要素观测的空白,所得结果可为输电线路气象服务保障提供可靠的现场数据支持,特别是将风速风向传感器与与无人机螺旋桨距离安装,有效降低螺旋桨对风观测的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