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70865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010173616.0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7D311/96
Abstract: 一种螺环取代芘的蓝光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属于光电材料与有机信息显示科技领域,具体为一种螺环取代芘及其制备方法,并将该类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显示等有机电子领域,该材料具有如下结构:该材料保持了高热稳定性和玻璃化温度等优点。可以预期,该类材料将成为具有商业化潜力的聚合物蓝光材料。一种非掺杂的蓝光OLED器件,包括:阳极、空穴注入缓冲层、空穴注入和传输层、蓝光主体材料、电子传输层和激子阻挡层、电子注入缓冲层和阴极。本发明中通过不断优化器件结构,得到高效的蓝光发射,并通过简化器件结构得到稳定的深蓝光,有望实现商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870865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173616.0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9K11/06 , C07D311/96 , H01L51/54
Abstract: 一种螺环取代芘的蓝光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属于光电材料与有机信息显示科技领域,具体为一种螺环取代芘及其制备方法,并将该类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显示等有机电子领域,该材料具有如下结构:该材料保持了高热稳定性和玻璃化温度等优点。可以预期,该类材料将成为具有商业化潜力的聚合物蓝光材料。一种非掺杂的蓝光OLED器件,包括:阳极、空穴注入缓冲层、空穴注入和传输层、蓝光主体材料、电子传输层和激子阻挡层、电子注入缓冲层和阴极。本发明中通过不断优化器件结构,得到高效的蓝光发射,并通过简化器件结构得到稳定的深蓝光,有望实现商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229623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120304.8
申请日:2011-05-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螺芴氧杂蒽磷氧类电致磷光主体材料及其合成和应用方法属光电材料科技领域,具体为四个螺芴氧杂蒽有机磷氧材料,以及将该类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管、染料激光、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和荧光探针等有机电子学领域。该系列材料分别是往螺芴氧杂蒽的2位、2,7位、2’位以及2’,7’位引入二苯基磷氧基团后获得的。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电荷传输性能、热稳定性以及高的三线态能级(ET=-2.86eV),可以作为主体材料应用于磷光器件中。将其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磷光器件中,其蓝光磷光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0.78%,最大亮度为8582cd/m2,在绿光磷光器件中,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9.1%,最大亮度为16943cd/m2。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0774.2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复杂网络攻击场景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旨在解决在面向复杂网络攻击场景时面临的存储开销大、检测精度低、误报率高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分段式处理来源图,将大规模数据划分为较小的子图,减少了计算开销并提高了实时性。通过动态更新节点和边的特征,捕捉上下文依赖关系来构建特征快照。使用多跳邻居采样和有向异构图的注意力机制,有效识别潜在的异常节点,减少噪声干扰。此外,设计渐进网络框架通过知识复用提高了模型对新攻击模式的适应能力。该方法有效提升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有效降低了漏报率和误报率,并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1897.3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21/56 , G06F16/35 , G06F40/30 , G06N3/04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长脚本文件的恶意代码智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检测文件的预处理后的代码数据包括token代码段序列和opcode操作码序列;将token代码段序列输入至代码段分类模型中,得到代码段分类结果;将opcode操作码序列输入至操作码分类模型中,得到操作码分类结果;响应于代码段分类结果和操作码分类结果均不为WebShell文件,则认定代码数据非恶意代码;反之则认定代码数据为恶意代码。本发明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代码段分类模型和操作码分类模型分别对token代码段序列和opcode操作码序列进行检测,显著扩大了现有WebShell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和应对木马免杀方法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229623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20304.8
申请日:2011-05-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螺芴氧杂蒽磷氧类电致磷光主体材料及其合成和应用方法属光电材料科技领域,具体为四个螺芴氧杂蒽有机磷氧材料,以及将该类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管、染料激光、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和荧光探针等有机电子学领域。该系列材料分别是往螺芴氧杂蒽的2位、2,7位、2’位以及2’,7’位引入二苯基磷氧基团后获得的。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电荷传输性能、热稳定性以及高的三线态能级(ET=-2.86eV),可以作为主体材料应用于磷光器件中。将其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磷光器件中,其蓝光磷光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0.78%,最大亮度为8582cd/m2,在绿光磷光器件中,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9.1%,最大亮度为16943cd/m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