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体墨水、闪烁体薄膜及其在X射线激发发光成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62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096831.2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闪烁体墨水、闪烁体薄膜及其在X射线激发发光成像中的应用。所述闪烁体薄膜由所述闪烁体墨水通过涂覆在基底上,室内自然风干后得到;所述闪烁体墨水采用锗酸锌基纳米材料作为闪烁体、聚乙烯醇作为薄膜支撑材料、乙二醇作为活性剂,水作为溶剂制备得到,作为闪烁体薄膜的前驱体溶液。所述的闪烁体薄膜具有柔性、透明、大面积、闪烁体分散均匀的特点,该X射线激发发光闪烁体薄膜可以对生物样品以及工业样品具有高X射线成像分辨率,并且该柔性闪烁体薄膜对于大面积不规则物体的成像具有潜在应用。

    一种X射线激发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11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224149.4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激发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晶体发光材料是以碘化亚铜或溴化亚铜为核心、以3‑甲基吡啶和三苯基膦为配体的配合物,即,在X射线或紫外线激发下发射出强烈的荧光的CuI(Pph3)2(3‑pc)或CuBr(Pph3)2(3‑pc)两种配合物,具有优异的紫外以及X射线发光性能,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该X射线激发发光晶体具有制备步骤简单、用时短、发光效率高等优势,因此在生物成像、光动力治疗、X射线成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X射线激发纳米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13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95630.3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X射线激发纳米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通过微乳液法将吡啶碘化亚铜配合物、亚甲基蓝、聚苯乙烯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一定的配比和分子堆积状态复合后得到的。具有方法简单,成分可控,纳米粒子形貌可控的优点。该复合材料中,吡啶碘化亚铜具有在X射线激发下发光的性能,亚甲基蓝具有接受荧光并产生单线态氧的光敏剂性能,聚苯乙烯可增强X射线吸收且保证吡啶碘化亚铜在生物环境下不受氨基基团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强光动力效果,粒子表面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强了粒子形貌可控性和稳定性。由于X射线在组织中的穿透深度没有限制,因此该材料有望解决在光动力治疗中组织穿透深度较浅的问题,可用于深层肿瘤的光动力治疗。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垂直孔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839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64328.5

    申请日:2016-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H01G11/24 H01G11/26 H01G11/32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垂直介孔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采用低聚水溶的酚醛树脂为碳源,嵌段共聚物为模板,通过将前驱体溶液在泡沫镍、碳纤维等多种基底上多次滴加、加热挥发自组装,在100℃~150℃条件下水热反应6‑48h后,并且在惰性气氛中,用400℃~700℃的温度碳化得到。所述的复合薄膜是具有垂直孔道结构的碳薄膜,其垂直孔道结构提供高的比表面积,并且为电解质离子充分进入电极材料提供通道,同时多孔碳提升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垂直介孔碳复合薄膜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获得了大的比电容以及优良的稳定性。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磷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04628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037259.4

    申请日:2012-02-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基于颜色可调铱配合物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成像领域中的应用。其中颜色可调铱配合物由环金属配体、金属中心和含氨基的邻菲咯啉衍生物配体组成。利用上述铱配合物中的氨基连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再通过硅氧烷的水解将铱配合物连接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本发明的磷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尺寸可控,粒径均匀,生物相容性好,表面也易于进一步功能化,在生物标记、检测和细胞靶向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稀土氧簇和碘化亚铜簇的X射线闪烁体的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9343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710171.8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稀土氧簇和碘化亚铜簇的X射线闪烁体的制备和应用,该闪烁体材料是一种多金属配合物晶体,其是以稀土盐、碘化亚铜和吡啶‑3‑甲酸作为原料,通过与有机溶剂混合后,利用溶剂热法反应得到;合成的闪烁体晶体材料Ln‑Cu4I4由稀土氧簇、吡啶‑3‑甲酸和Cu4I4簇合物组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该材料展现出优异的X射线激发发光性能,通过改变材料中稀土离子的掺杂种类可调控其发光颜色;将该闪烁体材料掺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制备得到的柔性薄膜具有高分辨X射线成像能力,分辨率高达12.58lp·mm‑1,这为X射线成像提供有效的可视化工具。

    一种具有光动力和光热联合治疗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664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457320.X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一种具有光动力和光热联合治疗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特种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纳米材料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载体,同时修饰有机光敏剂铱配合物、纳米硫化铜光热试剂以及牛血清白蛋白,具体合成步骤包括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光敏剂的合成,光敏剂修饰、光热试剂修饰以及牛血清白蛋白修饰,最终得到同时具有光热和光动力功能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所述的具有光热和光动力治疗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生物相容性、高效产生单线态氧的光动力效果和吸收近红外光产生热量的光热效果,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光热转化效率高、光动力效果好以及适用范围广等技术优势,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垂直孔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839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564328.5

    申请日:2016-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垂直介孔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采用低聚水溶的酚醛树脂为碳源,嵌段共聚物为模板,通过将前驱体溶液在泡沫镍、碳纤维等多种基底上多次滴加、加热挥发自组装,在100℃~150℃条件下水热反应6‑48h后,并且在惰性气氛中,用400℃~700℃的温度碳化得到。所述的复合薄膜是具有垂直孔道结构的碳薄膜,其垂直孔道结构提供高的比表面积,并且为电解质离子充分进入电极材料提供通道,同时多孔碳提升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垂直介孔碳复合薄膜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获得了大的比电容以及优良的稳定性。

    一种硫化铜@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718497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43896.X

    申请日:2017-0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和特种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热功能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热性能研究。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四乙氧基硅烷为硅源,三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巯基修饰剂,在60℃搅拌反应形成介孔硅球。随后将所得样品分散在水中,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铜离子盐水溶液,继续搅拌后吸附上铜离子,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硫化钠或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搅拌得到硫化铜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纳米材料。所述的具有光热治疗功能的介孔硅球具有粒径小、比表面高、负载量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征,其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光热转化效率高以及适用范围广等技术优势。

    一种微型光谱仪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63299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578653.9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光谱仪,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微型光谱仪包括沿光路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光学准直装置、分光器件、阵列式探测芯片,以及与所述阵列式探测芯片连接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所述分光器件包括透明基底,所述透明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固着有至少一层纳米粒子涂层,所述纳米粒子涂层由一组纳米至微米尺度的透明粒子构成,且透明粒子的尺寸或形状的分布不均匀。本发明采用纳米粒子涂层结构的分光器件,在保持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以及对振动不敏感等优点的同时,其制作工艺更简单,实现成本更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