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阻燃尼龙6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84196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810157191.7

    申请日:2008-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阻燃尼龙6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铝和硝酸镁水溶液中进行反应;然后向前述反应体系加入已溶解的硬脂酸钠水溶液后继续反应;将产物抽滤洗涤、烘干即得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粉料;分别称取微胶囊红磷、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粉料及尼龙6粒料,烘干;将上述已烘干的三种料预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并挤出造粒,烘干后即得到协同阻燃尼龙6母粒。本发明使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制备的微胶囊红磷的着火点超过450℃;当尼龙6复合材料垂直燃烧性能达到V-0级,LOI达到28%以上时,所需阻燃剂的量少,且使用的阻燃剂均为廉价的无卤阻燃剂,这样可降低成本。

    协同阻燃尼龙6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84196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10157191.7

    申请日:2008-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阻燃尼龙6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铝和硝酸镁水溶液中进行反应;然后向前述反应体系加入已溶解的硬脂酸钠水溶液后继续反应;将产物抽滤洗涤、烘干即得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粉料;分别称取微胶囊红磷、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粉料及尼龙6粒料,烘干;将上述已烘干的三种料预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并挤出造粒,烘干后即得到协同阻燃尼龙6母粒。本发明使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制备的微胶囊红磷的着火点超过450℃;当尼龙6复合材料垂直燃烧性能达到V-0级,LOI达到28%以上时,所需阻燃剂的量少,且使用的阻燃剂均为廉价的无卤阻燃剂,这样可降低成本。

    沉淀法制备单斜型纳米一水合二钼酸三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4404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10024556.9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淀法制备单斜型纳米一水合二钼酸三铜的方法。其步骤为:分别配置可溶性铜盐水溶液,可溶性钼酸盐水溶液;在10~90℃温度范围内,将铜盐水溶液加入钼酸盐的水溶液中,反应5min~2h;将第二步所得悬浊液陈化45min~24h;将上述反应液抽滤,用水反复洗涤;洗涤后经干燥,研磨即得单斜型纳米一水合二钼酸三铜。本发明由于在50分钟内就可以制备得到热稳定性较好、结晶性良好的产品,且最大产量可达到92公斤每吨水,因此其生产周期短,产率高;制备该产品的操作过程简便,且相比制备温度要求高的水热法,安全系数高;生产该产品的设备要求不高,再加上周期短,成本低。

    微胶囊化钼酸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4403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10024554.X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化钼酸盐的制备方法。分别配置可溶性钼酸盐水溶液、可溶性金属盐水溶液,在20~80℃温度范围内,将可溶性金属盐的水溶液加入到可溶性钼酸盐的水溶液中,pH控制在6~9,反应15min~1h;混合三聚氰胺与甲醛溶液,在pH=9~9.5,85℃时反应30min,制备出预聚体;将作为引发剂的可溶性过硫酸盐以及上述预聚体先后加入到第三步反应产物中,温度控制在55~80℃范围内,反应2~4h;将上述反应液抽滤,用水反复洗涤,经干燥,无需研磨即得微胶囊化钼酸盐。本发明制备工艺周期短,产率高,该包覆树脂的分解温度大于400度,分散性好,适合于加工温度要求相对较高的高聚物。

    微胶囊化钼酸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4403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024554.X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化钼酸盐的制备方法。分别配置可溶性钼酸盐水溶液、可溶性金属盐水溶液,在20~80℃温度范围内,将可溶性金属盐的水溶液加入到可溶性钼酸盐的水溶液中,pH控制在6~9,反应15min~1h;混合三聚氰胺与甲醛溶液,在pH=9~9.5,85℃时反应30min,制备出预聚体;将作为引发剂的可溶性过硫酸盐以及上述预聚体先后加入到第三步反应产物中,温度控制在55~80℃范围内,反应2~4h;将上述反应液抽滤,用水反复洗涤,经干燥,无需研磨即得微胶囊化钼酸盐。本发明制备工艺周期短,产率高,该包覆树脂的分解温度大于400度,分散性好,适合于加工温度要求相对较高的高聚物。

    改性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4388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10024555.4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分别配置可溶性镁盐水溶液,氢氧化钠与尿素的混合水溶液,在50~90℃温度范围内,将可溶性镁盐的水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钠与尿素的混合水溶液中,反应0.5~1h,再加入脂肪酸钠,搅拌均匀,反应1.5~3h;将上述反应液抽滤,用水反复洗涤,洗涤后经干燥,研磨即得疏松的改性片状纳米氢氧化镁。本发明由于在2小时内就可以制备得到热稳定性较好、结晶性良好的产品,且最大产量可达到150公斤每吨水,因此其生产周期短,产率高;由于只需普通的加热搅拌装置,因此所需设备成本低,操作非常简便;制备的产品粒度分布窄,大约50nm左右,且呈片状,更适合于聚合物改性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