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85102587A
公开(公告)日:1986-02-10
申请号:CN85102587
申请日:1985-04-0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13/30
Abstract: 3-(2′-吡啶基)丙醇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亦称PGR-1,784-1,本发明是以金属钠代替金属锂制备苯基钠,然后与2-甲基吡啶,环氧乙烷等反应制备的。此法原料易得,成本低,步骤简便,周期短,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用该药进行室内和大田试验,以1克/亩的剂量即可使大豆平均增产22%,花生平均增产16%以上;产品质量均未降低,花生含油量提高0.5-1.15%。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6C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99125281.0
申请日:1999-12-0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H19/06 , C07F9/6571 , A61K31/706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磷脂类化合物,它是通式(5)化合物,其中,R=CH3(CH2)m,m=12-18;由P(NEt2)3,N3-(β-羟乙基)替加氟(Tegafur又称喃呋啶),rac-2-O-烷基甘油和单体硫反应合成的;它在50mM/kg剂量下对小鼠LA795肺腺癌抑瘤率为97.4%,与同剂量的替加氟相比,后者抑瘤率为61.4%,抑瘤作用明显提高;对小鼠肝癌(Hops)的抑瘤率为81%,较替加氟(60.5%)为优。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合成路线合理可行,步骤简单,收率高。其中,R=CH3(CH2)m,m=12-18。
-
-
公开(公告)号:CN100443491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10014050.0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F9/6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的萘醌类磷杂环的化合物的合成,特别是涉及在萘醌类磷杂环的磷原子和α-碳原子上置换不同取代基的萘醌类磷杂环化合物的合成,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病毒、杀菌和抗HIV等生物活性,并可在临床应用中发展为一类多环醌类杂环的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杀菌和抗HIV的新药。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含磷原子的萘醌类化合物的合成,我们用简单易得的原料一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磷杂萘醌类的化合物。其技术方案是:在萘醌类磷杂环的磷原子和α-碳原子上置换不同取代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合成方法简单,收率高,体外抗肿瘤效果明显,某些化合物的活性已经接近临床药物阿霉素,因此,这类化合物的将在药物发现中得到重视。
-
公开(公告)号:CN1252016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03127943.0
申请日:2003-04-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Rac-2-O-烷基甘油的制备方法,其将Rac-2-O-烷基-1,3-O,O-苄叉基甘油加入醇溶液中,再加入酸性溶液,然后回流反应数小时后进行冷却,待析出固体后过滤,滤出的固体经洗涤后干燥,干燥后的固体进行重结晶,得到Rac-2-O-烷基甘油,其优化了合成工艺的条件,降低了对设备性能和生产环境条件的要求,减少了反应时间,且使用原料的成本较低,达到工艺条件简便安全,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258677A
公开(公告)日:2000-07-05
申请号:CN99125281.0
申请日:1999-12-0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H19/06 , C07F9/6571 , A61K31/706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磷脂类化合物,它是通式(5)化合物,其中,R=CH3(CH2)m,m=12—18;由P(NEt2)3,N3-(β-羟乙基)替加氟(Tegafur又称喃呋啶),Rac-2—0-烷基甘油和单体硫反应合成的;它在50mM/kg剂量下对小鼠LA795肺腺癌抑瘤率为97.4%,与同剂量的替加氟相比,后者抑瘤率为61.4%,抑瘤作用明显提高;对小鼠肝癌(Hops)的抑瘤率为81%,较替加氟(60.5%)为优。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合成路线合理,步骤简单,收率高。其中,R=CH3(CH2)m,m=12—18。
-
公开(公告)号:CN1858056A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200610014050.0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F9/6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的萘醌类磷杂环的化合物的合成,特别是涉及在萘醌类磷杂环的磷原子和α-碳原子上置换不同取代基的萘醌类磷杂环化合物的合成,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病毒、杀菌和抗HIV等生物活性,并可在临床应用中发展为一类多环醌类杂环的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杀菌和抗HIV的新药。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含磷原子的萘醌类化合物的合成,我们用简单易得的原料一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磷杂萘醌类的化合物。其技术方案是:在萘醌类磷杂环的磷原子和α-碳原子上置换不同取代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合成方法简单,收率高,体外抗肿瘤效果明显,某些化合物的活性已经接近临床药物阿霉素,因此,这类化合物的将在药物发现中得到重视。
-
公开(公告)号:CN1450042A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申请号:CN03127943.0
申请日:2003-04-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Rac-2-O-烷基甘油的制备方法,其将Rac-2-O-烷基-1,3-0,0-苄叉基甘油加入醇溶液中,再加入酸性溶液,然后回馏反应数小时后进行冷却,待析出固体后过滤,滤出的固体经洗涤后干燥,干燥后的固体进行重结晶,得到Rac-2-O-烷基甘油,其优化了合成工艺的条件,降低了对设备性能和生产环境条件的要求,减少了反应时间,且使用原料的成本较低,达到工艺条件简便安全,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285A
公开(公告)日:1996-05-29
申请号:CN94117518.9
申请日:1994-10-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F9/24
Abstract: 利用各种取代苯胺及α-氨基酸酯与氮芥双异硫氰酸酯、氮芥异氰异硫氰酸二酯及单异硫氰酸酯氯化物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了四个系列取代硫脲基及脲基氮芥磷酰胺类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对人胸癌、白血病、乳腺癌(BCAP)、胃癌(MGC)及结肠癌(HCT)等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小鼠毒性试验表明,此类化合物均属于低毒。其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因此是一类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