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沥青与旧沥青融合试验的试样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470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83335.0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乳化沥青与旧沥青融合试验的试样制备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领域,解决乳化沥青与旧沥青的融合试样难以制备的问题。首先,按规范制备老化沥青替代旧沥青,并将老化沥青、乳化沥青及氢氧化钠粉末依次倒入硅胶模具,称得添加每种材料后的硅胶模具质量;然后,在不同保温时间节点称得含有融合试样的硅胶模具质量,并按公式计算不同时间段的水分质量损失,当质量损失不大于0.8%时,对应的保温时间即为有效去除乳化沥青中水分所需时间;最后,将含有融合试样的硅胶模具放入0℃高低温试验箱中静置10min后脱模,再按微观试验检测样品的尺寸要求对融合试样进行切割、研究。本发明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环氧乳化沥青与冷再生集料上旧沥青的相融机制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21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81382.7

    申请日:2020-10-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环氧乳化沥青与旧沥青的相融机制表征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领域,解决已有的环氧乳化沥青与旧沥青融合试样难以制备及相融机制不明的问题。首先,按规范制备短期老化及长期老化的旧沥青;然后,在25℃条件下,借助常规的沥青弹性恢复试验试模制备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环氧乳化沥青与旧沥青融合试样;最后,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制备的不同试样进行观测,计算高度均方根和高度平均值作为粗糙度参数指标,并研究旧沥青种类、旧沥青老化程度、乳化沥青与旧沥青的质量比例对融合沥青试样的“峰状”结构参数影响规律,阐明环氧乳化沥青与旧沥青的相融机制。本发明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推广冷再生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运营中的沥青路面上微生物种属及其数量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84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12938.9

    申请日:2018-08-06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营中的沥青路面上微生物种属及其数量确定方法,解决目前运营中的沥青路面微生物种属不明确和数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根据运营中沥青路面的工作环境条件,现场采集样本,制备稀释菌液,用接种环挑取第一次富集培养液,在油平板上划线分离,三次富集后,观察在平板上形成的优势菌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多次划线分离,以纯化得到的单菌落;并通过16S rDNA的PCR、测序及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分析,鉴定微生物类别;在无菌室内火焰旁,分别测定六个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本发明提出的沥青路面微生物类别及其数量方法为沥青路面运营过程微生物对沥青的老化作用奠定基础,提出沥青路面抗微生物老化措施,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一种纳米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228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69915.1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纳米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效果评价方法,属于阻燃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氧指数、水平和竖直燃烧等其它常用试验方法难以全面、客观评价纳米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效果的问题。首先,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纳米复合阻燃剂,制备沥青和阻燃改性沥青锥形量热仪试样;然后,用锡箔包裹试样的底面和四周侧面,用钢网栅压在试样上面;接着,分别测试不同热辐照功率下沥青和添加纳米复合阻燃剂的改性沥青样品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有效燃烧热、质量损失速率、发烟量、烟气毒性;最后,试样燃烧结束后,分析试验结果,比较纳米复合阻燃剂对沥青样品燃烧各参数的影响,评价纳米复合阻燃剂对沥青的阻燃、抑烟效果,为研发高效纳米复合阻燃剂提供依据。

    一种沥青路面微生物老化试验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84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12940.6

    申请日:201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沥青路面微生物老化试验模拟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老化模拟方法不能评价微生物对沥青老化作用的问题,为研究沥青路面上抗微生物老化奠定基础。本发明首先根据阴暗、多湿、污染路段沥青路面上微生物种属和工作环境调查,确定环境箱内模拟试验条件;将车辙板放在环境箱内,撒布泥土和腐质物,调节环境条件,使车辙板与沥青路面工作环境一致;在车辙板上均匀喷洒含有不同菌种微生物混合溶液,经过不同老化时间后分别取出部分沥青试样,研究沥青元素组成、各组分含量和微观结构变化情况,明确不同菌种微生物对沥青降解老化作用。本发明可以明确微生物在沥青老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提供技术支撑。

    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多尺度自修复及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979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70170.9

    申请日:2020-10-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多尺度自修复及评价的方法,属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的技术领域,解决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裂性能不佳、自修复效果较差、自修复效果评价指标单一、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首先,制备微胶囊A/水性环氧树脂混合溶液、水性环氧固化剂/微胶囊B/乳化沥青混合溶液;然后,将两种混合溶液机械搅拌,制备掺有微胶囊A、B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并计算沥青修复指数;最后,制备含有微胶囊A、B、C的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料,并计算沥青混合料修复指数,确定三种微胶囊的最佳掺比。本发明提高冷再生沥青路面耐久性,促进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种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传热传质性能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95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0991624.2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传热传质性能的研究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只能从宏观层次研究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的燃烧性能、没有从微观层次研究沥青路面传热传质性能、难以更深入揭示沥青路面燃烧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建立隧道和沥青路面几何模型,导入COMSOL软件,设置控制性方程组,定义沥青路面为多孔介质层;确定计算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定义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计算沥青路面温度场与压力场分布、多组分挥发物密度与速度场分布、各挥发物成份质量分数分布;最后,经可视化处理,绘出所需计算各参数变化图,改变工况参数,分析沥青路面结构传热传质性能,揭示沥青路面燃烧性能,对提高沥青路面火灾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活性炭纤维负载纳米复合阻燃剂及包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575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969988.0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纤维负载纳米复合阻燃剂及包覆方法,属于阻燃剂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路面阻燃剂掺量低、影响沥青常规使用性能、释放过程快、阻燃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在超声波辅助分散条件下,将活性炭纤维加入到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溶液中,进行氧化处理;然后,稀释混酸溶液,将活性炭纤维放在微孔滤膜上,清洗活性炭纤维,烘箱中干燥;再将活性炭纤维加入到纳米复合阻燃剂离子盐溶液中,超声分散,加入氨水沉淀剂,在室温下继续搅拌,纳米复合阻燃剂沉积在活性炭纤维孔内和表面上;最后,干燥后加入到硅丙乳液中,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形成包覆层,固定纳米复合阻燃剂粒子,提高沥青路面阻燃剂掺量,提高阻燃、抑烟效果。

    阻燃剂对火灾时沥青混合料传热传质行为影响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039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06918.1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阻燃剂对火灾时沥青混合料传热传质行为影响的评价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只能通过宏观试验表征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燃烧的抑制作用、没有评价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燃烧过程中传热、传质行为影响、不能揭示阻燃剂对混合料阻燃机理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制备沥青混合料车辙板试件,切割成锥形量热仪试件,测得用于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的试验参数;其次,在Auto CAD中建立隧道沥青路面燃烧数值模型,导入COMSOL多场耦合软件,设置控制性方程组,求解各参数;最后,模拟分析不同火灾工况下阻燃剂对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和传热传质行为影响,并与试验结果比较,评价阻燃剂对火灾时沥青混合料传热传质行为的影响,对研发高效阻燃剂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燃烧动力学参数的沥青组分热稳定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608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72269.4

    申请日:2018-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2 G01N23/2251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种升温速率的沥青四组分燃烧动力学评价的新方法,属于沥青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基于单一升温速率难以模拟实际火灾时升温速率可变性、计算燃烧动力学参数可靠性差、难以客观评价沥青各组分热稳定性、不能深入评价沥青燃烧动力学特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从沥青中分离四个组分,并分别进行工业和元素分析;在空气中对进行热重分析,以三种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800℃,获得TG‑DTG曲线;划分不同燃烧阶段,采用微分法和积分法分别计算不同燃烧阶段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互相校核;最后,观察燃烧残留物表面微观形貌,测试元素组成及其含量,比较沥青各组分不同燃烧阶段动力学参数,评价沥青四组分热稳定性,从组分层次揭示沥青燃烧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