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1390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97271.7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41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分布式源荷参与下的配电系统多主体实时协同降碳方法,对配电网运营商、负荷聚合商及电动汽车聚合商分别依据当前时刻下各自主体内可调控分布式设备的运行计划周期及可调控功率范围,确立各自可调控功率域与系统滚动优化调控时窗;确立各主体协同降碳调控框架及调控决策模型,构建多主体协同降碳调度模型;在考虑各主体间信息交互隐私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分布式求解并将结果分发给各主体执行,同步更新各自主体内可调控分布式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下一个时刻点的多主体协同降碳调控。本发明克服了电动汽车等强不确定性源荷并网后多主体协同降碳调控困难、调控模型复杂、求解算法通信开销大和信息隐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97271.7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41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分布式源荷参与下的配电系统多主体实时协同降碳方法,对配电网运营商、负荷聚合商及电动汽车聚合商分别依据当前时刻下各自主体内可调控分布式设备的运行计划周期及可调控功率范围,确立各自可调控功率域与系统滚动优化调控时窗;确立各主体协同降碳调控框架及调控决策模型,构建多主体协同降碳调度模型;在考虑各主体间信息交互隐私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分布式求解并将结果分发给各主体执行,同步更新各自主体内可调控分布式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下一个时刻点的多主体协同降碳调控。本发明克服了电动汽车等强不确定性源荷并网后多主体协同降碳调控困难、调控模型复杂、求解算法通信开销大和信息隐私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