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7918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1540877.6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固化的复合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第一板芯的粘接层、第二板芯的粘接层和第三板芯的两表面均涂敷分散介质剂;S2、将第一纳米吸波剂涂敷于第三板芯的两表面;S3、将第一板芯、第三板芯和第二板芯依次充分贴合并挤压形成复合结构;S4、将复合结构进行微波处理,在第三板芯两表面形成富热层,使得复合结构快速固化,且在富热区形成交联的网状结构。通过在第一板芯、第二板芯和第三板芯的交界处涂敷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使得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向两侧板芯的宽度方向嵌入和生长移动,与胶黏剂结合并形成交联的网状结构,使得板芯之间的粘结力更强,提高了复合人造板的抗折弯位移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79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29904.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木塑复合材料制备高比面积生物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木塑材料堆中伸入通路管,并将木塑材料按通路管轴向压合;S2:对压合后木塑材料进行微波加热30‑600s,使其硬化;S3:压合装置停留在原位进行保压,并从通路管向木塑骨架内部填入木粉材料直至饱和;S4:对木塑骨架及其内部木粉进行200℃以上的微波碳化,最后通过通路管灌入冲洗液自内部开始冲洗,待干燥后得到高比面积生物炭炭堆,本发明通过木塑材料制备生物炭堆基础骨架,并在内部灌入木粉颗粒使其连接紧密,通过微波碳化的方式制备生物炭,并通过保压工艺使内部碳化过程中具备内部高比面积,提高了应用面积的同时还提供了更大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40878.0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裂解气催化合成生物燃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烘干、破碎和风选后,将生物质处理形成粉末状的反应原料;S2、将反应原料分别投入至气化炉中的若干反应管路,反应原料依次在对应的反应管路中依次经过干燥、热解、燃烧和还原;S3、在反应管路的底部生成灰烬,在气化炉的底部发生局部间断的微爆反应,焦油分解形成可燃气体。通过微爆结构内产生微爆反应,爆炸产生的能够将微爆体的上部分的油膜冲破,并将焦油冲散,使得焦油和催化剂在炉体中跳动,有利于增大焦油和催化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进一步分解焦油并产生有效气体;此外,爆炸产生的热量可以为炉体内部提供高温,进一步提高焦油分解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791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40877.6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固化的复合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第一板芯的粘接层、第二板芯的粘接层和第三板芯的两表面均涂敷分散介质剂;S2、将第一纳米吸波剂涂敷于第三板芯的两表面;S3、将第一板芯、第三板芯和第二板芯依次充分贴合并挤压形成复合结构;S4、将复合结构进行微波处理,在第三板芯两表面形成富热层,使得复合结构快速固化,且在富热区形成交联的网状结构。通过在第一板芯、第二板芯和第三板芯的交界处涂敷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使得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向两侧板芯的宽度方向嵌入和生长移动,与胶黏剂结合并形成交联的网状结构,使得板芯之间的粘结力更强,提高了复合人造板的抗折弯位移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32303.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预处理木粉制备无胶自结合环保人造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若干线料紧密缠绕构筑成人造板骨架,在人造板正幅面一侧置入木塑颗粒,进行18GHz‑24GHz微波加热;待其降温后进行大幅压合,使得木塑颗粒在线料孔隙通路内按受力取向规律排列,持续压合15‑30min后,按受力取向排列的相邻木塑颗粒粘合;在板背面灌入木粉,使木粉在按受力取向排列的木塑颗粒周围填充,对人造板进行频率35GHz以上的二次微波加热;降温后按木塑颗粒的排列取向小幅压合,本发明通过对木塑材料以及木粉颗粒的分级微波处理,并通过针对性的压合方案使得人造板内具备斜向取向度,从而提高了人造板的力学性能,使其抗张强度及抗疲劳强度在取向方向上大大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051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432303.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预处理木粉制备无胶自结合环保人造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若干线料紧密缠绕构筑成人造板骨架,在人造板正幅面一侧置入木塑颗粒,进行18GHz‑24GHz微波加热;待其降温后进行大幅压合,使得木塑颗粒在线料孔隙通路内按受力取向规律排列,持续压合15‑30min后,按受力取向排列的相邻木塑颗粒粘合;在板背面灌入木粉,使木粉在按受力取向排列的木塑颗粒周围填充,对人造板进行频率35GHz以上的二次微波加热;降温后按木塑颗粒的排列取向小幅压合,本发明通过对木塑材料以及木粉颗粒的分级微波处理,并通过针对性的压合方案使得人造板内具备斜向取向度,从而提高了人造板的力学性能,使其抗张强度及抗疲劳强度在取向方向上大大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51950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90938.2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29C43/00 , B29C43/02 , B29C48/00 , B02C4/08 , B02C4/28 , B02C4/42 , B02C23/12 , B02C23/02 , B07B1/28 , B07B1/42 , B07B1/46 , C08L97/02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27/06 , C08L25/06 , C08L67/04 , C08K3/34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极限温度的模压木塑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其中的用于极限温度的模压木塑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准备:按质量配比比例依次称取木材、果壳、竹子、稻壳、谷糠、农作物秸秆、热塑性塑料、无机填料、偶联剂、润滑剂、膨胀型阻燃剂、抗氧化剂。本发明设计合理,生产制备方式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节约资源,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了木塑复合材的阻燃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废旧木材、果壳、竹子、稻壳、谷糠、农作物秸秆进行二次粉碎处理、筛分处理和对粒径大的物料进行再次粉碎加工的一体化操作,使得对物料的粉碎效果更好,粉碎更加彻底,提高了对物料的粉碎质量和粉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05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26154.8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甲醛释放木质重组材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木质重组材的厚度为15~25mm,密度为0.9~1.2g/cm3,静曲强度为120~150MPa,弹性模量为15000~17000M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2~4.5%,甲醛释放量为0.1~0.4mg/L。本发明通过在疏解单板表面裂纹中穿插改性竹丝纤维,并使用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胶黏剂,实现疏解单板间的稳定黏合与固化,制备出超低甲醛释放木质重组材,不仅大幅降低了甲醛的释放量,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木质重组材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保证超低甲醛释放的同时,依然维持了木质重组材的高力学性能,展现出显著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25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33872.X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无醛高强度的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模具表面淋一层内衬层胶黏剂,然后在其上缠绕内衬层织物,进行初步的干燥固化得到内衬层;在制备内衬层的同时,选择厚度1~3mm的竹篾,在竹篾表面淋一层胶黏剂,然后将竹材短纤维束包缠在竹篾表面,得到竹缠绕单元;使用缠绕工艺将布满增强层胶黏剂的竹缠绕单元缠绕在内衬层外表面。本发明将竹材短纤维包缠在竹篾表面,并进一步缠绕制备增强层,形成多向翘起的纤维段,从而增加竹篾与树脂基体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界面的粘结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显著避免了因竹篾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不足所导致的界面剥离、竹篾滑移以及竹篾层间剥离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949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90873.1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组木材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压电传感重组木材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针对现有重组木材在制备过程中同一生产线只能对单一或者某几种较少数量的木材进行重组,不便灵活调节制备尺寸,且不便根据木材的尺寸进行相对应的调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木材改性:对木材进行乙酰化,乙酰化后的木材再进行热处理,根据木材的形状进行压缩和弯曲加工,随后再对木材进行染色;S2、木单板加工:对改性木材进行切割,裁切成标准尺寸后进行烘干。本发明的在制备过程中同一生产线能对多种尺寸的木材进行重组加工,可以灵活调节制备尺寸,且可根据木材的尺寸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
-
-
-
-
-
-
-
-