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6686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611841.X
申请日:2017-07-25
申请人: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电导率环氧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绝缘材料由包括经烧结的非线性电导率无机颗粒、环氧树脂基体和固化剂制备而得,所述经烧结的非线性电导率无机颗粒与所述环氧树脂基体的质量比为3~7:10;所述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基体的质量比为1:3~4。本发明的非线性电导率环氧树脂复合绝缘材料是将一定含量的具有非线性电导率的经过烧结的碳化硅和氧化锌等无机颗粒加入环氧树脂基体中而得到的,其电导率在电场强度较低的时候非常小,但是当场强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电导率将急剧增大;本发明的非线性电导率的环氧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在特殊场合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比如可以均匀电场分布,减少局部放电等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888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535626.0
申请日:2018-05-29
申请人: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绝缘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高介电常数薄膜的绝缘子及其制备方法,带有高介电常数薄膜的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以及连接在绝缘子本体上的第一中央导体,绝缘子本体上具有用于填充绝缘气体的中央凹入部,第一中央导体的一端连接在中央凹入部;中央凹入部的内表面、第一中央导体以及绝缘气体的交界处上涂覆有高介电常数薄膜。通过在中央凹入部的内表面与第一中央导体和绝缘气体的交界处上涂覆高介电常数薄膜,有效地降低中央凹入部的内表面与第一中央导体和绝缘气体的交界处上的电场法向分量,从而避免带有高介电常数薄膜的绝缘子在交界处的电场强度存在局部集中,以避免带有高介电常数薄膜的绝缘子发生闪络击穿等绝缘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8729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79941.3
申请日:2018-06-07
申请人: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电流互感器温漂修正试验方法,包括:将标准电流互感器和待修正光学电流互感器与电源串联连接;设定电源的电流参数和恒温装置的温度参数,恒温装置用于改变待修正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温度;启动电源,并设定电源的电流值为第一预设电流值;设定恒温装置的温度为预设温度值,获取待修正光学电流互感器采集的第一测量电流值;根据第一预设电流值和第一测量电流值得到待修正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第一温漂补偿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学电流互感器温漂修正试验装置。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温度漂移进行修正,同时也可以对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温度稳定性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73256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75494.1
申请日:2017-09-25
IPC分类号: H01R13/533 , H01R43/033 , H05K7/20
CPC分类号: H01R13/533 , H01R43/033 ,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接头防爆装置,包括第一电缆,第一电缆包括第一线芯、第一内护套、第一绝缘套;第二电缆,第二电缆包括第二线芯、第二内护套、第二绝缘套;接头绝缘内套,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的连接位置设于接头绝缘内套;可导电的第一防爆网,第一防爆网环绕设于接头绝缘内套的外侧、并呈管状设置。通过第一防爆网的设置,在施工现场电缆安装时,通过将第一防爆网环绕缠在接头绝缘内套的外侧,满足不同粗细等规格的电缆转接需求,安装适应性好,当电缆接头部位发生爆炸时,起到缓冲爆炸冲击的作用,由于第一防爆网为网状结构,通过网孔的作用,提高了电缆接头的散热性,进而提高电缆接头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10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85189.3
申请日:2017-09-04
IPC分类号: G01R31/12
CPC分类号: G01R31/128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绝缘液体直流击穿电压和击穿前电流的实验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上、下绝缘盖板,上绝缘盖板开设有第一装配通孔,下绝缘盖板开设有第二装配通孔;高压电极组件,高压电极组件包括针式电极及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包括第一安装端及第一接线端,针式电极设置于第一安装端上;接地电极组件,接地电极组件包括板式电极及第二导电杆,第二导电杆包括第二安装端及第二接线端,板式电极设置于第二安装端上;及试验槽,针式电极和板式电极均位于待测绝缘液体的液面以下。因而由于上述实验装置的结构简单、体量轻小,能够简化实验操作步骤和降低成本,同时方便试验结束后的拆分清洁与维护,且装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58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11842.4
申请日:2017-07-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淀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经表面改性处理后的微-纳米填料加入至环氧树脂基体和防沉剂中,再加入固化剂分散处理,30~40℃进行脱气处理,接着升温至50~60℃,将基料倒入模具中,固化、冷却、脱模,即得。本发明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过的微-纳米填料和防沉剂可以提高填料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中的分散情况,并使填料粒子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作过程中不易沉淀,提高了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的性能,得到了防沉淀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也为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4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24784.9
申请日:2020-04-22
申请人: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G01R19/00 , G01R23/16 , G01R31/327 , G01H1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谐波、振动及有载分接开关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变压器高压侧的电流采集装置、变压器的振动信号采集装置、有载分接开关驱动电机的电流采集装置、有载分接开关驱动电机的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监测主机、工控机;其中,所述变压器高压侧的电流采集装置、所述有载分接开关驱动电机的电流采集装置、所述有载分接开关驱动电机的振动信号采集装置、所述变压器的振动信号采集装置和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监测主机电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监测变压器谐波、振动以及有载分接开关,提高变压器状态的检测精度,从而提高变压器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18146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612459.0
申请日:2017-07-25
申请人: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学
摘要: 一种绝缘子材料、绝缘子及制备方法,其原料主要由环氧树脂、固化剂、微米碳化硅填料和纳米碳化硅填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环氧树脂、固化剂、微米碳化硅填料和纳米碳化硅填料的重量比为100份:25~35份:5~55份:5~55份;其中,微米碳化硅填料的粒径为10~50μm,纳米碳化硅填料的粒径为50~100nm。上述绝缘子材料,采用微米和纳米两种不同尺寸级别的碳化硅填料复配,通过固化剂的作用掺杂到环氧树脂中,充分发挥了两者与环氧树脂的协同作用,并控制配比,其具有与碳化硅类似的非线性电导特性。该绝缘子材料应用于绝缘子,能够较好地改善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使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均化,从而减小局部电场畸变率,降低绝缘子沿面放电或闪络等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58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611842.4
申请日:2017-07-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淀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经表面改性处理后的微‑纳米填料加入至环氧树脂基体和防沉剂中,再加入固化剂分散处理,30~40℃进行脱气处理,接着升温至50~60℃,将基料倒入模具中,固化、冷却、脱模,即得。本发明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过的微‑纳米填料和防沉剂可以提高填料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中的分散情况,并使填料粒子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作过程中不易沉淀,提高了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的性能,得到了防沉淀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也为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75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115156.9
申请日:2018-09-25
申请人: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12
CPC分类号: G01R3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气体临界击穿场强计算方法,适用于突出物电极间的电场,包括:采用预设的公式,计算突出物尖端首电子产生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根据SF6气体有效电离系数和电极突出物电场强度,计算得到流注初始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采用预设的阶段先导发展模型,计算最小临界击穿场强及最大临界击穿场强,作为先导发展至击穿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根据所述首电子产生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流注初始阶段临界电场强度以及先导发展至击穿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相叠加,确定SF6气体综合临界击穿电场强度,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不同突出物电极结构下SF6气体放电击穿特性研究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